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87年大韩民国总统选举
第13任大韓民國總統選舉・南韓民主化後第一次總統直接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87年大韩民国总统选举,又称第13任大韩民国总统选举,于1987年12月16日举行[1]。此次选举是韩国在1971年总统选举后,时隔16年再次直接选举产生总统;也是韩国民主化后的第一次总统选举。选举结果由执政党民主正义党候选人卢泰愚当选总统。
Remove ads
背景
1987年韩国朴锺哲、李韩烈等民主抗争者在与威权政府抗争中去世,而爆发六月民主运动,迫使作为第五共和国执政党--民主正义党党代表的卢泰愚妥协,在6月29日发布六二九宣言,同意推动总统直选及其他民主改革措施。7月1日时任韩国总统全斗焕宣布接受六二九宣言,7月8日金大中等超过2000名在野人士被赦免,并恢复政治权利。
在随后的修宪会议中,民主正义党曾计划加入“在国内居住5年”,作为总统候选人条件,阻止赴美养病至1985年归国的金大中参选。但最终在要求民主化的民意压力下,民主正义党被迫在修宪问题对民主派大幅让步,新宪法规定总统任期缩短为5年,且不得连任,并削除总统解散国会的权力,恢复国会的监察权。新宪法于10月13日修宪公投以超过90%同意票通过,此后韩国进入第六共和国,并根据第六共和国宪法在1987年12月16日举行总统选举。
政治局势
六二九宣言发布后,确定总统将由直选产生,执政党方面迅速决定推出党代表,即全斗焕接班人卢泰愚参选。相较之下,在野党迟迟未能决定候选人,在野统一民主党内金泳三与金大中的对立由于总统选举浮上台面,尽管双方有意整合,但最终未能成功。10月28日金大中宣布组成新政党,11月12日金大中正式成立和平民主党,宣告在野党正式分裂。另外前韩国总理金锺泌也在10月30日宣布参选,形成“一卢对三金”的型态。
注册候选人
有以下八人登记参选:
选举结果
Remove ads
Remove ads
分析
由于在野整合失败各拥山头,卢泰愚仅获得36%的选票便当选总统,在金泳三、金大中得票合计超过55%的情况下,卢泰愚几乎是依靠在野分裂而当选。另外选举结果呈现明显的地域对立,岭南的卢泰愚与金泳三、湖南的金大中,和忠清道的金钟泌,随着日后金泳三倒向保守阵营,确立1980年代后期与1990年代韩国政治“三金对立”的基本局势。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