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送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送鐘
Remove ads

送钟近代汉语的社会里流行的禁忌。“送钟”原指送赠时钟,但在近代汉语大部分语言(官话粤语吴语等)中这亦是“送终”的谐音;为免犯讳,而避免送钟。而所谓送终,是指亲属临终前服侍于旁或营办丧事[1]。西方则没有这禁忌,1940年代开始流行员工退休时公司赠予金表的传统[2]

Thumb
送赠名贵的装饰时钟在欧洲并不罕见。摄于俄罗斯。
Thumb

由于北宋《广韵》尚区分“钟”和“终”的韵母,此禁忌在北宋之前的中古汉语流行机会不大。

两字同音

官话

吉林有家庭试图阻止宋姓锺姓结婚,避免“宋锺联婚”字眼[3]

粤语

2019年修订香港逃犯条例,香港社会出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的疑窦,以“送中”来简称把嫌疑犯“移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制度”,而“送中”在粤语的谐音和“送终”相同[4]

两字不同音

客语

未经过子音推移客家方言,“钟”和“终”不同音,但梅县四县 等地区“钟”和“终”发音相同。

台语

Thumb
在英国,送赠怀表是高规格的礼物,不同文化圈或视为忌讳

在台湾台语的“钟”和“终”不同音,且在日治时代“时计(とけい/Tokei)”和日文的“登庆”、“登惠”同音,除了寓意喜庆吉祥,更有勉励珍惜光阴之意。战后受到华语“送钟”和“送终”同音,才作为一种忌讳或都市传说流传。惟不受此华语禁忌影响者,壁钟自鸣钟镜面钟摆钟仍会作为新居、入厝或乔迁的贺礼。[5]

2015年1月26日,台北市长柯文哲会见来访的英国交通部长克雷默女男爵,英方送赠怀表,引起台湾传媒报导送钟的避讳,随即有评论指出钟、终两字在台语不同[6][7],并考证了送钟的避讳是1945年后由官话和粤语区外省人传入台湾[6][8]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