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
2025年台灣水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官方亦称为0923花莲马太鞍溪堰塞湖灾害),起因于台湾花莲县万荣乡马太鞍溪上游的堰塞湖,受台风桦加沙外围环流风雨影响,使堰塞湖于2025年9月23日14时50分起溢流。此后,洪水冲毁马太鞍溪桥,并冲破马太鞍溪南岸堤防,导致下游光复乡境内多处遭洪水淹没,致使多人伤亡与严重灾损。
![]() |
依中央灾害应变中心报告指出,事故发生前堰塞湖水位标高为200米,后下降至86米,湖区面积原140公顷已降至13公顷,堰塞湖原总蓄水量为9,100万立方米降至600万立方米。堰塞湖满水后溢流造成冲刷下切80米,导致比预期更大量的水流涌出,致使灾害发生。至于事件性质属于“溢流”或“溃坝”,仍待后续调查厘清。
Remove ads
事件经过

2024年4月3日花莲地震使马太鞍溪上游周围的土石松动[4]。2025年7月21日受台风薇帕侵袭的影响,马太鞍溪上游大规模崩塌,美国地质调查局评估该崩塌之地震规模为MW 4.9级[5][6],崩塌量约2亿立方米,形成坝高约200米、坝宽2,300米、坝长600米之堰塞湖,坝体上游集水区面积6,323公顷,若蓄水至满水位,预计蓄水量为9,100万立方米[7][8]。
7月至9月,堰塞湖附近频繁降雨。7月26日农业部由卫星影像发现堰塞湖,成立应变小组。8月初农业部稳定度评估,判定为“相对稳定”。[4]农业部长陈骏季9月25日表示,7月26日起包括国立台湾大学、国立阳明交通大学、国立成功大学与国立东华大学的团队多次专家会议决议,爆破堰塞湖可能诱发周边边坡二次崩塌,后果比缓慢自然溢流严重。堰塞湖位于深山、地面湿软,短期内无法详实钻探、完成“坝顶降挖”、“炸开坝体”、“坝顶虹吸抽水”所需准备。考虑当时天候与雨量,采预防性疏散,填补与加高堤防缺口,及在下游河床濬深减灾、增加承洪量。[9][10][11]
经济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分署进行马太鞍溪堰塞湖整备作业包括光复堤防检测、太空包加高,布置混凝土块、移动式抽水机及抢险机具,与县府合作下游河道清疏,以河中心线濬深2米、宽30米,疏濬量约40万吨。[12]
Remove ads
交通部中央气象署于2025年9月21日发布台风桦加沙海上陆上台风警报,中央灾害应变中心于21日上午预估堰塞湖可能于25日溢流,应撤离275人[13]。当日重新评估后,预估雨量可能于23日下午达淹溢警戒范围,于22日将针对光复乡、凤林镇及万荣乡共计12个村里、1,800个门牌数进行撤离[14]。直到23日13时30分,光复乡、凤林镇、万荣乡安置人数总计1,837户,实居人数共8,524人,已收容安置185人、依亲3,100人、垂直避难5,239人(疏散至二楼或更高楼层)[15][16]。
9月23日,交通部公路局东区养护工程分局收到来自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花莲分署通知,马太鞍溪堰塞湖预估于当日上午发生溢流。该分局花莲工务段自6时派员至高处进行即时监控河川水位,并于马太鞍溪桥南北端桥台预先放置道路封闭用之新泽西护栏、交通锥等,并将依实际溢流时间机动封闭管制。[17]
同日7时起,花莲工务段因应堰塞湖溢流时,最初封闭马太鞍溪桥的双向外侧车道,仅开放双向内侧车道供车辆通行,并不排除随时机动封闭桥梁[18]。由于预估溢流时间延后,10时马太鞍溪桥南北双向全面封闭禁止通行,并依据林保署花莲分署最新预警范围,延长南北双向封锁路段。[19]
马太鞍溪堰塞湖于2025年9月23日14时30分起水位下降,当日14时20分至15时30分间水位下降33米,蓄水量减少3,700万立方米,依洪水评估流出蓄水量为6,000万立方米,剩余水量约3,100万立方米[20][21]。另根据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资料推估最大流量为每秒8,800立方米,经济部水利署根据花莲大桥水位站推估堰塞湖溢流量为每秒8,860立方米[8]。
9月23日14时50分堰塞湖溢流溃坝,30分钟内倾泄出1,540万立方米的湖水,洪流夹带泥沙冲向下游[22]。15时30分,洪水将台9线马太鞍溪桥冲毁,使马太鞍溪下游南侧的堤防破损,导致大量河水进到光复乡。16时第一波洪峰冲入光复乡市区。第二波发生的溢流洪峰于16时30分抵达市区。[23][24]
9月24日11时52分,花莲县警察局凤林分局接获中央灾害应变中心通知,堰塞湖将有第三波溢流,凤林分局紧急派员封锁县道193禁止车辆进入,并管制箭瑛大桥及南侧光复、富田入口,只开放工程车进入[25]。同时警察、消防及军方人员驾车于光复乡市区沿路紧急广播,要求仍在市区的居民与救难人员立即往高处或光复糖厂方向疏散。尔后中央灾害应变中心表示,经观测堰塞湖并无第三波洪峰,仅是正常溢流,警报解除后恢复救灾。[26][27]
9月28日中午因谣传佛祖街附近溃堤的消息,导致街区广播撤离引发灾区恐慌。经中央灾害应变中心查证,未有大量湖水下流或崩塌的发生。经济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分署则说明:“工程单位尝试在河道引流至他处,水流改变大,但不会造成危险。”花莲前进协调所于同日13点澄清:“当地救灾群组突然回报马太鞍溪又要溢流,引发灾区民众的恐慌。现已透过新闻讯息说明‘并无溢流,流传的是假讯息’。”[28][29]同日17时也发生花莲县警察局轮值人员误解中央协调所指挥官指示,将“如洪水达红色警戒应立即通报”错认为当下应立即发布海啸警报,导致警报误鸣[30]。
Remove ads
2025年9月23日15时30分,花莲县政府于地势较高的台湾糖业公司花东区处光复糖厂成立前进指挥所。花莲县消防局共出动87车、180人救灾。[31]
23日晚间参谋总长梅家树下令第二作战区在花莲地区成立前进指挥所,并统筹指挥第三作战区、第四作战区全兵力、机具待命,随时跨区支援[32][33]。国防部共计整备了2万7867名国军、3,853辆车辆机具待命救援[34]。24日第二作战区先派遣448人、2辆AAV-7两栖突击车、35辆车辆与工程机具协助救灾[35]。26日起第三作战区、第四作战区、第五作战区跨区增援,派遣2,008人投入灾后复原工作[1]。
此外,台北市消防局、高雄市消防局、屏东县消防局、台东县消防局等12县市消防局陆续派出人车支援救灾与搜救,总计131车、23艇、390人、10只搜救犬、21台无人机投入灾区[36][2][3]。经济部水利署、台湾自来水公司、台湾电力公司和三大电信业者也出动重机具及人员协助尽速抢修,恢复水电、网络通讯[37][38][39]。
Remove ads

马太鞍溪堰塞湖2025年9月23日溢流造成台9线马太鞍溪桥冲毁、马太鞍溪南岸堤防破损、光复乡淹水,光复车站亦有受影响,曾导致光复乡4,378户停水、2,648户停电[40][41]、市话中断1,431户、基地台受损39座[42],国防部评估计有1,606户遭淤泥侵入[43]。光复一号堤防受损500米,光复二、三号堤防全遭冲毁,堤防受损总长达2,860米[44]。
农牧损失方面,农田埋没共304.37公顷,损失金额约新台币2.4亿余元。农粮作物灾损面积为259.92公顷,以水稻及大豆受灾最严重,损失金额约新台币1,147万余元。各有1处养禽场、肉牛场受洪水影响导致毁损,初估经济损失约新台币1,600万余元[45][46]。
光复乡大同村、大平村、大华村与大安村均有民众罹难或失联通报[47]。根据中央灾害应变中心的资料显示,截至9月29日13时止,溢流导致18人死亡、6人失联、107人受伤[48]。
Remove ads
后续

在网络社群自发性的号召下,大批的台湾各地民众与各慈善团体、民意代表前往花莲担任志工,协助灾后复原、环境清消,导致前往光复的台铁坐票售罄而增售站票[49]。对此台铁公司于9月26日宣布,将自27日至29日增开10班次列车往返台湾西部与光复之间,方便民众前往协助救灾[50]。由于协助救灾的志工多持铲子铲除淤泥,媒体遂称志工为“铲子超人”[51]。根据慈济基金会统计,9月25日至27日参与的志工超过1.2万人,教师节连假期间仍有超过5,000—6,000位民众报名加入志工[52]。
由于下游光复堤防毁损长度约2,860米,水利署于9月27日动用68部怪手在下游河道建立深水槽,避免溪水持续流入光复乡灾区[53]。28日水利署已将马太鞍溪南边流入灾区的三道水流河水,顺利导引至深水槽完成改道。因土砂堆积导致北面万荣堤防溢淹的情形,已完成清疏、加高堤防并将水流导引至下游。[54]中央灾害应变中心于27日上午的专案会议中表示:“马太鞍溪河道预定2周内完成临时堤防—第1道防线、1个月内修复完成已受损的光复1号堤防、3个月内加强加固,2026年汛期前完成重建。”[55]而马太鞍溪桥的重建工作,交通部对此表示:“公路局将以短、中、长期策略完成桥梁重建,预计10月15日完成涵管便道、2026年1月底完成钢便桥,2026年底完成单向桥梁通车,2027年双向桥梁完工。”[56]
有关马太鞍溪堰塞湖后续的处置,行政院长卓荣泰于9月25日在行政院会中指示:“农业部应尽速评估并规划中长程计划,排出堰塞湖剩余水量,减少水压对坝体的影响。”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署长林华庆对此表示:“若沿着溪床开便道至堰塞湖,将土石运送下来的方案,需要3个月的非汛期。若堰塞湖风险降低,也可考虑建梳子坝拦截砂石。”[57]
Remove ads
事发后,林业及自然保育署表示:“最初经过专家推估,堰塞湖会在10月初发生自然溢流,但从7月26日发现堰塞湖直到溢流发生仅2个月。加上受限于堰塞湖地处偏远、坝体土石松软等问题,因此以工程手段处理的减压方案并不可行,只能在溢流前疏濬马太鞍溪下游、补强河床堤岸缺口与马太鞍溪桥墩。”[58][59]多位地质、土木和地理系的大学教授均提到,堰塞湖首先因水流过坝顶产生溢流,形成切口并持续下切。陈毅青教授认为下切规模可能已达“溃坝”等级的风险,导致比预期更大量的水流涌出。齐士峥教授根据最新资讯,提出假如堰塞湖的剖面接近倒三角形,那么下切规模就可能比预测的50米还大,这恐怕已经算是“溃坝”了。李锡堤教授说明当堰塞湖水满后流出即为“溢流”,当小水流持续向下刷深时,即造成“下切”为溢流后造成的现象,最后会变成“溃坝”的原因。游景云教授则推测下游光复乡的开口堤可能因无法承受夹带沙石的溢流水势而受损,但堰塞湖是否属于“溃坝”仍待确认。[31][60]
前内政部部长李鸿源在9月26日接受黄光芹的《观点芹爆战》节目专访时表示:“堰塞湖溢流口下切80米就叫‘溃坝’,坝就是已经垮了、不见了。”[61]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花莲分署在同日说明堰塞湖现况中提到:“桦加沙台风带来的丰沛雨量,造成马太鞍溪堰塞湖蓄满,‘溢流冲刷溃坝’造成大量洪水流出。”[62]27日农业部长陈骏季对此则表示:“溢流是对水的描述,溃坝是对坝体结构描述,两者对象不一样。农业部农村发展及水土保持署也曾多次说明过,河水漫过堰塞湖坝体会产生溢流、冲刷、下切等现象,而溃坝就是最终的结果。但尚未溢流前则无法判断其程度状况,因此农业部对外的说明还是‘溢流’。”[63]
灾后,行政院长卓荣泰在称为何部分应撤离处未撤离居民。花莲县政府社会处长陈加富称,内政部提出“垂直避难”方法让居民得在2楼以上的建筑就近避难,这导致部分民众降低了警戒心。[64]不过,多名灾民在受访时指出,他们并未收到撤离通知,导致家属罹难。[9][65]对于事前可能疏散不当问题,花莲地检署于2025年9月24日主动分案侦办,向花莲县政府、经济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分署、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等单位函调相关资料,再决定有无传唤相关人等的必要,检察官将在不影响救灾的情况下赴现场勘验。[66][67]行政院长卓荣泰在2025年9月25日的行政院会中指示,将成立跨部会专案小组,做好检讨及处置[68]。中央灾害应变中心于28日指出,灾区维持红色警戒,未来发布疏散撤离将比照海啸警报方式,鸣放预警提醒居民疏散[69]。
国立阳明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单信瑜在事件后指出,台湾现行《灾害防救法》虽明确区分中央与地方的职责,但在堰塞湖、土石流与大规模山崩等快速演变的特殊灾害下,现有体制显现不足。过去台湾也曾有921大地震草岭潭、新竹秀峦等堰塞湖,但多数都幸运自然溢流,未酿成大规模灾害,因此政府与学界在第一时间并未高度警觉溢流溃坝风险,处理方式偏向乐观。政府在避难沟通上要说清楚最严重后果,用直观、可感知资讯打动居民(如“水可能淹没过一楼窗户”)、建立日常的信任与演练机制,才能减少民众抗拒撤离的情况。他认为改进方向包括优先建立最严重情境的评估模式,以免初期判断过于乐观;在中央与地方分工之外,强化中央于特殊状况下直接支援地方人力与资源的能力;并提升民众风险沟通与避难教育,减少灾时不愿撤离的情况。[70][71]
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航测及遥测分署于2025年9月25日航拍量测,堰塞湖溢流口下切113米、上溯700米,坝体体积由2亿立方米减少至8,500万立方米,至26日下切114米。[72]马太鞍溪下游河道因土砂堆积,致河床高度抬昇数米。[73]
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花莲分署指出,堰塞湖的V形溢流口不断向下侵蚀坝体,从24日的79米,扩大至26日的114米。若周边松软地质再度崩塌形成新的堰塞湖,而严重淤积的下游河道易使河水再次从堤防缺口流入,威胁下游居民。[88]
光复地势最低洼、伤亡最多的佛祖街,因邻近堤防破口,事发迄今溪水仍然不断涌入,增加搜救难度,经水利署现勘,发现是来自一旁野溪无法走原有水路因而淹进佛祖街[89]。
由于马太鞍溪河床抬升,使得原本位于地势较高的凤林镇之马太鞍溪北岸堤防已与河床齐平,25日上午经农民通报堤顶溢流,第九河川分署派员勘查确认溢顶,随即封锁堤下防汛道路。凤林镇公所也呼吁农民暂时不要靠近堤防的田地耕作,而第九河川分署则暂时以太空包堆置方式提高堤防,防止溪水再度溢顶。[90]
Remove ads
各界反应
自2025年9月21日起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内政部消防署共通报花莲县政府19次要求尽速执行强制撤离措施,但仍有14名罹难者于强制撤离范围身亡。22日下午中华民国总统赖清德在中央灾害应变中心针对此事曾表示:“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做撤离,确实保护民众的安全,这部分请中央跟地方务必共同合作”,但彼时花莲县县长徐榛蔚并不在台湾。[91]后续徐榛蔚于同日取消剩余2天出访行程,傍晚返回台湾。[92]
花莲县选举区立法委员傅崐萁称,自己在7月底时就曾反映问题,且中央应如过去爆破南投堰塞湖的方式解决[a]。前内政部长李鸿源则称,时任内政部长刘世芳在9月初时请他组织监测团队,后推断爆破、开挖等方式不可行。团队将预估堰塞湖的影响范围交予内政部,让内政部得以提前疏散居民,李鸿源称若无疏散将导致更严重后果。[93][94]
对于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的重大灾害,总统赖清德、副总统萧美琴、立法院长韩国瑜、副院长江启臣以个人身份,分别捐出一个月薪资[95]。另有新北市长侯友宜、台北市长蒋万安等县市长均捐出个人一个月薪资,协助受灾民众度过难关、早日恢复正常生活[96]。花莲县长徐榛蔚在29日受访时表示:“县府正拟规划财源,预计每户灾民发放新台币5万元慰助金。”[97]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为协助光复乡灾后复原工作,9月27日起开放民间企业或团体等救灾车辆申请通行雪山隧道[98]。27日下午,副总统萧美琴勘灾时特别提醒“铲子超人”应注意自身安全,并要求前进指挥所应充分协调各界人力、物资、机具,以发挥最大效果[99]。当日铲子超人达到1.5万人以上,台铁公司采先上车后补票方式处理,简化进站流程[100]。
台湾各地民众在灾情发生后,纷纷捐助食物、衣物等民生物资予当地前进指挥所、部落、教会等单位。马太鞍部落于2025年9月26日称现阶段物资已足够,可暂缓物资或转送他地。[101]卫生福利部辖下的赈灾基金会于9月25日启动“0923花莲马太鞍溪堰塞湖灾害募款专案”,提供民众各种捐款管道,该专案在26日已募得超过2亿新台币[102]。卫生福利部于29日公布,统计至28日晚间的专案募款资料,已募得18万余笔、共新台币4亿3353万元善款[103]。
烤鸡业者携带60座烤炉前往光复灾区,现烤1,500只烤鸡供受灾户享用[104]。启德机械起重工程董事长胡汉䶮则派出2台小山猫机具,以及携带民生物资前往光复乡救灾,另提供往生者每人新台币1万元、伤者新台币3,000元的资助[105]。新北市淡水区林海汇社区主委带着社区居民的募款,亲自前往灾情最严重的光复乡佛祖街,发给受灾户每户1万元[106]。中国信托集团捐款新台币2,000万元、会计师公会联合会与地方公会联合捐款新台币200万元赈灾[107][108]。台湾乐团五月天随唱片公司相信音乐捐款新台币500万,歌手刘若英、王心凌、吴克群皆捐出新台币100万[109][110]
堰塞湖溢流后,日本首相石破茂于X平台上发布贴文,并以日文及中文向台湾民众表达关切。美国在台协会代理处长梁凯雯(英语:Karen Lan)也于脸书平台上发文向桦加沙台风影响的灾民致以最深切的慰问与哀悼[111]。后续捷克、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和以色列等驻台办事处,纷纷在社群平台发布贴文表达关切慰问[112]。此外,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发言人陈斌华亦于9月24日例行新闻发布会前,就此次灾情造成的伤亡表达哀悼与慰问[113]。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