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郑袭 (明郑)
東郡主、鄭成功之弟、鄭經之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郑袭(台湾话:鄭襲,台罗:Tīnn Sip;?—?),又名郑世袭[3],斋号葵庵。明末清初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人,郑芝龙第五子,郑成功幼弟。郑芝龙降清时,郑袭跟随郑成功,后随之来台。因与郑经嗣位之争失败,被流放并软禁于厦门,后降清。
Remove ads
生平
南明延平王郑成功令世子郑经驻防厦门,但郑经却于南明永历十六年(1662年),与其五弟郑智的乳母陈昭娘私通生子郑克𡒉。世子妃唐氏祖父唐显悦气愤地上奏郑成功世子郑经乱伦之事[4]。郑成功听闻后,十分愤怒,下令洪旭等驻厦将领处死董王妃、王世子郑经、陈昭娘与庶王孙郑克𡒉。然而,诸将并未从王命,唯一遵从王命的周全斌亦遭洪旭捉拿。诸将抗命之事随后传回“东都”,也开始了台海两岸内部紧张对立的局面。
明永历十六年五月初八(1662年6月23日),郑成功病逝[5]。十四日(6月29日),厦门诸将推举郑经继位,称“世藩”。二十一日(7月6日),东都诸将推举郑成功之弟郑袭为“护理”,称“招讨大将军”[6],以定军心。郑袭部下蔡云、李应清、曹从龙、张骥等四人拉拢黄昭及萧拱宸等驻台将领,立郑袭为“东都主”。
同年十月初一(11月11日),郑经与周全斌等人率军东征。初七(11月17日)中午,至澎湖。派人与黄昭、萧拱宸等人协商不成后,继续东进。十七日(11月27日),郑经亲自率军于鹿耳门登陆,驻军东都的右虎卫黄安亦率军前来与世子会师。会合后,世子派人于承天府谴责黄萧二人,以自己为王室正统自居,要求东都军助战。[7]黄昭听闻消息后,率军至潦港与世子军对战,起先虽占优势,但黄昭本人中流箭身亡,全军败退。黄昭死后,诸将皆降。
郑经入主安平王城,郑袭为保全性命,将责任全推给几位心腹身上。[8]随后蔡云被赐死,自缢。萧拱宸、张骥、李应清以及曹从龙等人于承天府遭斩首示众,族人流放。郑袭被发配并软禁于厦门。
1663年(明郑永历十七年、清康熙二年),郑袭因畏惧被郑经杀害,于半夜率领官吏二百二十四人,士卒一百二十人及银钱、船只、枪械等物,降清[9]。康熙二年十二月十七日(1664年1月14日),清朝封郑袭为左都督[10]。后来,清朝授予郑袭精奇尼哈番爵位,给全俸,入正黄旗汉军。[11]封荣禄大夫、一等侍卫兼管内大臣[12],还把其父郑芝龙已入官变卖的田产给他[13]。
Remove ads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