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黎明之村

建立在印度南部本地治里市以北,最終為了實現人類和平、平等的實驗城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黎明之村
Remove ads

黎明之村,又名黎明之村曙光村地球村(原文 Auroville[1]),是一个实验性的寰宇城镇,位于印度淡米尔纳德邦维鲁普兰县,这里靠近印度南部本地治里市。系由米拉·阿拉法萨夫人(又名“母亲”)于 1968 年所创,并由建筑设计师罗杰·安格尔英语Roger Anger先生实际进行设计。[2][3][4]这个城镇正如母亲首次公开发表的讯息那样:“黎明之村旨在成为一座寰宇城镇,来自世界各国的男男女女都能够超越信条、政治、国籍,和平、进步且和谐地住在这里。黎明之村的目的是实现人类大同。”

事实速览 黎明之村, 国家 ...
Remove ads

历史

黎明之村是圣奥罗宾多社群主导的一项计划,并由母亲创建于 1968/2/28(周三)。母亲是奥氏的灵性协作人,她相信“人类是处于过渡阶段的灵性存有”。母亲希望这个“寰宇城镇”的实验能将基于善良本意且渴愿活在更美好世界的人们集结起来共创璀璨未来,借此对人性的进化产生巨大贡献。母亲也相信像这样的寰宇城镇能对印度文明的复兴作出决定性的贡献。(参见《母亲的天命议程》卷 9,dt.3.02.68)。基于这些理由,印度政府遂批准了黎明之村的成立,而在 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也背书邀请会员国加入黎明之村的发展。过去 40 年来,UNESCO 另四度为黎明之村背书。

1968 年 2 月 28 日,来自 124 国的代表参与了黎明之村的动土典礼,母亲在会中发表了一份宪章,阐述她对整体生活的愿景,包含四点:

1.黎明之村不屬於任何人,它屬於全體人類,住在這裡的人須自願服膺於神聖意識。 
2.黎明之村將是一個供人們進行終身教育、持續進化且永保青春的地方。
3.黎明之村想要銜接過去和未來,人們能運用所有探索內外的發現,大膽躍向(人類)將來的徹悟。
4.黎明之村將成為物質和精神研究的場域,在生活中體現真正的人類大同。
Remove ads

黄金球

Thumb
黄金球-在整个城镇的中心部位是一个金色球体建筑

政府、信仰体系

黎明之村基金会是一个隶属于印度人力资源发展部(HR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的自主机构,由印度国会立法授权。[5][6]基金会由三部分组成:黎明之村居民(居民大会)、理事会,以及国际顾问委员会,由HRD部任命理事会的七名委员及国际顾问委员会的五名委员,再由理事会指派核心委员会,如基金及资产管理会、预算协调会、l'Avenir(城市规划局)。基金会另设秘书长一职,亦由印度政府任命,秘书长须住在村内,村内也须有他的办公室和组员。[7]基金会目前约拥有全镇所需土地的一半。剩余土地将在基金会有能力时购进。

黎明之村系为真理而生,故须超越所有社会、政治、宗教信仰等派系之外。黎明之村是人类寻求和平、真诚、真理的具现。[8]

社会及人口

Thumb
黎明之村总人口演变。[9]

尽管曙光村最初的规划能容纳 50,000 人,迄 2014 年五月为止的人口总数为 2,345 人(1,804 名成人及 541 名未成年人),来自 50 个国家。[10]并依英文、梵文、法文、淡米尔等语系对村内各邻里进行命名,诸如 Aspiration(渴愿)、Arati(梵文:爱和喜悦)、La Ferme(法文:农场)、Auromodel[11]及 Isaiambalam(淡米尔语:和谐地)。[12]

Thumb
黎明之村西藏中心中庭
Thumb
黎明之村西藏中心的达赖喇嘛圣座

人口统计

更多信息 国籍, 人数 ...
Remove ads

人口图

黎明之村人口演变。[13]

Remove ads

经济

Thumb
因努伊特石堆标示著黎明之村未来的加拿大馆建址

除了纸币和硬币之外,村民都有一组数字账号连到各自的中央户头。但访客或游客却得申请一组临时户头及黎明卡(Aurocard,一种金融卡)。

村民每月应缴纳一笔奉献金给社群,村民们也须尽可能以工作、金钱或关爱协助社群。黎明之村的部分预算来自“访客奉献”或以黎明卡支付的日费。黎明之村也有一套赡养系统,借由这套系统,有需求的村民每月会从社群那里收到一笔赡养费,足供应简单的基本生活开销。黎明之村的经济及整体生活具有持续进化的本质,为了更接近这个愿景,村内有多个进行中的实验。[15]

尽管印度政府拥有并管理黎明之村基金会,印度政府的金援只占了黎明之村预算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预算来自黎明之村营业单位的奉献(其营收占了黎明之村中央基金的 33%)以及其他捐献。村内有民宿、营建单位、资讯科技业、制造并转售如手工纸张等文具用品及著名线香品牌的中小型商业,黎明之村生产的线香亦可在本地治里的自营店、印度各地和国外买到。这些单位各将盈利的相当比例奉献给黎明之村。村内有逾五千人受雇在各产业或单位,他们多来自邻近地区。

其他活动包括绿化、有机农业、基本教育研究、保健、村落发展、适用技术、城镇规划、地下水位管理、文化活动及社群服务。

Remove ads

地理位置

Thumb
黎明之村主要道路
Thumb
黎明之村海滩

黎明之村的地产遍及本地治里北方约 12 公里(7.5 英哩)处。连接清奈及本地治里的东岸道路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ECR)是抵达黎明之村最便捷的通道。从 ECR 路标的叉路往西走 6 公里(3.7 英哩)可抵达游客中心及黄金球。向东转走约数百米则会直接通向黎明之村的私有海滩 Repos。

气候

黎明之村位于半湿润热带地区的台地,最大海拔高度是黄金球所在的 32 米(105 英尺)处。年平均降雨量为 1.200 毫米(47 英寸),雨水主要来自六到九月的西南季风及十一到十二月的东北季风,干季约有六个月。平均最高温度是 32.2°C (90°F),平均最低温度是 20°C (68°F)。

传播媒体

黎明之村网站提供了各种计划、活动、组织及外援主题的公开及非公开论坛,涵盖了社群生活的各个面向。[16]这些论坛上发表的意见不必然就代表社群大部分人的意见。黎明之村广播电台网站播放大量的录制节目及涵盖村内各事件的每日新闻。此外,黎明之村也有一支称为“外援媒体(OutreachMedia)”的小队,负责控管记者及影视制作人,这组人马的目标是确保所有记者及制片人都能取得最新的官方资讯,得从可靠消息来源取得具代表性的影片。

黎明之村相关影片

目前,欲在黎明之村境内制片需取得印度政府的许可。[17][18]许多制片人均参访过黎明之村,也拍摄过各式各样的影片,举例来说:

建筑

参见

注记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