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圣玛加利女书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香港圣玛加利女书院(英语:St. Margaret's Girls' College, Hong Kong),已于2019年关闭,位于香港沙田大围美林邨近美城苑,为香港第一家转为直资的非牟利天主教女子英文中学,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且每年都收取不同国籍的学生,包括尼泊尔及菲律宾籍之非华语学生[1]。

Remove ads
学校历史
香港圣玛加利女书院的前身是玫瑰英文女书院[2],于1980年易手后更名为香港圣玛加利女书院。该校早于1965年创办,曾因官立及津贴中学学位出现不足情况,故此成为由香港政府透过“买位制度”资助的私立中学,至2000年方转为直资办学,并将九龙正校、分校及葵涌分校分拆出圣玛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学(该校则沿用“圣玛加利教育机构有限公司”名义办学,而此校则新成立一所公司作办学机构)。前址为于香港中环坚道97号[1]及山道保德街31号及界限街105号及界限街118 至120及太子道229至231分校前址[3]。
然而,2014年校方表示因校舍租金高昂,业主大幅加租下,2014新学年将停收中一学生及逐步停办。在2013年,该校获批暂借沙田大围崇兰中学之旧校舍,以让现时让约400多名中一至中五级别学生可在新校舍完成课程,直至于2019年8月最后一批中六学生毕业。学生由2014学年起,改到沙田校舍上学。校方在同年10月24日举行“大围校舍启用典礼”[4];当时,校方亦指会继续争取位于观塘秀茂坪邻近安泰邨的新建中学校舍。而由于该拟建校舍已批予玛利诺中学,此校已于2019年停办(但于关连学校—圣玛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学保留通信地址)[5][6][7],而校舍已经改建为宣道会陈元喜小学,成为香港第五所采用中学标准校舍的小学。最讽刺的是虽然学校面临结束,但学校仍于2017年(即关闭前两年)开始花25万港元在校内更新网络系统和购置电脑以推行资讯科技教学。在学校结束后,有关设施绝大多数均在校舍改建为小学时被拆去。
而在迁址以后,中环原校舍业主张至诚置业有限公司在2015年将该物业以标价4亿港元出售,最终一财团以3亿港元成交,后获证实买家为香港浸信教会。[8]至于山道保德街31号分校及界限街和太子道分校亦相继拆卸重建成私人物业。
Remove ads
校徽与校训
次序 | 释义 |
1. | 右下角十字徽号表示以基督精神办学 |
2. | 左上角三个徽号代表智、仁、勇三达德(见诸《中庸》及《论语》) |
3. | 底部禾穗图案代表有力耕耘后得到丰收之意义 |
徽章的整体含义为该校以基督精神办学,朝着儒家智、仁、勇三达德的理想,以好学的精神求智,以力行的精神履践仁道,以知耻的精神激发上进的勇气。
《礼记‧中庸》:
“ |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 ” |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礼记‧大学》:
“ | 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 ” |
次序 | 释义 |
学之道 | 有关政治或人生哲理等高深而广博的学问 |
明明德 | 人生来便具有善良光明的德性 |
新民 | 不断敦品励行,自我革新求进 |
止于至善 | 使事物皆能达到最美善圆满的境界 |
学术组织
著名/杰出校友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