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陈蕾演唱会2024《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陳蕾演唱會2024《念》
Remove ads

陈蕾演唱会2024《念》(英语:Panther Chan Live 2024 Mindfulness[1][2],是香港女性唱作歌手陈蕾的个人演唱会,由其所属的香港华纳唱片主办[注 1]。演唱会定于2024年3月2日至5日晚上在红磡香港体育馆(红馆)举行,共演出四场,是陈蕾的首次红馆个人演唱会。筹备期间适逢陈蕾获得《2023年度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的“叱咤乐坛女歌手”金奖、“叱咤乐坛我最喜爱的女歌手”等重要奖项,被视为踏入事业高峰。

事实速览 场地, 开始日期 ...

后发展为巡回性质,分别于2024年11月30日在澳门举行一场,定名为陈蕾澳门演唱会2024《念》,由棋人娱乐主办,在官方定义上是陈蕾首个正式的澳门个人演唱会;2025年7月26日在陈蕾出生地广州举行一场,定名为陈蕾广州演唱会2025《念》,亦是她首次返回广州举行大型演唱会;后在佛山举行。

演唱会取名自日本动漫HUNTER×HUNTER》(全职猎人)的用语,并推出同名主题曲《念》;主题为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提出的概念“向死而生”,流程划分为“死”、“惑”、“念”、“生”、“能屈能伸”五个部分;演出曲目集中于陈蕾自己创作的歌曲,并按歌词题材及曲风划分至各个部分。

Remove ads

背景

香港女歌手陈蕾来自广州,其音乐事业起步于2009年的香港歌唱选秀节目《亚洲星光大道》,时年18至19岁[5][6]。2015年她曾短暂加盟日本唱片公司Amuse刚成立的香港分公司[7][5][8],直至2017年她才以唱作歌手身份正式于乐坛出道[9][注 2],当时她与MJ Tam等人自组音乐厂牌“自由意志”,是为其独立音乐人时期[11][12]。2019年她加盟香港华纳唱片,这时期的音乐风格被认为仍然保持颇大的自由度[8][12][13],不讲求迎合主流风格与市场[13][14][15][16]。这时期她曾在2021年于旺角麦克弗森场馆举行个人演唱会《陈蕾沙门演唱会2021》[9]。至2023年9月她在一个香港中文大学的校园演出中首次透露将于翌年3月在红磡香港体育馆(俗称红馆)再次举行个人演唱会[17],即此演唱会“陈蕾演唱会2024《念》”,这亦是她的首个红馆个人演唱会[注 3],并于12月开始陆续接受媒体专题访问及发布宣传海报[19][20]。不久后,她于2024年1月初的《2023年度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夺得“叱咤乐坛女歌手”金奖(按电台播放率)、“叱咤乐坛我最喜爱的女歌手”(按公众投票)、“叱咤乐坛唱作人”银奖等奖项,被视为踏入事业高峰。[14][15][21][22][23]

Remove ads

命名

演唱会取名为《念》,是出自日本动漫HUNTER×HUNTER》(全职猎人)的用语。陈蕾向来喜爱此动漫作品,她在2023年推出的歌曲《穷人的蔷薇》(貧者の薔薇)、《百事能奇力贴》(伸縮如在の愛)、《神的不在场证明》(神の不在証明),均是取名自该作品中的招式[24],而“念”则是该作品世界观设定中的一种核心能力,是指对生命能量有意识地运用的技巧,角色们通过修练来提升“念”,并用于驱动各种招式技能,带来强化与变化[13][21]。据陈蕾解释,为演唱会取名时,唱片公司的同事提议她想想有没有其他招式名称可以借用,她随即想起以前一封歌迷信件,信中形容她的歌曲含有“念”的能量,这个比喻让她深受触动[9][13][24]。陈蕾的歌曲多以内心、生活挫折、社会问题为题,旨在抚慰、勉励听众[25][21][15][26][注 4],常强调对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及在生活起伏中保持心境平和安宁[26],后被称为“乐坛社工[9][12][8][15][25]。通过对歌迷信件的回忆,她认为“念”正是概括自己作品的最合适名称。而该封歌迷信件写于《穷》等三首歌曲创作之前,那位歌迷当时并不知道陈蕾有看《HUNTER×HUNTER》。[9][13][24]

Remove ads

门票发售与场次安排

在初次透露时,演唱会原定由2024年3月3日至4日晚上举行2场[17],在门票预售前已因内部认购满额决定加开3月5日一场[28][29]。门票售价分为港币880元、680元、480元三种,于2023年12月18日早上开始对合作银行的信用卡用户优先发售[20][3],2024年1月3日在城市售票网公开发售三场合共约5500张门票[1][30]。及后宣布加开3月2日一场,于1月26日在城市售票网公开发售[31]。前后合共4场。

后发展为巡回性质[32][33]。2024年10月初宣布,于2024年11月30日在澳门威尼斯人综艺馆再举行一场,定名为“陈蕾澳门演唱会2024《念》”,由当地的制作公司棋人娱乐主办。门票售价分为港币1,388元、1,088元、888元、688元、488元五种,在10月7日作优先发售,10月15日作公开发售[34][35]。在官方宣传中称之为陈蕾首个正式的澳门个人演唱会。[35][注 5]

2025年4月底获得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批文[36],于2025年7月26日在广州亚运城综合体育馆体操馆再举行一场,定名为“陈蕾广州演唱会2025《念》”,由当地的无限娱乐、本木娱乐主办,广州高辉演出服务有限公司协办[注 6](亦即批文上的举办单位[36])。这是陈蕾首次在出生地广州举行大型演唱会[33]

筹备与制作

构思

演唱会的主题是“向死而生”,此概念由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提出[8],虽然陈蕾在筹备阶段的访问中已谈及此概念[25],但在首场结尾的致辞中才揭晓此概念正是主题[8]。因应主题,制作团队将整个演唱会的流程由先至后分成“死”、“惑”、“念”、“生”、“能屈能伸”五个部分[38][39]

在筹备阶段的访问中,陈蕾透露在2021年完成麦克弗森场馆的演唱会后,她翻看演出片段,对于自己的作品在舞台灯光、视觉、音效设计下所呈现的效果,感到十分惊喜,萌生了在规模更大的红馆演出的想法,亦对该些方面寄予厚望[12]。随后她担任其他歌手的演唱会嘉宾,累积了在红馆演出的经验[12],也观摩了不同外国歌手的音乐会,认为演唱会应着重气质的表现[9]、整体气氛[13],她欣赏一些外国音乐会能带来沉浸式体验的气氛[13];而2023年台湾歌手林宥嘉《idol》世界巡回演唱会香港站,则是陈蕾最欣赏的红馆演唱会,她认为该演唱会成功把商业与艺术相结合,亦希望自己的演唱会也能做到这点[9]。演唱会的制作预算主要集中于乐队、视觉效果及音效方面[24]。澳门场的灯光效果更进一步加强[40]

在彩排上所花的预算及时间亦比一般演唱会为多[13],1月23日陈蕾出席完一个公开活动后,表示翌日开始“闭关”准备演唱会[41]

Remove ads

设计与编排

Thumb
2024年3月2日香港第一场,“生”部分的《娱乐人生》演唱期间,陈蕾与流行乐队所处的升降台分别升至不同高度,弦乐队处于屏幕夹缝舞台。

舞台采用三面观众席、一面布景的“三面台”设计[9][注 7]。舞台中设有一个能升至四米半高的升降台[38],现场乐队所处的台中位置亦能升降[42]。舞台背面设置一组分成上下两半,能开合的大型屏幕,屏幕上下打开后,夹缝中会现出另一个位于高处的舞台。[43][44]

在原来的计划中,并不打算将制作预算投放在舞蹈表演方面,陈蕾曾称编排上将会贯彻“做自己”的理念,因她不擅长舞蹈,故完全不设需要排舞的环节及聘请舞蹈员[24],她表示现场乐手就是她的舞蹈员[13]。但在决定加开至四场后,因制作预算增加,制作团队在临近演出时决定加入舞蹈表演。他们聘请了“以太舞踏”的团队,那是一种源于日本的形体表演艺术,旨在通过扭曲的形体动作,呈现人生的原始困苦[45][42][注 8]。但陈蕾本人并没参与舞蹈演出。

陈蕾在演唱会结尾致辞时解释了自己的歌唱作风。她倾向不在意歌声中的瑕疵,以“放开”的态度演唱,而非为了避免瑕疵,小心翼翼地演唱。她又指现今科技能即时修正瑕疵,但她宁可“拥抱所有的瑕疵”,不愿使用这类技术。认为保留瑕疵才是“人性”的表现。[39]

演出期间陈蕾的头发被染为银色。[38]

Remove ads

各部分编排与特色

Thumb
2024年3月2日香港第一场,“死”部分的《荒岛之幻象》演唱期间,陈蕾躺卧于棺柩造型的木钢琴上,身上染有“血渍”。

以下描述根据香港场次:

第1部分“死”设计上采用死亡地狱等一类元素[42][44][46]。此部分以黑暗的气氛开场,一身白衣、戴上白色头纱的陈蕾坐在棺柩造型的木钢琴前自弹自唱《我想和你好好的》一曲,它是陈蕾作品中曲调最为沉郁的一首。唱罢陈蕾站于钢琴之上,卸去头纱遮挡,接着响起一声模仿枪声的音效,模仿血液的浆液从其胸前爆破涌出,白衣上及其皮肤上留下“血渍”,她随即躺在钢琴上唱出第二首歌《荒岛之幻象》[8][38][42][44]。至第三首歌《不想回家》开始,现场乐队与和声方随升降台升起,现身舞台,这阶段的会场亦初次出现强烈的灯光效果[42]。随后演绎《娑婆》与《妖治时代》时,则以日本式恶鬼造型的动画影像及两个布偶装置作为主要布景[42][44],屏幕影像的背景景物参考浮世绘画风[44]。其后的《慌》等四首歌均为批判不公义的社会现象,及刻划人性黑暗面、伪善一面的作品[42][44],演唱期间陈蕾曾戴上一双魔鬼尖角造型的头饰,并配以一对附有特制美甲的皮手套[8][44],屏幕影像则致敬了多部动漫作品[44]。这部分的衣装由香港时装设计师Kit Wan设计。白色服装概念来自婚纱,主要面料是法国式定位刺绣蕾丝拼布,衣上钉上一些装饰,腰间并有由大量水晶构成的装饰,寓意为“被破坏的水晶灯”,当中共用上三千颗来自奥地利席尔瓦洛世奇元素水晶,造价超过30万港元,由于每次爆破后这套白衣便不能翻新使用,为应付四晚演出加上彩排,共制作六套以供替换[注 9];白色头纱有一个荆棘状的头环,概念来自耶稣受难;据Kit Wan解释,取材自婚纱是希望在此部分的绝望负面感觉中,略为加添浪漫的氛围[44][47]

按演唱会的现场专辑,第1与第2部分之间的过场称为“城之死”[48],期间有一段敲中乐唢呐配合的演奏[38][42]

Thumb
2024年3月2日香港第一场,“惑”部分的《你快乐吗?》演唱期间,张蔓姿钢琴伴奏,屏幕上有一枝花朵影像。

第2部分“惑”以嘉宾张蔓姿的一段钢琴独奏开始,取名为《Drowning in Pain (Suffocated Version)》[48]。接着陈蕾现身演唱《你快乐吗?》一曲,继续由张蔓姿作钢琴伴奏,期间的屏幕影像是风雨下的一朵花,一只手将花瓣逐片拔下(象征花瓣占卜),演奏完结后张蔓姿向观众说出:“你快乐吗?”[38][42][44][46]第二首歌是《当我迷失时听着的歌》,演唱期间背景屏幕上布满一些具有疑惑、困惑意味的词句[38]。第三首歌《其实没那么寂寞》,则是翻唱台湾歌手廖文强国语歌曲,陈蕾以木吉他自弹自唱此歌,她解释这正是以往她感到迷失时所听的,能勉励自己的歌曲[42][49]。最后以取材自佛教用语“沙门”的同名歌曲作结,被视为象征感悟、解除困惑[42]。造型方面,陈蕾在这部分穿上一套布满皮绳的黑色低胸裙,亦由Kit Wan设计,设计概念为陈蕾睡于废墟中,生长的爬藤植物在其身上蔓延,亦有一些立体的皮制黑花作点缀,呼应了屏幕影像中的花朵[38][44]

第2与第3部分之间的过场称为“惑与念”[48],期间有日本乐器尺八的演奏,配合“以太舞踏”的舞蹈演出。[42]

Thumb
2024年3月2日香港第一场,“念”部分的《念》演唱期间,大屏幕直播从上俯视舞台的镜头,显示其中一个升降台位置的地板为透明设计。
Thumb
“念”部分的《荧光》演唱期间的灯光效果,观众席也出现灯海。舞台两侧另设有屏幕,直播舞台演出。

第3部分“念”,亦是演唱会的名称。开首屏幕上出现了一连串字幕,对“念”(信念、念力)与演唱会主题“向死而生”这些概念作出诠释,包括哲学与宗教等角度,其中引用了马丁·海德格尔之语:“人只要尚未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着”以及曹操望梅止渴故事等[8][42]。这部分的理念是人能从自身获得强大的力量,并能以此克服困境[42][50]。据设计者解释,第一首歌《神的不在场证明》的屏幕影像,展现了神明庇佑的消失,如一株象征护荫与希望的大树逐渐枯萎,以及模仿名画《创造亚当》中上帝的手与亚当的手触碰,而代表上帝的手最终崩解[50];最后《出走》一曲的歌词“面对狂流仍卖力地走 终于可把我自救”,则带出了自救理念[42][50]。这部分的作品还包括自我勉励性的歌曲《荧光》,歌词强调内心存在微弱“荧光”并可逐渐放大[8][16][46],以及演唱会同名主题曲《念》。造型方面,陈蕾在这部分穿上一套带有绿光图案的连身裙,最初还披上一件同款斗篷[42][50],亦由Kit Wan设计,轮廓与细节上较为简单朴素,设计灵感为极光[50]。所用的饰物来自香港设计师于伦敦创立的品牌Sweet Lime Juice,亦采用绿色及夜光材料[50]

第4部分“生”的歌曲亦多描述了现实世界的残酷、生活困境[8],歌词鼓励听众以一些正面心态去生活,继而面对世界[8][38][50][42]。相对于早段沉郁为多[42],进入这部分后,愈趋嘉年华气氛[38]。造型方面,陈蕾在这部分共换了两套衣服,亦由Kit Wan设计,他表示这部分欲为陈蕾添加一点俏皮可爱的女人味:第一套用于《Run Away》及《青年危机》演唱期间,是裙摆甚大的连身裙,裙上布满红白格子并以仿似视错觉的扭曲方式排列,所配的手套则是韩国设计师Sunwoo的产品,有多个圆圈套于其上,这身造型的设计概念为马戏团帐篷,设计师亦解释裙上的红色格子呼应了第1部分的血渍,象征最初的绝望感来到这部分已成为快乐、享受世界的心态[50];第二套用于《穷人的蔷薇》等四首歌演唱期间,是白色吊带短裙,配以红色长靴[51],该裙以印度羊毛丝为主要材料,上身部分带有玫瑰(蔷薇)图案,乃采用真丝雪纺以手工方式制成,裙摆部分则以手工方式将羊毛丝制成立体玫瑰卷花状,设计师解释裙上的玫瑰也呼应第2部分的花朵[38][50]

最后为第5部分“能屈能伸”[注 10],也是气氛最为欢乐、高涨的部分[42][50][52]。开首歌曲《百事能奇力贴》的“不需要死去活来”等歌词被视为能够总结这部分欲带出的道理[42][50]。演唱首三支歌曲后,陈蕾进行了二十多至三十多分钟的致辞(各场不等),以介绍并感谢台前幕后团队、嘉宾等[38][52],然后才演唱压轴歌曲《凡星》。《凡星》是励志性歌曲,被视为陈蕾最“入屋”的歌曲(大众传唱度高)[53],演唱前她称历来收到不少歌迷信件,均提到此歌歌词“谁都可发光,只要找对地方”能在他们迷惘时带来振作的力量[38]。造型方面,这部分采用了陈蕾素来喜爱的编织元素[22][27],服装由香港时装设计师Hubert Tsui和Matt Hui设计,具有民族风格及较多色彩,上衣露背,带有一些流苏[50][38];其头饰突出,陈蕾演出时曾笑言可能会让人想起一个多年前的发型喷雾广告[54][注 11]。演唱《百事能奇力贴》时的屏幕影像也是由一些编织图案串连而成,该些图案参考了陈蕾本人过往的编织物,由视觉总监Chu Fung所欣赏的艺术家Wing绘画[50]

与不少演唱会一样,此演唱会的正式演唱部分完结后,四场都追加了徇众要求的Encore环节。每场的Encore皆是由已换上便服的陈蕾独自回到舞台上,提起木吉他自弹自唱,且每场皆是翻唱王菲的歌曲《梦中人》,陈蕾解释这是她在尚未成名的街头表演时期,常演唱的歌曲[38][42][52]。由于致辞部分耗时过多加上最后的Encore环节,各场演出在临近凌晨12时才正式完结[52],与以往不少红馆演唱会一样[18],需支付超时罚款[52]

Remove ads

嘉宾、制作与演出团队

演唱会的总监为Gordon(即香港华纳唱片董事总经理Gordon Lee)[39]。音乐总监则由蔡德才担任,他曾经监制陈蕾的一些作品[12]。视觉总监是Chu Fung[44]。造型设计师是Kit Wan,另由Hubert Tsui及Matt Hui负责设计针织服装[44](设计上的分工,详见上)。排舞师是“以太舞踏”剧场的创办人谢嘉豪(Tomas)[45]

现场乐队成员包括:键盘手Kent Leung、编程的Tony[注 12]吉他手崔展鸿(Tsui Chin Hung)及Nic Tsui贝斯手陈兆基(Chan Siu Kei)、鼓手Funn(勋)、打击乐手Emily。[46]

其他演奏者方面,弦乐队共有4名大提琴手及16名小提琴[39],领班为Johnny Ng[注 13];两位东亚传统乐器的演奏家则包括演奏唢呐的DiDaBoy[4](即时任香港华乐团唢呐首席的马玮谦[55]),及演奏尺八[56]许诺[注 13]。陈蕾以往演绎《沙门》一曲时已曾采用尺八伴奏[57]。陈蕾在介绍唢呐乐手时笑言本来想请男歌手洪嘉豪担任[39],她在2023年10月出席洪嘉豪的生日会时,已提及过对方因抗拒演奏某种乐器的要求而拒绝担任嘉宾[28]

嘉宾方面,演唱会并无安排嘉宾歌手演唱,但邀请了一些年青歌手参与乐器伴奏,包括为《你快乐吗?》进行钢琴伴奏的女歌手张蔓姿[58],她亦隶属华纳唱片,以往曾于陈蕾歌曲《娑婆》音乐影片担任女主角,及执导陈蕾歌曲《以正义之名》的音乐影片[59]。《百事能奇力贴》一曲,则邀来在原版音乐影片中已担任摇滚乐器伴奏的四位选秀节目《全民造星V》(2023年)参赛者,包括电子琴乐手亨仔(陈镇亨)、吉他手Tiger(符纪男)、贝斯手Kim(卓金乐)、鼓手Nathan(魏念恩),亲临伴奏。陈蕾为该选秀节目的导师之一,擅长摇滚乐的四人皆为其队伍的学员,因而陈蕾当时邀请了他们参与《伸》的演出,并许下带领他们踏上红馆舞台的承诺,是次演唱会演出正是对此承诺的兑现。[60][38][61]

和声则是李昊嘉(Sharon)及洪乐曦(Ivy)[46]。李昊嘉与陈蕾同为2009年第一届《亚洲星光大道》的参赛者,在《陈蕾沙门演唱会2021》已获邀担任和声,并成为了陈蕾的歌唱导师[62][63][4][6]。洪乐曦是擅于作曲及无伴奏合唱的音乐人。[43]

Remove ads

各地版本变化

澳门

澳门场的团队与香港场相近,据棋人娱乐创办人锺楚霖,总监由他本人联同Gordon Lee担任;弦乐队则转用澳门本地乐团[40],其中重心人物为担任小提琴首席的陈进[注 14]。张蔓姿、DiDaBoy、许诺、以太舞踏继续担任表演嘉宾[64]。服饰上也有所调整[32]

宣传与主题曲

最初公布的宣传海报设计用色简约,在漆黑背景之前,是一头白色长发、妆容也偏白的陈蕾侧面头像,她的一边头发绕到耳后,露出的耳朵上戴着多个金属耳环,一个发出红光的“念”字置于近头顶位置。陈蕾表示自己的作品自2021年起经常带有黑暗中出现曙光的感觉,此海报设计亦想呈现那种感觉,她将自己的造型形容为“纯白状态”,并指此造型代表了“光”。[20][19][23][12][注 15]

2024年2月21日,陈蕾推出演唱会的同名主题曲《念》[注 16],此歌由她作曲及填词,由音乐制作公司人山人海的蔡德才(即演唱会音乐总监)、赵浩权编曲及监制[21][65]。歌词表述了歌者的心声:纵使世界不如理想、荒诞,自己的能力亦有限,仍然希望陪伴听众渡过难关;纵使未必能感受到对方的伤痛,仍想向对方表达自己爱与关怀;亦劝慰遭遇困难的人不要放弃生命[66]:321。2024年4月陈蕾推出同名为《念》的专辑(并非演唱会现场专辑),收录了此歌。[67]

Remove ads

演出曲目

香港

自2021年的演唱会后,陈蕾推出了十多首新歌,因此相对于前次演唱会,是次曲目更加集中于原唱歌曲,辅以小量翻唱歌曲[24]。演出曲目合共28首歌,其中26首由陈蕾作曲,22首由她填词(包括合填)[8]

更多信息 序列, 歌名[68][注 17] ...

澳门

澳门场的演出曲目有所调整[32],加入了2024年陈蕾推出的三首新歌《沉没成本》、《五瓣玫瑰》、《0.1秒后的世界》[注 22],在《五瓣玫瑰》演唱时安排了纸花瓣在场中飘落的效果[40];在Encore部分则演唱了被称为“澳门专属”的旧歌《发烧》(Amuse时期作品[11][注 23];她亦仿效韩国歌手到外地举办演唱会时翻唱当地歌曲的做法,选唱了澳门出身女歌手陈慧敏的歌曲《小人物[注 24][80]

演唱《荧光》时,会场的音响设备忽然故障,未能播放陈蕾的歌声,观众席上的歌迷随即自发进行大合唱,代替陈蕾完成此歌[注 25],陈蕾事后指《荧光》的歌词正好有微小的光也能集合成力量的意思,此事让她感动。[40][80][注 26]

现场专辑

2025年5月2日,此演唱会的实体现场专辑公开发售,制式为双蓝光光碟,收录曲目见相关章节。[48]

回响

香港场次的门票公开发售当天,开售不久即迅速售罄[81][82]。及后加场的门票开售反应亦相同[68]

香港各场出席观赏的演艺界人士包括黄耀明邓丽欣泳儿王君馨梁祖尧余香凝廖子妤卢镇业胡卓希张蔓莎(张蔓姿之妹)、梁业陈咏谦周柏豪ToNick成员、小尘埃成员、詹天文森美洁西卡[注 27],以及陈蕾好友岑宁儿[注 28]邓小巧[注 29],还有同属华纳唱片的洪嘉豪、归绰峣张天赋Zpecial成员康聪(Eddy)等人[83][49][61][84]。生活在广州的陈蕾父亲,及她一些广州的中学旧同学则观看了尾场演出[49][79][注 19]

澳门场方面,《小人物》的原唱者陈慧敏亲身到场观看。[80]

评论与争议

对于演唱会的评价,不论演艺界人士及网民,均出现两极化情况[85][86][61]。到场观看的前辈音乐人黄耀明、艺人梁祖尧森美多纳尔电台DJ予以好评[85][56],其中黄耀明认为演唱会显示了现今“很多歌手已经不是生产线合成出来的。这一代的歌手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很多自己的话要讲”,更以“改朝换代”、“未来属于你”形容陈蕾能象征香港乐坛的未来[85][61]。而另一前辈音乐人周启生则在观看了一些演唱录影片段后,批评陈蕾歌唱及吉他弹奏的水准不佳,有很多走音之处,亦驳斥了陈蕾“拥抱瑕疵”的观点[85]。就此争议,填词人方俊杰认为演唱会是否成功在于气氛营造,歌手的唱功只是带动气氛的其中一种因素[87];《明报》的专栏作家梁景鸿通过访问歌迷与歌唱导师作出分析,除了与方俊杰近似的见解,亦提出了在歌唱层面方面,当代流行音乐的趋势也很重视气氛、感情传递,音准与技巧已非关键[86];《香港01》的流行文化评论人林纶诗亦指出大众对歌唱的审美标准存在较大差异[88]。陈蕾得知周启生的评价后,承认自己仍有很大进步空间[89]。制作团队所重视的视觉效果,则获得较普遍的认同[85][86][56]

KKBOX香港区的乐评人jean jone[42]及流行文化评论人阿果[8]对演唱会的各部分有较详细的分析,他们肯定了个中传达的信息。阿果更从马丁·海德格尔对于“本真”与“非本真”的理论出发,认为陈蕾的经历及创作作风体现了“本真”——纵使遭受“外界的压力和干扰”,仍能保持“独立自主,忠于自己的个性与精神”[8]

演唱会的嘉宾之一是2023年ViuTV选秀节目《全民造星V》的四位参赛者(详见上),其中的Nathan(魏念恩)在比赛决赛前夕出现丑闻:坊间传出其前女友Jessie堕楼身亡的消息,Jessie的家人指责Nathan需负上责任,遂让他受到一些网民猛烈批评,决定退赛(详见全民造星V#轶事)。是次演唱会则成为他多个月后的首个公开活动[38][52]。陈蕾邀请他担任嘉宾的决定亦因而引起该些网民非议[61][89]。陈蕾曾在演唱会完结后的记者会上回应自己在意身边人的感受,多于自己不认识的外界人士[61],此番言论反而进一步引来更多非议[90],部分传媒曾指当时出现“退粉潮”[91]。3月19日,Nathan疑因连串事件及与艺人许轶的绯闻,不胜压力而意图轻生,陈蕾表示曾就此慰问、开解他[89][92]。直至3月30日,陈蕾再就邀请Nathan一事在社交平台公开发文,重申邀请决定是出于承诺,她亦向Jessie亲友致歉,表示自己并非不在意他们的声音,并且不会再回应Nathan的私事[90][91]

备注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