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青岛人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青岛市的人口自建置至今,因政权更替和政策环境变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在忽略境域范围变化的情况下,总体由建置初期的万余人,经历两甲子有余发展到如今的近千万人。

人口发展

19世纪末青岛建置初期,有青岛村、大鲍岛村、小鲍岛村、孟家沟村、会前村、杨家村、小泥洼、扫帚滩等20余个村庄,总人口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渔业、家庭手工业以及商贸业。

德国设立租借地后,城市逐步发展,人口逐渐增多。1897年,胶澳总督府调查胶澳租借地共有人口8.3万人。1901年内界(青岛、大鲍岛、台东镇、台西镇)人口总数为14000余人,其中外侨600人,德国军队1500人。1902年,胶澳总督府再次统计内界人口,除驻军外,计有中国人1.49万人,欧洲人688人。1910年统计,租借地内人口共有16.11万人。1913年内界人口发展到53312人。其间,主要由于男性劳动力的涌人,男、女性别比差异很大,1902年竟为1295.37:100,最小1913年467.92:100。

第一次日本占领时期,工商业和外贸进出口相应发展。期间日本人大批移民青岛,市区人口增加,1918年达78804人。

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后,由中国政府主持进行了第一次全市性人口普查,全市人口增至28.9万人。1934年再次普查时,全市共有人口44.6万人。1936年,市区人口达57万余人。1937年“七七事变”后,由于战争,人口大批外迁,当年统计全市人口381364人,比1936年减少19万人。

第二次日本占领时期,人口变化曲线起伏。既有1937年撤离的日本人复涌入,又有大批劳工被掠往东北和日本本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青岛实行物资统制,英美等国侨民撤离,工厂企业大批倒闭或停产,人口外迁导致总数降低。1943年市区人口降至441473人,较最高年1941年626234人,减少16万余人。

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日本侨民撤离,抗战期间外流人口返回,同时共产党统治地区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地主、还乡团等人口涌入青岛,使青岛人口剧增,仅1946年即达753369人,1948年突破100万,男女性别比降低至118.93:100。

共和国成立后,青岛人口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增长逐步由无计划状态向有计划状态发展。1949年末,全市人口405.7万人,其中市辖区(市南、市北、台西、台东、四方、沧口)人口为58.3万人,非农业人口68.6万人,人口密度381人/平方千米;出生率为28.66人,死亡率为15.03人,自然增长率为13.63人,人口的发展处于盲目自然增长状态,出生率高、死亡率高、低自然增长率、人口素质差,平均寿命仅有40岁左右。1970年代初,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1980年以来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Remove ads

人口数量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青岛市常住人口为871.51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22.09万人,增长率16.29%,年平均增长率1.5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1.58。[参1]青岛有52个少数民族,总数仅为7.67万人,占总人口的约0.88%。[参2]此外,青岛还有众多外籍常住人口,其中最多的是来自于隔海相望的韩国,到2008年为止约15万人左右。(韩国驻青总领事馆给出的数据是16万,常住15万,另1万持旅游签证)

青岛市各区市面积人口统计表
更多信息 名称, 代码 ...
Remove ads

少数民族

青岛市的少数民族有满、回、朝鲜、壮、蒙古、土家、苗、锡伯、高山、维吾尔、瑶、白、藏、低佬、伦佬、舍、布依、纳西、侗、达斡尔、彝、水、怒、俄罗斯、傣、毛难、鄂伦春、僳僳、伉、哈尼、鄂温克、土、拉枯、普米、撒拉、景颇、羌、黎、哈萨克、东乡、柯尔克孜、布朗、阿昌、塔吉克、裕固、京、塔塔尔、独龙、基诺、赫哲族等50个。

少数民族分布以市区为主,部分少数民族居住相对集中,如满族主要分布于李沧区,回族主要分布于市北区,其他民族分布较为分散。世居青岛的少数民族由于长期与当地汉族杂居,在经济形态、文化生活、服饰和一般习俗方面都与汉族基本相同,但是由于文化传统的影响,这些民族在一些风俗习惯上还保留着各自的民族特点。青岛满族在家人的称谓及饮食等方面仍保持一些独特的民族风俗。青岛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每逢宗教节日都要到清真寺礼拜,丧事仍实行土葬,在马兰顶建有回民墓地。青岛蒙古族居民经常使用蒙语交谈或通信,信仰喇嘛教

期望寿命与老龄化

截至2010年末,青岛市居民期望寿命为80.1岁。全市百岁以上老人保守估计约为700人。[参3]

青岛的计划生育工作使人口发展处在稳定的低生育水平上;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改善降低了死亡率,使得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造成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1987年,青岛市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已进入老年型,步入老龄化社会。截止2011年末,青岛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32.7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城市老年人空巢比例为66%,农村老人空巢比例为70%。青岛的老龄化程度仅次于上海和天津,名列国内第三。[参4]

更多信息 男性, 年龄 ...
Remove ads

户籍制度

2007年9月1日,青岛市在全市范围内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按照常住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参5]

统计数据

依据历年青岛统计年鉴和青岛市统计公报,将全市人口总数汇总如下[注3]

更多信息 年份, 户籍人口(万人) ...
Remove ads

备注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