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郑丰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郑丰喜(1944年9月23日—1975年9月20日),台湾云林县口湖乡后厝村人,台湾教师作家

事实速览 郑丰喜, 出生 ...

生平

  • 1944年,出生于台湾云林口湖的农家。他出生时,右脚自膝盖以下左右弯曲,左脚自膝盖以下萎缩,足板向上突起。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要抚养一个肢体缺陷的孩子,并不容易。郑丰喜出生时,他的母亲原本想结束这个孩子的生命;但是在嫂嫂以及其他孩子的阻拦之下,加上爷爷的保护,郑丰喜才得以活下来。因为脚部畸形,郑丰喜小时候曾经受到欺负、霸凌。
  • 1948年元月,妻吴继钊在重庆出生,八月逃难至台湾。[1]
  • 1949年,六岁时爷爷去世,他被父母亲遗弃,跟随卖药的赵老伯流浪,卖艺就食。[1]
  • 1951年,八岁时放牛、养鸡,独立生活。[1]
  • 1954年,就读云林县文光国民学校(今云林县口湖乡文光国民小学)。
  • 1960年,在文光国小校长李龙腾与各方交涉下,顺利报名参加初中考试,进入云林县立北港初级中学(今云林县立北港国民中学)就读。
  • 1963年,考上台湾省立北港高级中学(今国立北港高级中学)。
  • 1967年,考上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法律学系。徐锦章医师为其装义肢,完成站起来的愿望。
  • 1971年,毕业于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法律学系。与吴继钊结婚。[2]郑丰喜的事迹见报后,引起社会赞誉。
  • 1972年,七月《汪洋中的破船》完稿。十二月发表〈从爬行到站立〉刊载于《中华日报副刊
  • 1973年,正月长女至玉出生。十月出版自传《汪洋中的破船》[3]十一月恩师法学教授李肇伟为其作介绍。[4]
  • 1974年,一月次女至洁出生。三月获救国团青年奖章,九月选为“中华民国第12届十大杰出青年”之一。[5]
  • 1975年,九月二十日因肝癌逝世。十二月二十二日行政院院长蒋经国亲临宣慰,更至坟地凭吊灵茔。[6]
  • 1976年,一月二十七日,行政院院长蒋经国在全国记者园游会中晓谕,将《汪洋中的破船》更名为《汪洋中的一条船》。[7]
  • 1977年,“财团法人郑丰喜文化教育基金会”设立,是国内最早从事身心障碍公益慈善业务的基金会。
Remove ads

著作

散文

  • 《为师三年》,云林口湖:郑丰喜文教基金会,1978年7月
  • 《郑丰喜手》,云林口湖:郑丰喜文教基金会,1978年7月

传记

  • 《汪洋中的破船》[8],嘉义市:红豆书局,1973年10月;更名《汪洋中的一条船》,台北:地球出版社,1976年;台中:主人翁文化,1989年3月;《汪洋中的一条船》郑丰喜文化教育基金会成立40周年纪念版,台北:郑丰喜文化教育基金会,2017年8月

传述

  • 《扬帆记:郑丰喜与吴继钊恋爱奋斗的故事》,心岱,台北:林白出版社,1977年
  • 《破浪而行:郑丰喜传》,公共电视文化事业基金会制作,2001年
  • 《民国64年郑丰喜生前谈话》,光耀科技传播有限公司制作,中华民国国家图书馆转录,2011年
  • 《日进时间—系统读写课程的理念与实践:以阅读郑丰喜为例》,杨士贤等,台北市文山区志清国民小学,2013年

形象

郑丰喜的故事曾2次被搬上萤幕:

更多信息 时间, 片名 ...

纪念

Thumb
郑丰喜故居

郑丰喜过世后,吴继钊为了纪念他,在云林县口湖乡创立“郑丰喜纪念图书馆”,于1989年完工,由建筑师李祖原义务设计;馆中除了藏书之外,尚有郑丰喜使用过的书籍、义肢等遗物供人参观。1977年,郑丰喜文化教育基金会成立,设立奖学金帮助与鼓励有肢体障碍的学子就学、出国深造。

2003年,郑丰喜获颁国立台北大学第3届杰出校友纪念奖。

相关

注释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