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青春之歌 (1959年电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青春之歌》是中国大陆1959年上映的一部电影,由女作家杨沫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本片摄制于1958年,1959年初拍摄完毕,同年上映,是中国电影史上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
![]() | 此条目的语调或风格或许不适合百科全书。 (2014年1月20日) |
这部电影于1959年10月1日在北京公映,获得热烈反响。《青春之歌》该片在中国上映后反响热烈,在日本亦受到广泛关注。1960年5月26日至7月31日,《青春之歌》在日本多个城市 东京、仙台、札幌、大阪、京都、广岛、福冈、名古屋等地共放映36场,并获得观众关注。部分日本青年将林道静视为理想生活与事业选择的榜样。
Remove ads
故事情节
林道静生于北平的一个大户人家,父亲有名望也有财产,生母是被霸占的佃户之女。中学毕业后,养母逼她嫁给胡局长,道静不从,遂离家出走。道静到了北戴河,无处可去,被一个校长挽留。后来她偶然得知校长原来别有所图,准备投海自尽,这时遇到了一名热情的青年——余永泽。
永泽将道静安排在小学作教员后,回到北大念书。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道静遇到了爱国学生卢嘉川。不久,嘉川南下参加抗日活动。道静回到北平,与永泽住到一起。慢慢的,道静被繁琐的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更无暇学习。在同寓所白丽萍的房间,道静与嘉川重逢。道静恢复了青春,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向往革命。永泽不满道静的变化,更在嘉川落入敌手后拒绝救助致其牺牲。道静终于同永泽决裂。
道静开始散发各种传单,由于叛徒戴愉告密而被捕。特务胡梦安逼迫道静嫁给自己。在朋友帮助下,道静终于逃脱,来到定县开展工作,遇到共产党员江华。戴愉再次出现,道静和江华先后撤至北平。
道静再次被捕,惨遭毒打。出狱后,在林红的鼓励下,道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洪流。
Remove ads
主要角色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