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陈一新 (1950年)

台湾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陳一新 (1950年)
Remove ads

陈一新(1950年2月5日—2022年12月31日[1]),台湾政治学学者与政治人物,出生于香港,曾代表新党出任立法委员,淡江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系荣誉教授[2]

事实速览 陈一新, 中华民国第3届立法委员 ...
Remove ads

生平

陈一新大学时读过多所学校,从中国文化大学英文系,插班到辅仁大学哲学系,再转到淡江大学法文系,并接着就读淡江大学第一届的美国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后,赴美留学九年。[3]

1986年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取得政治学博士后,即返台于淡江大学美国研究所担任副教授,并于1995年升任教授。其研究专长领域为国际关系理论、美国政府、美国外交政策、决策理论与国际政治经济学。

1996年至1999年,接受新党征召担任不分区立委[4]历任外交委员会召委与国防委员会召委。2005年亦曾担任国民大会不分区任务型代表。

卸任立委后,陈一新返回淡江美国研究所任教,并于2000年至2004年间担任所长。

于美东时间2022年12月31日晚上8点50分(台湾时间2023年1月1日早上9点50分)过世,享寿72岁。

争议事件

2010年驾车撞伤女教师遭台北地方法院判刑三个月[5]

著述

  • 《断交后的中美关系》(台北市:五南,1995年)。
  • 〈美中台三边关系研究之回顾与展望〉,何思因、吴玉山主编,《迈入二十一世纪之交的政治学》,政治学报特辑(中国政治学会),Vol.31,December 2000,315-357。
  • 〈从软硬权力对比看中美在东南亚的竞逐〉,宋镇照主编,《变迁中的东南亚政治:制度菁英与政策的磨合》(台北市:五南,2007年)ISBN 9789571150888
  • 〈入联公投将把台湾带到哪里?〉,王缉思主编,《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08年(总第一期)(北京市:北京大学,中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2008年)
  • 〈美国对两岸外交休兵的看法与反应〉,林碧炤主编,《两岸外交休兵新思维》(台北市:远景基金会,2008年)
  • 〈两岸外交休兵的美国因素〉,国防战略摘要,第三卷、第三期,2008年。
  • 〈美中台三边关系研究之回顾与前瞻〉,吴玉山、林继文、冷则刚主编,《政治学的回顾与前瞻》(第九章) (台北市:五南,2013年),197-218。
  • 〈从安全困境下的合作理论看新亚太体系下的台美中关系〉,裘兆琳主编,《中美关系专题研究:2009-2011》(台北: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2014年),79-103。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