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蕉白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香蕉白话香蕉白仔话蕃薯白仔话,或简称香蕉白,是从日治时期至当代流传于南台湾平埔原住民族群秘密语[1],主要以台语混杂,高雄甲仙一带的大武垅族部落亦会混杂当地大武垅语

事实速览 香蕉白话, 区域 ...
事实速览 闽南语名称?, 全汉 ...

历史

主要流传于沿山区域的平埔原住民族部落[1]。汉族裔则大多没听过这样的密语,学者认为是西拉雅语消失之后,汉化的平埔原住民族裔似乎另创一种独特的沟通符号与汉语做区别[2]。因流传于平埔原住民族,曾被误以为是西拉雅语[3]大武垅语。另一种说法是台南市楠西区香蕉山、嘉义县竹崎乡香蕉湖到高雄甲仙一带也流传此秘密语,该区与余清芳江定等人抗日地缘有密切关系,推断是二十世纪初台湾日治时期,台南、高雄一代的大武垅族等平埔原住民族群、汉族为抗日时所发明[1]

1915年7月、同年8月,及1933年台湾南部相继发生甲仙埔事件(又称阿里关事件)、噍吧哖事件小林事件,均是以台南玉井盆地及高雄甲仙一带大武垅族人为主轴的抗日事件。根据当前高雄小林村、阿里关至台南六重溪一带族人口述,抗日事件未果后,日军对参与抗日部落进行报复行动,造成许多家族甚至部落几近灭族、灭村,有家族因而改姓或大举迁村,至今许多耆老决口不提当年抗日,而抗日时期所发明的香蕉白话亦因而延续下来。[4]

Remove ads

语音

部分大武垅族部落仍可找到香蕉白话的使用者,主要在高雄市甲仙区小林村阿里关部分耆老仍会使用,甚至杉林区匏仔寮年轻一辈族人还能以香蕉白话朗朗对话,[4]另据系六重溪部落亦剩一位玉井迁来之潘姓耆老尚能使用,以上均为大武垅族部落。

小林村、匏仔寮

高雄所使用香蕉白话混杂台语或大武垅语之方式与其他地区略为不同,但在同是大武垅族部落之间有一致性,彼此能对话,以下以小林村、匏仔寮族人所提供之香蕉白话为例:

更多信息 翻译, 来源语 ...

沟坪村

另以下为高雄内门区沟坪村勤者农场朱原顺提供的台语转为香蕉白话的发音,汉字多数以台语读音[5],其转换发音是将台语的一个原音节对应到二个秘密语音节,原音段则保留到新音节,第一个秘密语音节声母固定为[l],第二个秘密语音节韵核固定为[i][6],与大武垅族地区转换方式全然不同:

更多信息 台语, 香蕉白话 ...
Remove ads

其他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