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民主党 (香港)
香港政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民主党(英语:The Democratic Party),是香港民主派的政党,意识形态派别为温和民主派。于1994年由香港民主同盟及汇点成立,在1997年7月主权移交前的香港立法局及移交后的香港立法会曾经是取得最多议席的香港第一大政党,但在2020年港区国安法生效后香港民主派政党及工会先后被迫关闭[3],民主党亦有多人因初选案及被指违反国安法被捕、入狱或被通缉,民主党于2025年4月召开特别会员大会有九成党员支持通过解散决议及展开清盘程序,预计解散、清盘及撤销注册的程序于翌年全部完成[4]。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6年3月1日) |
Remove ads
历史
1994年10月2日,前身港同盟与汇点合并为民主党[5][6]。1995年,立法局选举,民主党取得19席,民主党等泛民曾短暂主导立法局。[7]
2008年10月9日,民主党中常委罗致光回应明报查询时承认民主党中委会通过合并前线决定,将于2008年12月实行[5]。2008年10月12日,民主党及前线两党假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九龙会进行记者会。由民主党主席何俊仁及前线召集人刘慧卿并同宣布进入合并程序,两党合并将会在11月完成,但解散前线的方案被原前线会员否决。民主党将邀请全体前线成员加入,并可即时成为基本党员。此举将会是民主派自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后最大规模的整合活动。[8]
民主党创党主席李柱铭、立法会议员郑家富亦为此声言考虑退党,另一立法会议员涂谨申亦表示须慎重考虑是否跟随党的投票意向,区议员范国威及民主党中委林子健亦同时表示反对党大会的决定。而民建联、工联会、自由党等建制派政党表示支持民主党提出的区议会方案。[9]社民连认为若民主党支持方案,便“不再属于盟友关系”[10]。郑家富于6月23日立法会会议上宣布退出民主党。政改方案在建制派、独立李国麟、民协和民主党八票支持下获得通过。党内改革派在2010年10月2日组成新民主同盟,并且在同年12月19日宣布退出民主党。连同其他退党的区议员,民主党在区议会减至50席。

2020年6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香港国安法》[11]。2021年1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听取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述职时强调“爱国者治港”原则[12];同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的决定》,改革香港选举制度,落实习近平强调的“全面管治权”及“爱国者治港”管治模式[13]。此外,部分民主党成员卷入“香港47人案”被捕[14]。自此,民主党等香港泛民主派再没有空间参政[15],也几乎得不到营运资源[16]。
2021年3月,民主党宣布停止参与民间人权阵线的工作。民主党指一直有评估风险,但认为近日风险日高,经中委会商讨后决定终止参与民阵工作[17]。
2025年2月20日晚,民主党召开中央委员会会议。会后民主党主席罗健熙宣布,中委会决定解散民主党。并决定成立一个小组处理解散及清盘安排。小组由罗健熙、副主席莫建成及秘书长梁永权组成,主要处理清盘财政及法律上的问题。强调今次成立小组是中委的集体决定,但中委并不能决定是否解散民主党,最终决定权在会员手上。民主党现时有400会员,过去的会员大会有约100名会员出席,但今次兹事体大,或许会有更多会员出席,届时如有75%出席者赞成,民主党便会解散。[6]
2025年4月13日,特别会员大会决议授权中委会解散民主党。[18]
Remove ads
选举

在1998年第一届立法会选举,选举制度由以往单议席单票制变成名单比例代表制,受制于选举制度,民主党在直选议席中得票率43%,取得了9个直选议席,连同功能界别共13席。虽维持立法会第一大党地位,但仅占总议席22%。
在1999年第一届区议会选举,民主党派出183人参选,共86人当选,当选率仅49%,比1994年的56%当选率为低,其中立法会议员李华明挑战民建联时任议员失败;但总议席增加,维持区议会第一大党。
2000年举行的第二届次立法会选举中,民主党首次于新界东、西两区分拆名单参选,结果共取得10个直选议席,地方直选每区各两席,但由于投票率下跌,民主党得票率大跌超过10%,核心成员李永达在新界西意外落败,在九龙东得票更被民建联超越。连同功能界别,维持13席。其后刘千石因双重党籍事件及陈伟业退党,民主党在立法会剩下11席。
在2003年七一大游行之后,泛民主派的声势壮大,使民主党的支持度微升,在区议会选举中取得大胜,派出120人参选,共取得95席,当选率达80%,议席大幅抛离民建联,其中在中西区、油尖旺、观塘、葵青区皆取得明显优势,但受制于区议会委任制,民主派取得大部分区议会控制权。其中立法会议员黄成智在彩园选区连任失败。
在2004年香港立法会选举中,民主派乘着于2003年香港区议会选举的声势,期望于立法会取得半数议席。民主党与其他民主派人士积极协调,其中新界东更联合其他民主派人士组成“钻石名单”—七一连线。然而由于配票失衡,民主派在60个议席中只取得25席。民主党虽然于直选中得票比第一、二大党自由党及民建联多,但基于名单比例代表制及功能组别,民主党在立法会的议席比上届少了3席,降为第三大党,其中在九龙东、西及新界东更只取得一席。在港岛区方面,由于过分强调李柱铭选情告急,使同属泛民主派的何秀兰以八百多票的微少差距落败,连带将席位让给对手阵营的民建联成员蔡素玉。为承担选举的失误,杨森宣布不再竞逐连任主席,原副主席李永达在党主席选举中胜出,亦为香港政党第一次党主席差额选举。
民主党总共派出108人参选,竞选口号就是“坚定可信民主党 敢言拼搏为街坊”。民主党最终仅获取59席(其后因谭月萍早逝而减少至57席),成功率只有55%,其中在上届成功抢滩的选区均落败,其中油尖旺、观塘、元朗、沙田及北区成为重灾区,但参选的立法会议员皆成功连任。为承担选举失利责任,党主席何俊仁和党选举委员会主席李永达于选举翌日向党中委会请辞,中委会接纳李永达辞去选委会主席一职,但挽留何俊仁留任主席。
在2008年香港立法会选举中,民主党得票率下跌3%,但由于配票成功,地区直选维持7席,连同教育界功能组别,合共8席。
在2011年香港区议会选举中,民主党受到建制派及人民力量的夹击,其派出120多人参选,最终只有47席,胜出率仅35%。其中李永达、单仲阶、黄成智等民主党重量级人物落败,在油尖旺、北区民主党更只有1人当选。
在2012年香港立法会选举中,民主党成地方直选议席趺至4席,在新界西选区因公民党为同一名单夺两席抢夺选票更导致全军覆没,失去原有两席,连同功能界别两个超级区议会议席,民主党总议席下跌至6席,得票率也较上届下跌,在地区直选中失去泛民第一大党地位,沦为第二大党。党主席何俊仁由公布选举结果当日宣布民主党在选举中受重创,会即日向党中委提出辞去主席一职,并即日获接纳,由副主席刘慧卿署任主席一职。[19]
2015年香港区议会选举,受雨伞运动及政改被否决影响,多名曾参与雨伞运动的社区人士(即“伞兵”)皆有意参选。民主党派出95人参选,其中部分选区与“伞兵”撞区。最终43人当选,扣除5名上届区议会任内退党的人,增加1席。其中超级区议员何俊仁受热血公民及建制派夹击连任失败,本有望“翻盘”的葵青区,因被建制派重点打选战,议席由8席减至4席。不过收复上届大败的新界东,其中取回北区3个议席、沙田更有7人当选,并重新于深水埗区取得议席。民主党维持区议会第二大党地位。
2016年香港立法会选举,民主党确认八张名单出选立法会。民主党重用2008年的“有事要揾民主党”为竞选口号,参选平均年龄为42.8岁,较过去一届52.8岁的平均年龄降低了10岁,反映民主党落实世代交替及党内传承,相信会是创党以来的一大挑战。胡志伟及黄碧云将竞选连任九龙东及九龙西。新界西会由尹兆坚排头位,何俊仁及李永达排在其后,港岛由许智峯出选,单仲偕排名单第二。林卓廷将出选新界东,主席刘慧卿将排名单第二位。民主党并会派出涂谨申及邝俊宇两张名单,出战超级区议会议席。至于南区区议员区诺轩就会出选批发及零售界。[20]民主党最终在5区各取一席,并取得2席超级区议会的议席,总议席为7席,重新成为泛民主派第一大党[21]。
2019年香港区议会选举,受反送中运动影响,全港所有区议会选区皆有民主派代表参选。民主派选前被认为形势占优。民主党派出99人参选。最终91人当选,当选率达92%。扣除10名上届区议会任内退党,加上3位新入党,和一席补选中赢得的议席,大幅增加54席。所有争取连任的区议员皆连任成功。立法会议员尹兆坚成功重夺其区议会议席,十八区中民主党有十四区有议席进账,更于中西区独自取得近半议席,并重新于离岛区内取得议席。民主党重夺区议会第一大党地位。
民主党2021年9月就是否派人参选2021年香港立法会选举,举行特别会员大会,但并没有决定,只授权中委会制订一套提名机制。中委会9月底定出拟参选的提名程序,有意出选者需获所属地区支部20人提名,以及另外四个地区支部各五人,即合共40人提名,再经由会员大会决定。民主党主席罗健熙指门槛比以往高,目的在于团结民主党,否认以高门槛阻止党员出选。民主党就2021年香港立法会选举的党内甄选,提名期2021年10月11日傍晚六时截止,并没有收到任何党员提交报名表格。[22]结果韩东方提名不足,无缘参选。
2023年10月30日,民主党的六名成员参选新选举制度下的区议会选举,最终在提名期得不到足够“三会”成员的提名,未能报名参与新一届的区议会选举,民主党正式缺席2023年的区议会选举[23]。党主席罗健熙表示“在议会外仍有不同渠道服务市民”,同时表示就是否解散问题需要和党友商讨。[24]
选举得票
![]() |
历届领导层
当前中央委员会暨纪律委员会名单
历届中央委员会名单
![]() |
前成员
- 陈伟业:现为人民力量成员,社会民主连线前成员,荃湾区议会前区议员,前立法会议员。
- 陶君行、曾健成:现为社会民主连线成员。
- 黎志强、容溟舟、王德全:曾为公民党成员。
- 陈琬琛:前公民党成员,曾为荃湾区议会议员及主席。
- 范国威:新民主同盟前召集人,前立法会及区议会议员。
- 任启邦、梁里、何淑萍、陈竟明、关永业、林少忠、陈惠达、刘其烽、黄良喜:曾为新民主同盟成员。
- 区诺轩:南区区议会利东一前区议员,前立法会议员。于2017年退党,退出后仍与民主党保持密切关系。
- 区镇桦、区镇濠、文念志:现为区政联盟成员。
- 郑家富:现任将军澳民生关注组顾问,前立法会议员。
- 何致宏:曾为维多利亚社区协会成员,前中西区区议员。
- 郭平:前离岛区议员,于2017年6月退党。
- 任万全:前大埔区议员,于2019年香港区议会选举中连任失败,成为该届唯一一名落败的时任民主派区议员。
- 叶建源:前任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副会长,前立法会议员。
- 屯门区议会前恒福区议员朱顺雅,然而在正式上任之前朱顺雅和林颂铠却退党,被指与新一届屯门区议会主席选举有关[35]。
- 许智峯:曾任香港中西区区议会中环选区议员及香港香港岛选区立法会议员。2020年11月30日,许智峯应丹麦国会议员邀请离港赴当地交流。12月2日,媒体引述消息指,民主党前立法会议员许智峯的父母、妻子及两名子女已乘飞机离港往丹麦。翌日,许智峯在社交网站发表声明,正式宣布要暂别香港就此流亡,并退出民主党,尚未决定会在哪个国家停留。[36]他在12月5日转抵英国伦敦[37]。
- 陈诺恒、许锐宇、吴锦雄、丘文俊、李永成、丁仕元、卫庆祥、麦润培、李志宏、黄浩锋、徐嘉辉、宋宝欣:曾为沙田区政成员
- 张国昌:前任东区区议会南丰选区区议员,因家庭理由退党。[38]
- 梁翊婷、苏逸恒:于2022年2月16日被革除党籍。
- 杨浩然:前中西区区议会宝翠选区区议员,于2022年2月5日退党。
- 周卓奇:前东区区议会上耀东选区区议员,于2021年退党。
- 黄国桐:前九龙城区议会太子选区区议员,于2021年退党。
- 黎宝桂:前观塘区议会坪石选区区议员,于2021年退党。
- 陈树英:前屯门区议会主席及兆康选区区议员。2021年离开香港往英国,并于2022年退党。
- 李永达:前民主党主席及副主席,前市政局、立法局、立法会议员及葵青区议会主席。2021年8月6日离开香港往英国,并于2022年退党。
- 林子琼:前北区区议会议员,于2022年退党。
- 罗致光:香港前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前任扶贫委员会成员,前任香港行政会议官守议员,前立法会议员。
- 张炳良:香港前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前香港行政会议官守议员及非官守议员,前立法局议员。
- 冯炜光:前南区区议会海怡西区议员,前政府新闻统筹专员。
- 刘千石:前立法会议员,曾为香港职工会联盟主席,现已转投建制派。
- 陈财喜:新世纪论坛成员。2019年香港区议会选举中连任失败,结束其区议员生涯。
- 黄耀聪、谭惠珍、卢慧兰、刘伟伦、罗舜泉:香港经济民生联盟成员,均曾任区议员。
- 周奕希:曾任区域市政局副主席和葵青区议会主席及副主席。2019年香港区议会选举中连任失败,结束其区议员生涯。
- 林颂铠:前屯门区议员。
- 狄志远:现任新思维主席,立法会议员。
- 黄成智:曾为新思维成员,前立法会议员。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