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陆杲 (南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陆杲(459年—532年),字明霞,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1][2],南齐、南梁官员。刘宋辅国将军、益州刺史陆徽之孙,扬州中从事[1][2]陆叡之子。
生平
陆杲年少好学,工于书画,舅舅张融有名声,二人的风度举止类近,当时的人说:“太阳下只有舅舅与外甥最相似。”陆杲自南齐中军法曹行参军起家,历任太子舍人、卫军王俭主簿,迁任尚书殿中曹郎。拜任当天,八座丞郎到上省交礼,但他迟到,因此被免官。后来他出任司徒竟陵王萧子良的外兵参军,迁官征虏将军宜都王萧铿的功曹史、骠骑将军晋安王萧宝义的咨议参军和司徒从事中郎。南梁建立,陆杲被任命为骠骑记室参军,转相国西曹掾。天监元年(502年),除授抚军长史,因母亲去世去职。服丧完毕后,拜授建威将军、中军将军临川王萧宏的咨议参军,不久改任黄门侍郎和右将军安成王萧秀的长史。天监五年(506年),出任御史中丞[3][4]。
陆杲个性刚直,没有顾虑。山阴县令虞肩在任期间贪污数百万,陆杲上奏请求惩处。中书舍人黄睦之向陆杲求情,被他拒绝。梁武帝萧衍听说后询问陆杲是否有此事,陆杲回答有此事。梁武帝再问:“你认识黄睦之吗?”陆杲说不认识,于是武帝指着他身旁的黄睦之说:“他在这里。”陆杲骂黄睦之:“你这个小人,居然为罪人到南司求情!”黄睦之大惊失色。领军将军张稷是陆杲的堂舅舅,陆杲曾因公事弹劾张稷,张稷因在宴会中告诉梁武帝:“陆杲是我的亲戚,因为小事弹劾我,不宽免我。”梁武帝回应:“陆杲做他的分内事而已,你怎可以不满意!”他在御史台任职期间,号称不畏权贵[5][6]。
天监六年(507年),改任秘书监,很快就担任太子中庶子、光禄卿。天监八年(509年),出任义兴太守,在郡期间宽厚慈惠,得民众称颂。回朝后转任司空临川王萧宏的长史、领扬州大中正。天监十四年(515年),迁官通直散骑侍郎,不久转迁散骑常侍,仍为中正。天监十五年(516年)迁司徒左长史,到天监十六年(517年)入朝担任左民尚书,改任太常卿。普通二年(521年),出任仁威将军、临川内史。到普通五年(524年)入朝授金紫光禄大夫,再次领任扬州大中正。中大通元年(529年)加特进,仍为中正。
Remove ads
引用
延伸阅读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