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陈肇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陈肇兴(1831年—1866年?),字伯康,号陶村台湾彰化人,清领时期诗人,人称“诗史[1]。1862年遇戴潮春事件,至集集深山避难,协助清廷镇压戴潮春势力。翌年事平,返回彰化故居。著有《陶村诗稿》八卷,末二卷又称《咄咄吟》,内容描述戴案期间的经历。

事实速览 汉字, 白话字 ...

生平

陈肇兴于咸丰三年(1853年)进入县学就读,后被补为廪膳生,咸丰八年(1858年)中举。其别墅名为“古香楼”,日夜以读书咏诗为乐。同治元年(1862年)戴潮春事件爆发,彰化县城陷落,陈肇兴逃到武西堡牛牯岭山中,曾大力援助官军,并于同年7月计划谋杀戴潮春失败。陈肇兴在白天协助官军平乱,夜晚则写诗,题做“咄咄吟”。事件平定后返回老家,设教于乡里[2][3]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