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贵林
大温哥华地区的一个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高贵林,当地作高贵林[3](英语:City of Coquitlam),是加拿大卑诗省大温哥华地区内的一个城市,与邻近的满地宝和高贵林港以及安莫尔村和贝卡拉合称为大温地区的三联市。根据2016年加拿大人口普查,高贵林市的人口有139,284人[4]。
Remove ads
历史
高贵林一带本是海岸沙利殊原住民(Coast Salish)的根据地;“高贵林”一名据说在该族语言中解作“沿河而上的鱼” [5]。
探险家西蒙·弗礼沙曾于1808年踏足此地。1859年,英国皇家工程兵开始修筑一条连接当时卑诗殖民地首府新威斯敏斯特市和布勒内湾的道路,以确保新威斯敏斯特市万一受到袭击时当局仍能从布勒内湾进行补给。这条道路便是现在的北路(North Road),为日后高贵林的发展奠定先基[6]。欧洲裔移民从1860年代起迁至高贵林,并逐渐开垦该带成农地。高贵林再于1891年7月25日设立地区政府,成为高贵林区(District of Coquitlam)[1]。
商人法兰克·罗斯和詹士·麦拉伦于1889年在高贵林创立弗礼沙木场(Fraser Mills)[7],成为区内首个大型雇主。到了1908年,一个小镇已在木场周围陆续成型。随着木场面临人手短缺,东主于1909年至1910年间从魁北克输入大批工人。这批法裔加拿大人在现高贵林市西部聚居,并将该处名为梅利德伟(Maillardville),以纪念一位名为埃德蒙·梅利德的法国神父[6]。梅利德伟曾是曼尼多巴省以西最大的法裔加拿大人社区[6]。弗礼沙木场与高贵林港再于1913年相继脱离高贵林区,自组地方政府[8]。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高贵林与低陆平原其他市镇出现显著人口增长,而洛歇公路(Lougheed Highway)于1953年开通后更大为改善高贵林的对外交通。弗礼沙木场于1971年重新并入高贵林[8],而高贵林区再于1992年12月1日正式改设为高贵林市[1]。
Remove ads
地理环境
高贵林市位于温哥华以东约十五公里,西边与满地宝和本拿比接壤,东北边隔着匹特河(Pitt River)与匹特草原相望,东南边与高贵林港为邻,南面隔着弗礼沙河与素里相望,西南方则是二埠。
教育
高贵林市是属于第43号学区,是大温哥华地区唯一分三段教育的学区,分为高中、初中和小学。专上教育方面,道格拉斯学院于市内设有一所校园,而其他专上学院(如卑诗大学、西门弗礼沙大学、温哥华社区学院等)则散布大温地区各处。
交通

运输联线负责为高贵林管理主要道路网及提供公共交通服务,包括有多条公车线连接市内各处及通往大温地区其他城镇。温哥华架空列车千禧线的长青延线于高贵林市内设有四个车站,分别为本贵林站、高贵林中央站、林肯站和拉法基湖-道格拉斯站,而连接温哥华市中心和米逊的西岸快车通勤铁路亦于高贵林中央站停靠。
另有两条卑诗省道横越高贵林市,包括1号省道(横加公路)和7号省道(洛歇公路)。前者取道曼港桥跨越弗礼沙河,连接高贵林和素里。
姊妹城市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