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超级联赛季后附加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香港超级联赛季后附加赛香港超级联赛的季后足球赛事,其历史要追溯至2001-02球季,赛事前身为香港亚洲冠军联赛资格赛

事实速览 成立, 地区 ...

当时亚洲足协决定将亚洲冠军球会杯改革,并于2002-03赛季改革成为亚足联冠军联赛,同时,亚洲杯赛冠军杯将会停办,亚洲球会级赛事因此只有亚足联冠军联赛(亚洲足联杯于2004年才举辨),因此香港只得一个亚洲球会级赛事的参赛席位,当时亚洲足协未有任何规定,成员属会的联赛冠军或某个指定杯赛冠军才可以拥有亚洲球会级赛事的参加资格,香港足总因此通过由应届甲组联赛冠军及三项杯赛(高级组银牌足总杯联赛杯)的冠军进行附加赛,以决定代表席位。

该届香港甲组足球联赛的冠军为晨曦,而高级组银牌足总杯联赛杯均有南华夺得,因此便由上述两支球队于球季刚结束时直接以一场过的淘汰赛形式角逐首届香港亚洲冠军联赛资格赛,最后,晨曦以1比0击败南华,夺得代表香港的资格(及后晨曦放弃代表资格,最后由南华补上参赛)。

于2012-13球季,香港超级联赛季后附加赛正式举行,赛事设立的目的同样是为了增加角逐亚洲杯赛参赛资格的竞争性,并增加各大杯赛的竞赛意义。

当时参赛球队包括香港足球杯赛的各队冠军,以及香港顶级足球联赛中冠军以外名次较高的球队。季后附加赛的冠军球队可晋身下一季亚洲联赛冠军杯外围赛第二圈的参赛资格,同时会于下一季度与超级联赛冠军竞逐社区杯

随着亚洲足协只承认联赛冠军及指定杯赛冠军参加亚洲赛,季后附加赛于2017-18球季起停办。原属于季后附加赛冠军之亚洲赛参赛资格,则会由足总杯冠军取得。[1]

Remove ads

历史

首届季后附加赛于2012–13球季举行,当时的顶级联赛为香港甲组足球联赛。该联赛的亚军和季军,连同高级组银牌和足总杯这两项杯赛的冠军,均获得参加季后附加赛的资格,联赛冠军则获得亚洲赛事直接参赛资格。

2014–15球季复办联赛杯,本赛事参赛资格改为应届香港超级联赛亚军、高级组银牌冠军、足总杯冠军及联赛杯冠军。

赛制

合资格参加季后附加赛的四支球队包括:

如果联赛冠军或亚军球队同时赢得高级组银牌、足总杯或联赛杯任何一个杯赛锦标,原来的参赛席位将由联赛较佳成绩的队伍递补。2015-16球季新增的菁英杯冠军不会获得参赛资格,需通过上述途径赢取参赛资格。

四支参赛球队直接以淘汰赛形式角逐锦标。若双方于正式 90 分钟内赛和,将进行 30 分钟加时赛,若依然未能分出胜负,会以互射十二码方法来决定胜负。

历届冠军

更多信息 年度, 顶级联赛冠军 ...

夺冠次数

更多信息 球队, 次数 ...

备注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