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提拉型小行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提拉型小行星
Remove ads

阿提拉型小行星(英语:Atira asteroid),或称阿波希利型小行星(英语:Apohele asteroid)、地球内侧天体(英语:interior-Earth objects, IEOs),是其轨道完全被限制在地球轨道内侧的近地天体 [1];也就是说,它们的轨道远日点(离太阳最远的点)比地球的近日点(距太阳最近的点)小,后者(地球)为0.983天文单位(AU)。与成员较多的阿登型阿波罗型阿莫尔型小行星相比,阿提拉型小行星是迄今为止数量最少的近地天体小行星群[2]

Thumb
各类近地天体(NEOs)概览。

历史

命名

通常被称为阿提拉型小行星的这一类没有正式名称。“阿波希利型小行星”一词是由1998 DK36的发现者提出的[3],是夏威夷轨道,来自“apo”[ˈɐpo]“圆圈(circle)”和“hele”[ˈhɛlɛ] “去或外带(to go)”[4]。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与单词“phelion(apoapsis)”和“helios”相似[a]。其他作者采用了地球内侧天体(英语:interior-Earth objects, IEOs)的名称[5]。按照以该类小行星中第一个被认可的成员命名新一类小行星的一般做法,在这种情况下是以小行星163693阿提拉命名为阿提拉型小行星。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已被科学界采用,其中也包括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6][1]

发现和观察

它们位于地球轨道内,从地球的角度来看,它们靠近太阳,因此会被太阳的强光“淹没”,因此很难观察到阿提拉型小行星[7]。这意味着阿提拉型小行星通常只能在曙暮光中看到[7]。天文学家罗伯特·特朗普勒英语Robert Julius Trumpler在20世纪初对地球轨道内的小行星进行了首次有记录的曙暮光中搜索,但他没有找到任何小行星[7]

第一颗被怀疑的阿提拉型小行星是由毛纳基山天文台大卫·J·托伦发现的1998 DK36,但第一颗被证实是2003年由阿雷西博天文台发现的163693阿提拉小行星。截至2023年2月,已知有28颗阿提拉型小型兴被发现,其中两颗被命名,其中八颗获得了编号,其中六颗是潜在威胁天体[2][8][9]。另外127个物体的远日点比地球的远日点(Q = 1.017 AU)[10]

起源

大多数阿提拉型小行星起源于小行星带,由于引力摄动以及其它原因,如亚尔科夫斯基效应,被驱动到现时的位置[7]。许多已知的阿提拉型小行星表现出异常高的轨道相关性,因此可能是较大的阿提拉小行星的碎片或前卫星[11]

轨道

阿提拉型小行星不会穿越地球轨道,也不是直接的撞击事件威胁,但它们的轨道可能会被扰动而向外靠近水星或金星,并在未来成为穿越地球轨道的小行星。许多阿提拉型小行星的动力学类似于古在-利多夫机制引起的动力学[b],因为近日点没有天平动,这有助于增强长期轨道稳定性[12][13]

勘探

2017年发表在《太空研究进展英语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建议派遣一个低成本的太空探测器来研究阿提拉小行星,理由是从地球上观察该小行星群很困难[14]。这项研究提出,该任务将由电动航太推进提供动力,并将遵循设计为尽可能多的飞掠阿提拉小行星的路径。该探测器还将试图发现可能对地球构成威胁的新近地天体[14]

相关小行星群

爱洛查赫妮姆型小行星

爱洛查赫妮姆型小行星群(英语:ꞌAylóꞌchaxnim asteroids)在第一颗被发现之前,它被暂时昵称为“瓦提拉”(英语:Vatira)型小行星[c],是阿提拉型小行星的一个子类,其轨道完全在金星轨道内部,也就是远日点小于0.718 AU[16]。尽管它们的轨道距离地球很远,但它们仍然被归类为近地天体[17]。观测表明,爱洛查赫妮姆型小行星的轨道经常被改变为阿提拉型小行星,反之亦然[18]

William F.Bottke和Gianluca Masi于2002年和2003年首次正式提出存在理论 [19][20],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颗也是唯一一颗这样的小行星是594913 爱洛查赫妮姆[21][22],其于2020年1月4日由史维基瞬变探测器发现。作为原型,随后即将它的名字命名此类型[16]。它的远日点只有0.656天文单位,是已知远日点最小的小行星[8][12]

Remove ads

祝融型小行星

目前还没有发现完全在水星轨道内运行的小行星(Q = 0.307 AU)。这种假设的小行星可能被称为祝融型小行星,尽管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在太阳系的年龄段内一直留在水星内区域的小行星[15]

成员

下表列出了已知和疑似的阿提拉型小行星截至November 2023年 (November 2023-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 594913 爱洛查赫妮姆由于其独特的分类,已被突出以粉红色显示。内侧行星的水星和金星以灰色标记排列在表内用于比较。

更多信息 名称, 近日点 (AU) ...
(A) 所有直径估计都基于假定0.14的反照率(163693 阿提拉除外,其尺寸已直接量测)
(B) 双小行星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注解

  1. Cambridge Conference Correspondence, (2): WHAT'S IN A NAME: APOHELE = APOAPSIS & HELIOSfrom Dave Tholen, Cambridge Conference Network (CCNet) DIGEST, 9 July 1998
    Benny,
    Duncan Steel has already brought up the subject of a class name for objects with orbits interior to the Earth's. To be sure, we've already given that subject some thought. I also wanted a word that begins with the letter "A", but there was some desire to work Hawaiian culture into it. I consulted with a friend of mine that has a master's degree in the Hawaiian language, and she recommended "Apohele", the Hawaiian word for "orbit". I found that an interesting suggestion, because of the similarity to fragments of "apoapsis" and "helios", and these objects would have their apoapsis closer to the Sun than the Earth's orbit. By the way, the pronunciation would be like "ah-poe-hey-lay". Rob Whiteley has suggested "Aliʻi", which refers to the Hawaiian elite, which provides a rich bank of names for discoveries in this class, such as Kuhio, Kalakaua, Kamehameha, Liliuokalani, and so on. Unfortunately, I think the okina (the reverse apostrophe) would be badly treated by most people.
    I wasn't planning to bring it up at this stage, but because Duncan has already done so, here's what we've got on the table so far. I'd appreciate some feedback on the suggestions.
    --Dave
  2. 也就是说,它们在轨道离心率倾角中耦合了振荡
  3. “瓦提拉”的昵称是“Venus”和“Atira”的结合[15]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