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马来西亚汽车工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马来西亚汽车工业(英语:Automotive industry in Malaysia)由27家整车生产商和640多家零部件制造商组成[1]。马来西亚汽车工业为东南亚第三大、世界世界第23大,年产量超过50万辆汽车。汽车业占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的4%,约400亿令吉,并在全国范围内雇佣了70多万名劳工[1]。
![]()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4年1月1日) |
马来西亚汽车工业的起源可追溯到英国殖民时代。1926年,福特马来亚公司在新加坡成立,成为东南亚第一家汽车组装厂。独立后的马来西亚于1967年建立了汽车工业,以推动国家工业化。政府提出了鼓励在当地组装汽车和制造汽车零部件的倡议。1983年,时任首相马哈蒂尔·穆罕默德成立了国家汽车公司“宝腾”(Proton),并于1993年成立了第二国产车“Perodua”,从而直接参与了汽车行业。自2000年代以来,政府一直寻求通过自由贸易协定、私有化和统一联合国法规来实现国内汽车业的自由化。
马来西亚汽车工业是东南亚唯一的本土汽车公司先驱,即宝腾(Proton)和第二国产车(Perodua)。2002年,宝腾帮助马来西亚成为世界上第11个有能力从头开始全面设计和制造汽车的国家[2]。马来西亚汽车业还拥有多家国内外合资公司,这些公司利用进口的整车(CKD)套件组装各种汽车。
马来西亚的汽车工业主要服务于国内需求,每年仅出口数千辆整车[3]。尽管如此,零部件出口也为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了2%,2019年为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了262亿令吉[4]。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