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阮大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阮大chéng(1587年—1646年),集之圆海,又号百子山樵石巢居士直隶桐城县(今安徽枞阳)阮家享堂人,祖籍京畿道京城(今陕西西安[1],徙怀宁明末政治人物、戏曲家,明朝万历丙辰进士南明弘光朝官至兵部尚书。清军南下,阮大铖降,随清军攻浙江仙霞关(今属浙江)时,在五通岭暴卒。

事实速览 阮大铖, 籍贯 ...

生平

天启朝

早年出继长房伯父阮以鼎为嗣子,后回归二房本家[2]。父阮以巽笃信佛法,此或与阮大铖日后学佛有关。明朝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举人[3],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登丙辰科进士[4]天启年间官给事中,因与左光斗同乡,两人本有交情[5],因此阮大铖起初偏向东林党。《东林点将录》更拟之为《水浒传》中的“没遮拦”穆弘。后因东林党赵南星等人阻碍他升官,遂转而依附魏忠贤,造《百官图》攻击东林党人[6]。天启四年(1624年)阮大铖弹劾汪文言左光斗,起初魏忠贤不知情,得知后又认为阮大铖过于躁进,不过魏忠贤最终兴起“汪文言狱”,东林党六君子被捕。后来左光斗、杨涟等人冤死狱中,阮大铖实已身在乡里,并未参与此事,但他却自诩:“我坐而运筹,能杀人于千里。”因此乡里皆言“阉党之恶行,皆出自阮大铖”。

崇祯朝

崇祯二年(1629年),御史毛羽健弹劾大铖为阉党之人而罢官,因名列逆案,终崇祯一朝不得起用。罢官闲居,阮大铖开始创作文学作品。崇祯八年(1635年),农民起义军迫近桐城。大铖避居南京,广召勇士,当时复社中名士顾杲杨廷枢黄宗羲等憎恶其为人,作《留都防乱公揭》驱之[7],曰:“其恶愈甚,其焰愈张,歌儿舞女充溢后庭,广厦高轩照耀街衢,日与南北在案诸逆交通不绝,恐吓多端。”崇祯十一年,阮大铖在金陵倡立群社以图拉拢名流[8]

弘光朝

南明弘光朝立,由于朝中无人知兵,经马士英推荐,官至兵部尚书,编《蝗蝻录》,据《留都防乱公揭》欲捕杀黄宗羲等人。弘光元年四月初八,以结党乱政为由逼雷演祚自尽。

弘光元年五月十五,清兵攻陷南京,阮大铖由太平府逃往朱大典在浙江金华的军营。朱大典兵粮充足,更有意要将军务交由阮大铖处。军中哗然,即以公檄声讨其罪名,逐之出境。不久随方国安降清。

身死

清顺治三年(1646年),阮大铖随清军攻仙霞关(今属浙江),在五通岭上突然头面肿胀,贝勒劝其留下养病,阮大铖却反驳说自身无病,认为此言是东林、复社之徒所造,要其不可听信。到仙霞关下,阮大铖下马步行,且言“我精力百倍于汝后生也”,表示自己无病[9]。不久“马抛路口,身踞石坐”,僵仆石上死。时天气炎热,尸体溃烂,清军草草收殓,不知埋在何处[10]

家庭

女儿阮丽珍有“江南才女”之誉。

Thumb
阮大铖行书陶渊明饮酒·其十九》(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戏曲作品

阮大铖品格卑劣,人恶其行秽,然其颇有才华,善诗词[11]。其诗摹仿陶渊明钱锺书批评他“著痕迹而落言诠”[12]。降清之际,“诸公因闻其有《春灯谜》、《燕子笺》诸剧,问能自度曲否?即起执板顿足而唱,以侑诸公酒。诸公北人,不省吴音,乃改唱弋阳腔,(诸公)始点头称善,皆叹曰:‘阮公真才子也!’”[9]。作传奇戏曲有《春灯谜》、《燕子笺》[13]、《双金榜》、《牟尼合》、《忠孝环》、《桃花笑》、《井中盟》、《狮子赚》、《赐恩环》、《老门生》等十种。诗文有《咏怀堂全集》。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