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龙猫
日本動畫電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龙猫》(日语:となりのトトロ)是一部由吉卜力工作室与德间书店制作,宫崎骏执导,于1988年4月16日首映的日本奇幻动画电影。电影剧情以1958年的日本为背景,讲述了一位教授的两个女儿意外在乡村与友好的森林守护者“龙猫”互动的故事,专注于日本在经济高度发展前存在的美丽自然,那个只有孩子才能看见的不可思议世界和丰富的想像,以及探索泛灵论、神道教符号学、环境保护主义和乡村生活的乐趣等主题,因为唤起观众的乡愁而广受大众欢迎。[2]
《龙猫》在日本公映期间[3],大约有80万人次进入电影院观看,同时上映的还有高畑勋执导的电影《再见萤火虫》。该作也是宫崎骏电影在中国大陆公映的首部作品[4]。在作品中出现的“五月和梅伊的家”,亦在2005年日本国际博览会的濑户市会场中展出。随着《龙猫》在世界各地广受好评,在电影上映后的几年里积累了粉丝群。截至2019年9月,这部电影的全球票房收入已超过4100万美元,此外,家庭影响销售收入估计为2.77亿美元,授权商品销售收入为11.42亿美元,总收入约为14.6亿美元。
《龙猫》在1988年获得了Animage动漫大奖、每日电影奖和电影旬报十佳奖等众多奖项。同年还获得了蓝丝带奖特别奖。这部电影已被公认为日本动画最顶级的动画电影之一,在2010年《帝国杂志》的“世界100部最佳电影”中,《龙猫》排名第41位,并在2012年由评论家评选的史上最伟大动画电影中排名最高。[5][6]这部电影及其同名角色已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并在吉卜力工作室的许多电影和电子游戏多次客串。龙猫也是该工作室的吉祥物,并被公认为日本动画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
Remove ads
故事大纲
本片是对日本乡村生活的迷人及节奏缓慢的描绘。故事背景设定于1958年(昭和33年),一位大学教授“草壁达郎”(草壁タツオ)和他的两个女儿“五月、梅伊”(サツキ、メイ)搬进一个森林附近的一所旧房子,而教授的妻子“草壁靖子”因染上了结核病,在附近的一所医院养病中。
搬来新家的五月和梅伊,都在家中及附近发现各种奇妙的东西,如家里藏着像是小黑球模样的“煤黑子”(ススワタリ)。而梅伊某一天也在外头发现可以隐形的“小龙猫”(チビトト)、为了追赶它而被引领到树洞里发现森林的守护者“大龙猫”(トトロ);并且在一个下雨的晚上,当五月和梅伊在公车站牌边等爸爸时,她们都遇到用树叶挡雨、先前梅伊在树洞里看到的大龙猫,不久“猫巴士”(ネコバス)来到,大龙猫给予五月一包种子后登上猫巴士离去。
之后有一天五月从医院得知妈妈的病情变得不好的情况下赶紧打电话联络她的父亲,而梅伊想把一个成熟的玉米带给妈妈时不慎迷路,当众人都遍寻不着后,五月跑去找大龙猫帮忙。之后大龙猫召唤猫巴士,五月在猫巴士的帮助下找到迷路的梅伊,两人乘着猫巴士穿过乡间到医院探望她们的妈妈,最后草壁达郎在医院中得知她们的妈妈病情好转不久就可以出院。
Remove ads
主要角色
- 草壁五月(草壁サツキ)(小月)
- 故事的主角,为一名12岁就读小学六年级的女孩。
- 性格坚毅有朝气,由于母亲因病住院的缘故因此在家中代理母职,负责打理大部分的家务。
- 名字的日语原名“サツキ”(Satsuki)是日语里“皋月”(五月的别称)的念法。
- 草壁梅伊(草壁メイ)(梅伊)
- 五月4岁的妹妹,也是故事的主角之一。性格活泼、善于观察周遭有趣事物的小女生,也常因冒失的举动让姐姐五月对此感到担心。
- 在吉卜力工作室在2002年开始于吉卜力美术馆馆内播放的动画短片《梅伊与小猫巴士》亦有登场。
- 名字的日语原名“メイ”(Mei)为英语中“五月”(May)的音译。
- 草壁达郎(草壁タツオ)
- 五月及梅伊的父亲,靖子的丈夫,32岁,是一间大学里的考古学教授。
- 平时在家中忙于撰写论文,也常与膝下两名女儿一同玩闹,性格温柔的父亲。
- 草壁靖子(草壁やすこ)
- 五月及梅伊的母亲,达郎的妻子,29岁,因为生病暂时住医院休养。
- 正剧剧情近尾声时病情已好转,在播放工作人员名单的后日谈插图显示靖子在最后顺利康复,由达郎迎接出院回家和家人生活。
- 龙猫(トトロ)
- 年龄为1302岁[7],身体呈灰绿色,为友善的森林守护者,主要食物为橡子。[8]
- 外型是三只龙猫中最大的一只,至少有三米高;一般来说龙猫指的就是最大的这一只。
- 在剧中被称呼的名称“トトロ”(Totoro)源自草壁梅伊问它名字的时候,它好困地发出类似“TO、TO、RO”的声音,于是梅伊认为那就是它的名字。
- 早期设定的名称为“ミミンズク”。[7]
- 龙猫原型参考了宫泽贤治作品《橡果与山猫》中的山猫。[9][10]
- 中龙猫(中トトロ)
- 年龄为679岁,身体呈蓝色,大约六十公分高。
- 早期设定的名称为“ズク”。[7]
- 小龙猫(チビトトロ)
- 年龄为109岁,身体呈白色,是三只龙猫中最小只的,大约20公分高,是可以随时隐形的一只龙猫。
- 早期设定的名称为“ミン”。[7]
- 猫巴士(ネコバス)
- 是龙猫族的交通工具,有12只脚,额头上有像公车的提示牌,会按龙猫公车的意志更动及显示目的地,并从身体拉出门的形状让人乘坐,里面的坐垫就像猫身体上的毛一样柔软,与龙猫一样让一般人看不见牠。
- 宫崎骏对猫公车的解读为:“可以将牠视为古代的一只猫妖(化猫、化け猫),因觉得人类世界的公车很有趣,而将自己变成那样的形状”。 [11]
- 煤黑子(ススワタリ)
- 居住在无人的家中或森林、外型如栗子般的灰尘小妖怪。
- 剧中有孩子所给的另一别称“マックロクロスケ”。
- 之后于吉卜力2001年动画《神隐少女》再度串场。在2022年发布的短篇动画《禅 古古与小黑炭》再次登场。
- 大垣勘太(大垣カンタ)(小凯)
- 居住在草壁家附近朴实的男孩。喜欢五月却容易在内心感到害躁,故常在她面前做出一些较不坦率的行为。
- 勘太的奶奶(カンタのおばあちゃん)
- 在草壁一家搬来乡下时给予协助的老妇,相当照顾草壁姊妹。
- 于《红猪》中再度出场。
- 满子(ミチコ)
- 五月班上的女同学。
Remove ads
制作
《龙猫》的构思原型可以追溯到宫崎骏在1970年代在日本动画公司和电信动画电影任职期间所绘制的形象板。据宫崎本人透露,最初他打算将这部作品做成绘本。后来,他将形象板和企划书提交给了东京电影,并试图将其用于电视特别节目,但这个企划未能获批通过[12]。
在押井守、铃木敏夫和川上量生三人的座谈中,根据押井和铃木两位的回忆,“最初的设想是关于人类和龙猫族之间的战斗。很久以前,人类和龙猫族曾经交战,而龙猫族最终失败”。而在《龙猫》的故事中,则是龙猫族的后裔在现代的所泽市地区露面的故事[13]。
在1986年的《天空之城》上映结束后,当时为Animage动画杂志的编辑长铃木敏夫打算将宫崎骏已构思多年的《龙猫》内容制成企划书,请德间书店的企划高层同意将此案制成动画上映,不过当时被高层以“故事里的背景为昭和时代,对于一般日本人来说只是充满贫乏生活的回忆”的理由回绝。[14]
后续因得知新潮社有意推行动画,[15]铃木敏夫便想到可以请高畑勋将野坂昭如的小说《再见萤火虫》(火垂るの墓)改编成动画、并与《龙猫》两片一同上映的点子,但铃木敏夫的“两片一同上映”的提案;被德间高层专务以“先前提的《龙猫》里头已经有妖怪了、现在又来一个里头有‘墓’的东西”的理由痛斥,[16]随后铃木敏夫亲见新潮社社长佐藤亮一,让新潮社正式接手出资将《再见萤火虫》改编成动画、并透过德间书店社长德间康快向佐藤亮一协调后,让《龙猫》与《再见萤火虫》成为由同一家动画工作室制作但经由两家不同出版社发行的作品。[17]
宫崎骏在1977年完成电视动画《寻母三千里》后,便希望制作一部“令人愉快、美妙的电影”,并把故事背景设置在日本,希望观众能在离开影院后仍留在心中[18]。《龙猫》一开始构思的主要角色则包括龙猫、梅伊、达郎和勘太[18]:8。其中梅伊的形象是基于他自己的侄女[19],而龙猫被塑造成“平静、无忧无虑的生物”,被视为“森林的保护者,尽管只是大致的近似概念”。[18]:5, 103
Remove ads
总结
视角
典型的里山景观(上)和从野山北六堂山公园展望台看到的狭山丘陵 (下),所泽市周围的自然栖息地成为《龙猫》剧中场景的灵感。
本作的制作团队和前作一样由吉卜力工作室负责。高畑班进入传统的工作室,而宫崎班则在新设立的第二工作室设置准备室。然而,由于高畑和宫崎信赖的主要工作人员(动画师)数量有限,制作方面在人员安排上面临着困难。为了应对这个问题,高畑方面聚集老朋友中的资深人员,而宫崎方面则以新加入的员工为主要制作人员,例如作画监督佐藤好春和美术监督男鹿和雄等。
原本,《龙猫》和《再见萤火虫》都计划为60分钟的中篇电影,然而最终两部作品都超过了预定时间,成为约90分钟左右的长篇电影。据宫崎透露,当完成开头的搬家场景故事板时,他意识到这部作品无法在预估时间内完成。当得知高畑的《再见萤火虫》也面临类似情况后,他决定延长电影制作时间[20]。此外宫崎还表示,为了避免与《再见萤火虫》重复,他决定在本作中完全避免出现《再见萤火虫》中的萤火虫和番茄等元素[21]。
在音乐方面,继《天空之城》之后,久石让再次担任本作的音乐创作。据表示,在制作准备阶段,宫崎向工作人员表达,希望请久石为本作创作音乐的意愿[22]。起初根据宫崎的要求,在龙猫与五月、梅伊在雨中公车站相遇的场景中不增价音乐,然而在铃木敏夫向高畑请教后,则获得在该场景中加入音乐的建议,而且最好使用简约音乐。于是久石为该场景创作音乐。宫崎对此评价道:“加了音效和音乐后,那个场景真的变得很好”[23][24]。
片中的场景为宫崎骏将小时生活周遭的神田川流域景象模样、当时日本动画公司所在点多摩市的圣迹樱丘附近的景色、以及所泽市松乡一带景点所融合出的场景。 [25]剧中关于大自然乡村草木的描绘;则由当时初到吉卜力工作室就职的男鹿和雄担任,男鹿在最初看到宫崎向他展示一张龙猫站在里山中的原始图像后,被这部电影的制作所吸引。宫崎则向男鹿提出挑战,希望他提高技艺,而男鹿在《龙猫》的经验也为他打开了新的职业生涯。两人经历多次讨论来完成电影的色彩搭配,男鹿希望能使用来自秋田县的黑土描绘颜色,而宫崎则喜欢关东地区的红土色彩[18]:82。最终完成的电影被吉卜力工作室的制片人铃木敏夫形容为“用透明的色彩描绘的大自然”[26]。
男鹿所描绘出的成品事后得到宫崎骏的惊叹,[27]当时在执导《再见萤火虫》的高畑勋在观赏《龙猫》的试映会后;也对男鹿和雄描绘自然景色的技巧深感认同。[28]男鹿对《龙猫》的精心呈现也得到《国际先驱论坛报》的高度赞誉,报导称其更新了传统日本动画的感觉,让大自然充满生机和灵性。该报称:
这部电影设定在现代与怀旧共存的时期,创造了一个奇幻而又奇妙可信的世界,超自然生物与现代社会和谐共存。这种感觉的一大部分来自于男鹿引人入胜的背景设计,每棵树、每一个树篱和路上的每个转弯都带有难以言喻的温暖感,宛如随时都要醒来一般[29]。
男鹿在《龙猫》的表现使他继续参与吉卜力工作室的创作,并且为他分派与他的特长相符的工作,他的风格也成为吉卜力工作室的标志性特征[29]。电影的开场片段并未按照故事板创作,宫崎骏解释说,这段片段是透过依时间顺序安排并结合每个元素独立制作而成的。[18]:27最终的结局则是描绘母亲回家,以及她和五月、梅伊在外面玩耍时身体逐渐好转的场景[18]:149。
电影的背景故事最初设定在1955年,但由于研究工作不够深入,最终决定将背景设定在“最近的过去”。考虑到电影的长度原计划为1小时,在延长后则在制作过程中增加情节,以回应当时的社会背景,包括搬家的过程、父亲的职业[18]:54 。制作《龙猫》共动员了8位动画师,制作上共耗时8个月的时间[30]。
电影也使用了多种动画技巧,其中一些细节特别受到关注。例如,涟漪的设计使用了两种高光和阴影的颜色,而雨是通过素材刻划出来的,并通过覆盖来表现柔软的感觉[18]:156 。动画师表示制作蝌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使用了四种颜色;同时在水面上也进行了模糊处理。[18]:154
Remove ads
在早期的形象板阶段,主人公最初是一个外貌类似梅伊的五岁女孩,他的服装则保留了五月的穿着,性格则是后来的五月和梅伊的整合版本[31][注 1]这个初期构思的少女的描绘,在剧场宣传册、剧场发行海报以及小说版封面等多种媒体中都被采用[34][18]:27。女孩形象的一部分灵感来自宫崎在A制作公司任职时参与设计和导演的《熊猫小熊猫》中的角色米米(ミミ子)。
据宫崎透露,在形象板阶段时,他对于女孩与龙猫相遇的两个场景(雨天的公车站和白天的花园)尚未确定该如何安排。约一年前,距离这部作品电影化的决定,他突然想到将主人公设定为两个姐妹,分别在不同场景与龙猫相遇,于是有了五月和梅伊这两个角色[35]。然而,制片人铃木敏夫在2008年7月12日的特别节目中表示:“最初计划同时放映的《再见萤火虫》和《龙猫》都计划为60分钟,但由于《再见萤火虫》延长到了90分钟,所以决定让《龙猫》也超过80分钟。当时我们苦恼如何延长20分钟,但宫崎建议‘如果把主人公设定为姐妹,那就可以延长20分钟左右’”[34][36],他在节目中如此表示。
实际与铃木的说法不同,到了编写《龙猫》企划书(1986年12月1日)阶段时,宫崎就已经将五月(三年级学生)和梅伊(五岁)这对姐妹设定为故事的主人公[37]。
在电影上映时,考虑过将五月和梅伊与龙猫并排在海报上(用于录像带、DVD的封面,以及日本电视台《周五Load SHOW[38]》的节目介绍),但由于设计上的限制,两者无法成功地并排描绘,所以仅使用这个初期的女孩形象,与龙猫在雨中公车站站立的插图[34][39][40]。
电影上映后,宫崎曾表示:“登场人物们在作品完成后,我心中也让他们逐年成长,现在主人公也已经出嫁,健康地生活着。”他称:“(在我的心目中),他们并没有一直保持年轻。当然不会啦。那些孩子们(五月和梅伊)现在已经完全长大成人了。成了很棒的女孩子,婚后的事情,我可是不知道的(笑)。”[41]
Remove ads
主题
《龙猫》中的主题之一是泛灵论,根据荻原惠理子-舒克(Eriko Ogihara-Schuck)的观点[42]。在剧中,龙猫具有泛灵论的特征,被赋予神明的地位,因为它居住在一个设有神道神社的樟脑树中,这棵树周遭还用注连绳围绕,被称之为“森之主”(森林的主宰)[42]。
根据舒克的描述,在梅伊从与龙猫相遇后,她的父亲带着她和姐姐回到神社,向龙猫表达问候和感谢。这是神道传统中在与神明相遇后的常见做法[42]。此外,学者菲利普·E·魏格纳认为这部电影属于架空历史类型,并引用了动画中乌托邦般的设定。[43]
《龙猫》的时代设定为昭和30年代初(剧中的日历显示为1952年和1958年的日期)[44],但宫崎表示这是一个“没有电视的时代”[45],并没有特定的年代作为演出的依据[46]。后来,宫崎又提到这个作品是基于1953年设想的[47]。在2005年由吉卜力工作室协助制作的爱·地球博纪念公园中,“五月和梅伊梅伊的家”在官方网站明确标注为“昭和30年代”[48]。
宫崎对此解释,关于龙猫和主人公们居住的郁郁葱葱的村落的形象,来源于他曾经在日本动画公司所在的樱之丘、他儿时成长的神田川、他自己的家乡所泽市,以及美术监督男鹿的家乡秋田市等各种地名。他表示这些地方的风景混合在一起构成了作品的背景,但并没有明确设定作品的具体舞台。
然而根据2018年出版的《龙猫诞生的地方》(トトロが生まれたところ)一书,宫崎本人表示所泽市是作品的舞台[46]。此外,宫崎的亲戚在神奈川县鹤卷温泉经营的温泉旅馆“元汤・阵屋”的名字也被提及[49]。宫崎自1990年代参与的狭山丘陵“龙猫之森”保育运动,更使所泽市的地名在作品中有所体现,因此所泽市目前被认为是《龙猫》的舞台。
“龙猫”这个名字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缩写自“所沢にいるとなりのオバケ”(所泽旁边的妖怪)[50][51][52],另一种说法是宫崎导演的一个熟人的女孩将所沢的发音误读成“ととろざわ”,从而得名[53][54]。而龙猫的原型被认为是来自于宫泽贤治的童话故事《橡果与山猫》(どんぐりと山猫)[55][56]。
在电影中,五月问梅伊:“那个在绘本里的巨魔?”,梅伊回答:“嗯”[57]。这样的描写也被认为是在暗示龙猫的出处[54]。而在结尾,姐妹们的母亲朗读了一本题为《三匹山羊》的绘本[58][59],这本书与包含巨魔的童话《三只山羊嘎啦嘎啦》有所关联[60]。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福音馆书店是在昭和40年发行了《三只山羊嘎啦嘎啦》的日文版,与设定在昭和30年代初的《龙猫》的时代不符)。
《龙猫》中的固有名词,都源于位于埼玉县所泽市至东京都东村山市之间延伸的狭山丘陵区的地名[61][62]。在剧中的搬家场景中,还可以看到贴著“狭山茶”标签的箱子。
- 埼玉县所泽市松乡
- 位于所泽市东部,靠近国道463号浦和所泽快速路松乡交叉点附近,被认为是草壁家所居住的小镇“松乡”的原型[61]。西武巴士在所泽车检场前巴士站附近提供前往“エステシティ所沢〜所泽车检场前〜东所泽站(武藏野线)〜所泽站东口(西武池袋线・西武新宿线)的路线。
- 埼玉县所泽市牛沼
- 位于埼玉县所泽市松乡附近,被认为是猫巴士所显示的目的地“牛沼”的原型。
除此之外,《龙猫》的成功也为狭山丘陵地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公益法人“龙猫故乡基金”进行了狭山丘陵绿地的收购和保护工作,这是一项国家信托活动。宫崎骏本人担任了该基金的顾问,并提供了支持。这样的举措有助于保护和维护这个与《龙猫》紧密相关的地区,使人们更深入了解电影的创作背景和灵感来源。[63]
Remove ads
音乐
《龙猫》的音乐由久石让创作,他之前曾与宫崎合作过电影《风之谷》和《天空之城》的音乐。久石受到了当代作曲家特里·赖利、菲利普·格拉斯、斯蒂夫·莱奇、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和约翰·凯吉的启发,并将宫崎的电影形容为“丰富感人”。他为此次的原声带聘请了一支管弦乐团,并主要使用Fairlight乐器[18]:169, 170。
《龙猫》的原声带于1988年5月1日首次由德间书店在日本发行。原声带收录了电影中使用的音乐配乐,其中包括由井上杏美演唱的五首歌曲[64],1987年,该原声带曾作为影像歌曲CD发行,其中包含了电影中未使用的一些歌曲[65] 。
片头开头曲《散步》(さんぽ)的歌词内容;为宫崎骏委托以《不不幼稚园》(いやいやえん)一书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中川李枝子所创作,而宫崎骏对此曲的要求为“希望能像童话般令人感到亲切,并且可让小孩们立刻记得住、朗朗上口的歌谣”。[66]
声演
制作人员
制作 | 德间康快 | |
音乐 | 久石譲 | |
作画监督 | 佐藤好春 | |
原画 | 丹内司、大冢伸治、篠原征子、远藤正明、河口俊夫、田中诚、金田伊功、近藤胜也、二木真希子、山川浩臣、田川英子 MADHOUSE 新川信正、冈村丰、工藤正明 | |
动画检查 | 立木康子、馆野仁美 | |
动画 | 坂野方子、コマサ、诸桥伸司、大谷久美子、槇田喜代子、田中立子、松井理和子、服部圭一郎、水谷贵代、椎名律子、远藤ゆか、尾崎和孝、手岛晶子、岩柳恵美子、宫崎渚、前田由加里、竹縄尚子、冈部和美、新留理恵、冈田正和 山悬亜纪、日暮恭子、渡辺恵子、福冨和子 Studio Fantasia 吉田肇、长野顺一、大田正之、北村直树、山本刚 アニメトロトロ 山浦由加里、伊藤広治、石井明子、川村忠辉 ドラゴンプロダクション | |
美术 | 男鹿和雄 | |
背景 | 松冈聪、野崎俊郎、太田清美、吉崎正树、武重洋二、菅原纪代子、山川晃、伊奈淳子、松浦裕子 小林工作室 木村真二、白石诚、松室刚、大冢伸弘、田中贞彦 アトリエブーカ 金子英俊、田村恵子 | |
特殊效果 | 谷藤薫児 | |
色彩主管 | 保田道世 | |
色彩设计 色指定 |
水田信子 | |
完成检查 | 本桥政江、立山照代、成田贤二、中村美和子 | |
完成 | スタジオキリー 岩切纪亲、西牧道子、高桥直美、渡辺信子、渡部真由美、大出美智子、森沢千代美、吉田久、山村及利子、大川直子、工藤百合子、高木夕纪、原田徳子、梶田とよ子、米井フジノ、高桥爱子、柳登纪、冈美代子、山根文、田中初江 太田美智子、安达顺子、藤野洋子、村田佳子 スタジオステップ 京野由纪、朝日朋子、塙洋美、沢内顺美、铃木怜子、渋谷礼子、竹仓博恵 | |
完成协力 | スタジオルンルン、童梦舎、スタジオビーム、スタジオ云雀、协栄プロダクション、グループジョイ、トランスアーツ | |
摄影 | 白井久男 | |
摄影 | スタジオコスモス 黑田洋一、池上元秋、前原胜则、铃木典子、大藤哲生、佐伯清、池谷和美、野口博志、伊藤寛、难波充子、杉山知子、铃木克次、池上伸治 | |
音响制作 | Omnibus Promotion | |
音响监督 | 斯波重治 | |
音响补佐 | 浅梨なおこ | |
整音 | 井上秀司 | |
整音助手 | 住谷真、福岛弘治、大谷六良 | |
音响效果制作 | E&M Planning Center | |
音响效果 | 佐藤一俊 | |
音响效果助手 | 小野弘典 | |
台词编集 | 依田章良 | |
音乐制作 | ワンダーシティ | |
音乐制作人 | 三浦光纪 | |
音乐总监 | 渡边隆史、三宅明夫 | |
工程师 | 掌握 纪录 |
大川正义 |
助手 | 浜田纯伸、冲津彻 | |
CD制作 | 德间日本传播 | |
录音室 | 音乐收录 | WonderCorporation、日活调布撮影所 |
台纸收录 | Tokyo Television Center | |
编辑 | 濑山武司 | |
编辑助手 | 足立浩 | |
演出助手 | 远藤彻哉 | |
制作担当 | 田中荣子 | |
制作台 | 木原浩胜、川端俊之 | |
制作进行 | 伊藤裕之、铃木高明 | |
完成技术协力 | 城西デュプロ 村尾守 | |
冲洗 | 东京冲洗所 | |
DOLBY STEREO技术协力 | 极东コンチネンタル株式会社 森干生 | |
工作室 | 吉卜力工作室 | |
执行制片人 | 原彻 | |
原作 脚本 监督 |
宫崎骏 |
总指挥 | 德间康快 |
代表委员 | 山下辰巳 |
推进委员 | 加藤博之 |
制作人 | 亀山修 |
实行委员 | 德间书店 小金井道宏金子彰、粕谷昌宏、朝生茂、佐々木崇夫、田所稔、大冢勤、白石彦五郎、小鹰久义、小林智子、横尾道男、坪地义雄、吉田哲彦 |
企划协力 | Animage编集部 尾形英夫、铃木敏夫 |
宣传制作人 | 有正真一郎 |
宣传顾问 | 堀内实三 |
文宣 | 糸井重里 |
宣传协力 | 博报堂 |
发行 | 东宝 |
- 特罗马版本
翻译 监督 |
格雷戈里·斯内戈夫 |
制作人 | 卡尔·梅伊塞克 |
制作 | 特罗马娱乐 |
配给 | 二十世纪影业 |
- 华特迪士尼版本
翻訳 | 辛蒂·戴维斯 唐纳德·H·休伊特 卡尔·梅伊塞克 |
摄影 | 马克·亨利 |
录音 | 汤姆·E·达尔 兰迪·科平格 小富兰克林·琼斯 杜克·凯恩 |
整音 | 佩特拉·巴赫 威廉·科马尔 |
制作担当 | 大卫·卡迪夫 |
制作人 | 内德·洛特 卡尔·马切克 |
瑞克·丹普希 | |
演员选角员 导演 |
内德·洛特 |
制作 配给 |
华特迪士尼家庭娱乐公司 |
上映
制片过程中,《龙猫》同时与高畑勋执导的《再见萤火虫》进行制作。其中《龙猫》的制作由执行制片人德间康快资助,而且被安排和《再见萤火虫》在1988年4月16日同一场次上映。两部电影上映后,被誉为“电影观众所见过‘最感人’和‘最引人注目’的双电影”。[72]
在日本,《龙猫》于1988年首先售出了801,680张电影票,尽管观众约动员80万人。然而该片在票房方面并不顺利,仅达5.88亿日元的分销收入,远低于《风之谷》的成绩(因此这次失利也导致后来为了资金回收而制作《魔女宅急便》)。
据影像研究员叶精二透露,截至2005年,该电影在日本的票房总收入达到了11.7亿日元(约合1060万美元)[73]。在法国,自1999年以来,《龙猫》已售出了429,822张电影票[74][75]。
自2002年以来,该电影已多次在国际上发行[76] 。截至2002年,该电影在全球的总票房为3047.67万美元[77]。 《南华早报》在2021年的一篇报导中称,《龙猫》的总票房收入超过了4100万美元[78]。
在日本原始上映后三十年,《龙猫》在于2018年12月在中国上映。这一延迟是由于中日之间长期存在的政治紧张关系、盗版问题严重、以及许多中国人已经熟悉宫崎骏电影的缘故[79]。在2018年12月16日结束的首个周末,《龙猫》在中国的票房收入达到了1300万美元,位居票房排行榜第二,仅次于好莱坞电影《水行侠》,超过宝莱坞电影《印度合伙人》位列第三[80]。到第二个周末,该电影在中国的票房收入已达到了2000万美元[81]。截至2019年2月,该电影在中国的总票房收入达到了2579.86万美元[82]。
1989年,美国公司精简图片专门为日本航空的飞行电影制作《龙猫》的独家英文配音版本[83]。 1993年4月,特罗马娱乐以其子品牌50th St. Films的名义发布了该电影的配音版本[84]。特罗马版本的《龙猫》歌曲由卡桑德拉·拜拉(Cassie Byram)演唱[85]。
2004年,华特迪士尼影片制作了《龙猫》的新版英文配音版本,并在特罗马版本的配音权过期后发行。与迪士尼对宫崎骏其他电影的英文配音一样,迪士尼版本的《龙猫》拥有众多明星声优,包括达科塔·范宁和艾丽·范宁分别为五月和梅伊配音,提姆·达利为草壁一郎配音,帕特·卡罗尔为奶奶配音,莉亚·莎隆嘉为草壁夫人配音,弗兰克·维尔克为龙猫和猫巴士配音。新配音版本的歌曲保留了早期版本的翻译,但由索尼娅·伊萨克斯演唱[86]。迪士尼的配音版本由里克·登普西执导,他是迪士尼负责公司配音服务的高管[87],编剧为唐和辛迪·休伊特,他们还为吉卜力工作室的其他配音版本进行编写[88]。
迪士尼的英文配音版本于2005年10月23日首映;它在2005年好莱坞电影节上放映[87][89]。特纳经典电影频道(TCM)在2006年1月首播了迪士尼的新英文配音版本,作为对宫崎骏的致敬的一部分。TCM同时播放了配音版本和原版日语电影,并带有英文字幕[90]。迪士尼版本于2006年3月7日在美国发行DVD[91]。在澳洲,麦德曼娱乐于2006年3月15日发布了英文配音版本[92] 。
2023年,为庆祝该电影上映35周年,该片在美国970个地点重新上映[93],分别提供带英文字幕的日语版和英文配音版的放映[94][95]。
德间书店于1988年8月发行了《龙猫》的VHS和LaserDisc版本[96]。好莱坞家庭娱乐日本(现华特迪士尼家庭娱乐日本)在1997年6月27日重新发行了VHS版本,作为他们的“吉卜力”系列的一部分[97] 。迪士尼于2012年在日本发行了蓝光光碟版本[98]。
在2004年特罗马版本的配音权过期后[99],华特迪士尼家庭娱乐于2006年3月7日重新发行了DVD版电影,包括迪士尼新制作的英文配音版本和原版日语版本。公司还在2010年3月2日重新发行了《龙猫》、《天空之城》和《魔女宅急便》,更新了封面艺术以突出吉卜力工作室,与美国版DVD和蓝光光碟版《波妞》的首次亮相同时。迪士尼于2013年5月21日再次以蓝光光碟版本发行《龙猫》。 GKIDS于2017年10月17日重新发行了蓝光光碟和DVD版本[100]。
截至2012年4月,《龙猫》在日本的VHS和DVD共售出350万套[101],相当于约161亿元日元(合2.02亿美元),平均零售价为4600日元(DVD为4700日元,VHS为4500日元)[102]。在美国,该电影于1996年前售出了超过50万套VHS版本[103],2010年后的DVD版本售出了另外380万套,截至2018年10月在美国的总收入为6450万美元。[104]
在英国,该电影的吉卜力工作室纪念版发行连续五年入选年度十佳外语电影家庭媒体名单,2015年排名第七名[105],2016年和2017年排名第六名[106][107],2018年排名第一名[108],2019年排名第二名,仅次于《神隐少女》[109]。
中文圈的双碟版DVD,台湾由博伟发行。中文版、日文版VCD,中国大陆由泰盛世纪文化发行BD和DVD。本片中文版由台湾华特迪士尼影业负责配音,但在早期的录影带上另外有至少一种配音。本片中国公映版配音没有发行过DVD或VCD。
评价
《龙猫》在各界评论获得广泛好评[113][114]。根据评论聚合网站烂番茄的统计,57位影评人中有93%对该片持正面评价,平均评分为8.4/10。该网站的共识评价是:“《龙猫》是一部温馨、感人的杰作,捕捉了童年的简单优雅。”[115]。Metacritic使用加权平均值,根据15位影评人的评论,给予该片86分(满分100分),表示“普遍赞誉”[116]。
2020年12月,《时代杂志》列出50部在串流媒体拨放适合阖家观赏的电影(英语:Family Movies)佳片,本片榜上有名[117]。2022年4月,日本网络杂志“Japan Web Magazine”评选30部不限年份的最佳日本动画电影,《龙猫》排名第6名[118]。同年于《Paste (magazine)》评选前100名不限年份的最佳日本动画电影中,排名第9名[119]。本片在2022年5月Metacritic列出的影史百大动画电影排名中名列第38名[120]。
2023年3月,本片在烂蕃茄发表“根据烂番茄评论家评比,100部不限时间的最佳日本动画电影”排行榜名列第17名[121]。
宫崎骏长年工作搭档及前辈高畑勋曾于短文“爱的火花”(エロスの火花)上提及“《龙猫》是宫崎骏带给社会大众的一份恩泽,这部作品让人往后看到森林时;愿意打从心里相信龙猫确实就藏在里头,可说是世上少有的美妙体验”。[122][123]
2001年,日本杂志《Animage》在其“百大动画作品”排行榜中将《龙猫》排名第45位[124]。该片在《视与听》杂志影评人票选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电影中,获得动画片最高排名,并位列第154位[5]。2022年,该杂志将该片列为世界第72位最伟大的电影,成为该榜单中唯二的动画电影之一[125][126]。
《龙猫》在2009年的《电影旬报》“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日本动画电影”榜单中排名第三,在2010年的《帝国杂志》“世界电影100佳电影”榜单中排名第41位,在类似的帝国杂志儿童电影最佳榜单中排名第二,并在《时代杂志》的最佳动画电影榜单中名列第一;该杂志编辑的另一类似榜单则将该片排名第三位[6][127][128][129]。
日本导演黑泽明将《龙猫》列为他最喜爱的“100部电影”之一,并表示“我非常喜欢猫巴士”。[130][131] 青井汎认为此电影受到1973年西班牙电影《蜂巢的精灵》的影响[132]。
总结
视角
在日本海外方面的评价;美国《芝加哥太阳报》的影评人罗杰·埃伯特将《龙猫》列为他的“伟大电影”之一,称其为“宫崎骏精心制作的作品之一”[133]。在他的评论中,伊伯特表示这部电影“建立在经历、情境和探索之上,而非冲突和威胁”,并补充道:
《龙猫》之所以能够赢得全球观众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它温暖的心灵,还因为它通过对两个非常真实、栩栩如生的小女孩的观察,充满了人性化的喜剧元素......这部电影有点悲伤,有点可怕,有点令人惊讶,也有点富有启发性,就像生活本身一样。它依靠情境而非剧情,并表明生命的奇妙和想象力的丰富,足以提供你所需要的所有冒险。[134]
英国导演泰瑞·吉连将《龙猫》评为史上最佳50部动画电影里的首位。[135]《纽约时报》的斯蒂芬·霍尔登(Stephen Holden)则描述《龙猫》是“看起来非常华丽”,并相信这部动画“散发着魔法”时是“非常迷人的”。然而,即使有这些正面评价,他认为这部电影有太多僵硬与机械式的对白[136]。
《卫报》的史蒂夫·罗斯给予这部电影高度评价,给予五颗星,赞扬宫崎骏“丰富、明亮、手绘”的动画风格,并形容其充满“良善的灵性、伊甸园般的纯真和欢欣鼓舞的探索,皆根源于细致入微的现实”[137]。《Time Out》杂志的特雷弗·约翰斯顿也给予这部电影五颗星的评价,称赞其“精致的氛围描绘”,以及上半部分“巧妙地捕捉了神秘感和宁静感”。[138]《伦敦旗帜晚报》Charlotte·奥萨利文则称赞了这部电影的魅力,但同时表示与《神隐少女》相比缺乏复杂性[139]。
《Slant》杂志的乔丹·克朗克给予这部电影三星半的评价,但表示它“缺乏宫崎更具前瞻性的幻想元素”。[140]在1996年的电影指南《看过了,现在怎么办?》中,《龙猫》获得“A”等级。该指南称这部电影是一部“迷人的、华丽动画的自然世界视角,充满童心般的惊奇”,并指出它适合年幼的孩子观看,同时也是“电影爱好者中的长青树”[141]。
英语配音版部分,1993年的翻译版本并未像2006年的翻译版本那样受到好评。《综艺》杂志的莱纳德·克拉迪写道,1993年翻译版展现了“合格的电视技术工艺”,特点包括“柔和的粉彩色调、同质化的图片风格和乏味的故事情节”。[142]克拉迪将这部电影的环境描述为“明显是针对国际观众”,但呈现了一种混淆而不是迷人的文化结合。[143]
《Sight & Sound》杂志的马修·雷兰在2006年DVD版本进行了评论,他评价说:“宫崎的家庭寓言几乎没有张力、冲突和情节转折,但从头到尾都迷人......让观众记忆犹新的是女孩们的行为让人信服,她们在新环境中工作、游戏和安顿下来。”雷兰称赞了电影的DVD转换,但指出这张光碟缺少关于电影制作的内容,而过多的是分镜板[144]。在久石让的《龙猫》原声带的评论中,原邦男赞扬了这份配乐,将歌曲《隔壁的龙猫》形容为该电影的“声音象征”。原还评论道,这些音乐“唤起了对过去的思念情怀”。[96]
影响
原先《龙猫》在当时的票房成绩虽未特别起眼,但1989年4月28日之后,日本电视台的《周五Load SHOW》节目上,每年夏天及最新作品公开前夜均会播放《龙猫》,每次都取得了高收视率。自1998年以来,该片每隔两年在电视上播放一次。
《龙猫》的角色商品在电影上映时推出了第一款公仔,共销售了666,920个[145]。1989年末,Sun Arrow推出了另一款公仔,并在1990年《龙猫》电视放映时作为观众礼物派送,结果日本电视台收到了200万封申请信件。截至1991年2月,Sun Arrow所推出的“龙猫”公仔,大龙猫共售出约100万个,中龙猫和小龙猫共售出约60万个,其他款式共售出约50万个(合计约210万个)。[146]
自《龙猫》上映以来,经授权的龙猫商品在日本销售了数十年。1999年,授权商品的总销售额达到109.7亿日元,2003年至2007年间达到560.8亿日元,2008年至少为41亿日元,而2010年至2012年间则达到199.6亿日元[100]
铃木敏夫形容龙猫的角色人气和商品销售状况都是“最赚钱的”替吉卜力带来大笔利润[147]。值得一提的是,铃木和宫崎原本对角色商品持否定态度,但后来是因为前述Sun Arrow公司的相关人员带来了样本,样本的品质非常好,宫崎才批准推出。[148]龙猫作为定型角色带动往后吉卜力将电影角色商品化贩售的策略,龙猫后来也成为代表吉卜力工作室的徽号及吉祥物,并在之后每一部吉卜力影片的片头出现,并在之前的作品被制成录影带或DVD时,也会加入这一主题。
1997年6月27日,由博伟家庭娱乐公司发行的VHS版本推出,推出后约一个月内销售100万份[149]。随后博伟于于2001年9月28日发行DVD版本。这版本也在OriconDVD排行榜上创下了前所未有的连续500周入榜纪录,并为日本国内销量最高的动画作品中的第四部作品,突破100万张的销量。[150]
- 于长久手市2005年3月开幕的日本爱知万国博览会里,展出了“五月和梅伊的家”,忠实重现《龙猫》中五月和梅伊所住的房子。该展览点需要事前预约才能参观,并在展览前数月就已经被预约一空,该建筑现作为吉卜力乐园的设施开放参观。[151]
- 大分县佐伯市的地区“轰”,因地名拼音与“龙猫”(TO.TO.RO)相同,而在当地一带的巴士站摆设龙猫相关角色的看板及作品。[152]
- 九州日丰本线的小站“土土吕车站”(土々呂駅);其站名拼音与“龙猫”相同。
- 东京都杉并区的阿佐谷北一带,有着宫崎骏在著作《龙猫的住家》(トトロの住む家)及《让龙猫喜爱令人怀念的住家》(トトロが喜んで住みそうな懐かしい家)里成为书中插图范本的建物。这所房子建于1924年(大正13年),由东京市震灾复兴局的近藤谦三郎设计,建物的附近一带曾被提议规划为公园,原本杉并区打算购买这所房子,保留作为公园使用,但在2009年2月14日遭人纵火而毁损。[153]。随后的重建计划被取消,但根据宫崎骏的设计草图,这个地方将重建为一个公园。2010年7月25日,这个地方以“A桑的庭院”的名称重新开放。
- 埼玉县狭山丘陵一带的森林因被作为《龙猫》里参考的自然场景,而被称呼为“龙猫之森”(トトロの森)。[154]
《龙猫》让日本动画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也让宫崎骏踏上成功之路。《龙猫》当中的核心角色龙猫在日本儿童之间就像小熊维尼对于英国儿童一样知名[155]。《独立报》认为龙猫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卡通角色之一,并形容牠是“纯洁且令人敬畏,龙猫比任何宫崎骏创作的其他生物更能吸引儿童的无邪心灵与魔法。[156]”
日本倡议里山地景和琦玉县保育的“龙猫市镇基金”用龙猫作为吉祥物[157]。这项活动创始于1990年,之后在2008年8月于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主办一次拍卖活动,并销售超过210件有关龙猫的绘画、插图与雕刻[158]。
龙猫的雕刻也在后来许多的吉卜力的作品中出现,包括《红猪》、《魔女宅急便》与《梦幻街少女》。除了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以外,也有许多其他的动画出现这样的雕刻,例如庵野秀明执导的电视动画《男女跷跷板》,他曾参加《风之谷》的制作,并将宫崎骏当成目标[159][160]。
也有一些其它地区的动画以龙猫作为致意或恶搞的题材,如美国喜剧中心频道的《卡通明星实境秀》(Drawn Together)、或是《南方公园》于2010年11月3日播映的“Mysterion Rises”,将《龙猫》剧情里头草璧梅伊在大树洞里遇见龙猫的桥段;套用在剧情里角色卡特曼与邪神克苏鲁初次见面的一幕。
与吉卜力工作室有往来关系的美国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将《龙猫》里头草壁姊妹与龙猫一同在雨中树阴下的一幕,改编绘制成《怪兽公司》的角色“毛怪”及“大眼仔”一同与龙猫在雨中树阴下的海报并赠与给吉卜力。[161]另外也在2010年动画《玩具总动员3》将龙猫设定为剧中串场角色之一,该作品执行制片人及身兼宫崎骏友人的约翰·雷斯特对此一安排表示“我们希望宫崎骏先生及吉卜力的各位;能从这一点发现到他们的存在对于我们(皮克斯)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162]
- 1988年度第12届山路文子电影奖:最佳电影奖
- 1998年度第13届报知电影奖:最佳导演奖
- 1988年度第24届电影艺术十大电影:日本电影第1名
- 1988年度日本电影Japanpen:年度五大作品、日本绘画部门第2名
- 1998年度昭和63年(第39回)艺术选奖文部大臣奖
- 1998年度昭和63年厚生省・中央儿童福利委员会特别推荐
- 1988年度Cine-Front杂志十大电影:日本十大电影第1名
- 1988年度全国电影协会奖:最佳电影奖、最佳导演奖
- 1989年第10届横滨电影节:年度10大优秀电影第2名
- 1989年第20届星云奖多媒体部门
- CityRoad周刊读者票选1998年Best10:最佳日本电影第1名、最佳导演第3名
- 1998年度第6届日本动画大赏:ATOM奖、最优秀作品奖、脚本部门最优秀奖、美术部门最优秀奖、主题歌部门最优秀奖
- 1998年第11届《Animage》作品奖第1名
- 2010年英国《Empire》杂志评选:世界前100大电影第41名[168]
- 第3届AVA国际映像Softair:影像部门动画奖
- 第29届优秀电影鉴赏会会员选出十大电影:日本电影第4名
- 艺术选奖艺术作品赏
- 文化厅优秀电影制作奖励金交付作品
- 入围土星奖最佳类型视讯奖
杂谈
- 中国大陆曾于1989年引进并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该片,当时的译名为《邻居托托罗》。此后,中国大陆又于1992年引进了《天空之城》和《风之谷》[169],但这三部电影均没有公映[4]。
- 动画中勘太的学校作业簿上、有着昭和时期漫画家杉浦茂风格的涂鸦,为原画制作成员之一的篠原征子所补充上去。[25]
- 梅伊与五月的妈妈患上结核病的设定某程度上具有自传意味,因为宫崎骏的母亲从1947年开始罹患肺结核,在病床上躺了九年,开始的几年都在医院里度过,而自己需负责打理一切家务。[170][171][172]
- 五月让妈妈替她梳头的桥段为制作人员木原浩胜的一名女性友人实际经历。[173]
- 作品中煤炭球发出来的声音是从一些录制俾格米人的音讯样本经由加工后作出来的音效。[174]
- 作品的企划人之一尾形英夫在此作品的试映会结束后,仅表示“片尾前草壁姊妹与妈妈一起洗澡的那幅画画得很好”这样的简单心得而让宫崎骏不悦,而当时也在场的高畑勋之后分析原因也许是出在“动画中修饰过的乡村生活,无法让实际出生在乡村的尾形英夫产生认同感”。[175]
- 数年前[何时?]于网络上流传有“龙猫实际上为死神”的都市传说,吉卜力工作室则在2007年5月的官方日志中否认了此传闻。[176][需要较佳来源]
- 台湾情景喜剧我们一家都是人“清流工厂”也曾以龙猫为主题蓝本,借由戏剧笑谈龙猫布偶造成每个人的影响。
- 香港上映的版本对主角一家的译名十分逗趣搞笑的,其姓氏改译为大卷而主角姐妹则改译为草子和次子,谐音和草纸与厕纸相近,草纸和厕纸其实都是卫生纸的意思。迄今原始译名仍然继续在正版的DVD与VCD使用。
其他媒体
1988年5月,德间书店推出一套四册的漫画书,直接使用《龙猫》片中的彩色图像和线条[177][178]。这系列漫画书获得了北美地区的碧日授权,在2004年11月10日至2005年2月15日期间推出了英文版[179][180][181][182]。
此外,还有一本针对年幼儿童的图画书,内容基于电影在1988年6月28日由德间出版发行,英文版于2005年11月8日由碧日发行,该书共长111页[183][184]。德间出版社后在1988年7月15日推出了另一本176页的艺术画册,其中收录电影的概念艺术和制作人员的访谈内容,而英文版则于2005年11月8日由碧日出版[185][186]。
《龙猫》的续集名为《梅伊与小猫巴士》,这是一部十三分钟的作品,由宫崎骏撰写和执导[188]。这部续集中,梅伊的配音再次由坂本千夏担纲,宫崎骏也为剧中登场的龙猫及老猫巴士配音,故事围绕原电影中的角色草壁梅伊展开,描述了她与小猫巴士及其他猫类车辆在一夜间的冒险[189]。
该短片于2003年首次在日本发布,后来在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定期放映[190],但并未在家庭影像中发布。
2022年5月,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与作曲家久石让合作,宣布将《龙猫》改编为舞台剧,并在2022年10月8日至2023年1月21日期间于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上演[191]。这部舞台剧由英国剧作家汤姆·摩顿-史密斯改编,由不可能剧团的费利姆·麦克德莫特执导[192]。
门票于2022年5月19日开售,当天的票房销售打破了2015年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的《哈姆雷特》的票房纪录[193]。此外,音乐剧将于2023年3月30日在巴比肯中心再度上演[194] 。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