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邱妙津

台灣作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邱妙津
Remove ads

邱妙津(1969年5月29日—1995年6月25日[1]),台湾彰化县[2],同志文学作家。国立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毕业。后赴法国巴黎第八大学留学,1995年于巴黎寓所自杀亡故。其作品善于刻划女同志的爱欲关系,并彰显同性恋者在当代环境下的心理与认同危机,曾获中央日报小说奖、联合文学新人奖,代表作有《鳄鱼手记》和《蒙马特遗书》等小说。[3]

事实速览 邱妙津, 出生 ...
Remove ads

生平背景

邱妙津高中就读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1991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曾任张老师心理辅导中心辅导员、《新新闻》杂志社记者。1994年赴法国巴黎第八大学第二阶段心理学系临床组攻读硕士。1995年6月25日,在巴黎自家寓所自杀身亡,得年26岁。[3]

创作风格与影响

邱妙津的创作文类以小说为主,并以女同性恋为主题与主体。他的作品写实地刻划女同志的爱欲关系,并彰显同志在父权社会体系下的心理困境,表现出同性恋者在当代所面临的生存环境和认同危机。[3][4]

在美学上,邱妙津揉杂女同性恋罗曼史、艺术家小说与抒情小说的特色;惯以第一人称书写,其笔下叙述者多认为女同性恋既是爱女人的女人,也是男性化的女人(即T);善于跳脱写实主义之直线是描写,刻意利用时间上的模糊与错乱感,呈现孤独、不辨真幻的心境。[4]

邱妙津是1990年代台湾最重要的同志小说家之一,就同志社群方面的影响,其长篇小说《鳄鱼手记》中“拉子”一词,也作为女同志的代称被广泛使用;就文学传播层面,邱妙津成为《纽约评论业书》[需要解释]书单上唯二近代华语作家(另一位为张爱玲)。[5]

著作

  • 《鬼的狂欢》(1991年,联合文学)
  • 《鳄鱼手记》(1994年,时报;2006年,INK印刻)
  • 《寂寞的群众》(1995,联合文学)
  • 《蒙马特遗书》(1996,联合文学;2006,INK印刻)
  • 《邱妙津日记》(2007,INK印刻)

得奖纪录

  • 1988年〈囚徒〉:第一届中央日报短篇小说首奖[2]
  • 1990年〈寂寞的群众〉:第四届联合文学新人奖中篇小说推荐奖[2]
  • 1995年《鳄鱼手记》:时报文学奖推荐奖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