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顺承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順承門map
Remove ads

顺承门,又名澎湖厅城小西门,是1885年中法战争后于1886年所筹建之澎湖厅城(妈宫城)的六座城门之一,与大西门并列为中华民国国定古迹。

事实速览 澎湖厅城顺承门(小西门), 别称 ...

历史

妈宫城周围有七百八十九丈二尺五寸,墙垛七百五十个,墙身连墙垛高一丈八尺,墙根地基三尺五寸,厚二丈四尺。共设有六座城门,东门名“朝阳”,小西门称“顺承”,南门名“即叙”,而北门名“拱辰”,小南门名“迎薰”,大西门没有设城楼[1],其中顺承门位于马公港边的中山路尽西处,上有古城墙为屏,下临马公港湾,楼是妈宫古城残迹里唯一保存的门楼建筑,并在民国75年(公元1986年)修成今貌。2015年进行封城修缮,该工程由澎湖县建设处和文化局主导,大批墙垣上的植树被砍光,工程也延宕多年,直到2018年7月才完工开放。[2]

建筑设计

Thumb
顺承门北侧题字:光绪十四年仲春月X。

由于澎湖多风,城墙不高,城楼多仅一层。城墙系以澎湖当地所产的火成岩砌墙身,上接咾咕石砌的城垛,两者之间砌一皮尺砖做为装饰。再以蛎壳灰抹在表面上做为保护之用。城垛雉堞长方形实心作法,与一般雉堞中间留设方孔做观测与射口之用的形制有着极大的不同[3]

外观

妈宫城现今除顺承门外仅存大西门及部分西段城墙,但仍为目前城郭类别中保存规模较大者,而横跨在金龙路上的顺承门城楼是妈宫古城残迹里唯一保存的门楼建筑,屋面为单脊歇山作法,出檐不深,檐口曲线平直,在角柱到翼角尖微微升起,造型相当平实且稳重[4]

卢碧台风

2021年8月初,卢碧台风外围环流过境澎湖,挟带惊人累积雨量,8月6日夜间,顺承门边坡不堪瞬间暴雨,挡土墙排水不及,边坡凹陷坍塌。澎湖县警方接获消息,第一时间封锁现场,并通报管理单位文化局处理。澎湖县文化局表示,由于顺承门所属的“妈宫城垣段”为国定古迹,必须呈报文化部文化资产管理局,才能进行后续整修工程。[5]

图辑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