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06年国际足协世界杯统计数据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赛事
- 首颗入球:德国球员菲利普·拉姆在揭幕战对哥斯达黎加开赛六分钟射入。
- 首张黄牌:哥斯达黎加球员丹尼·丰塞卡在揭幕战对德国开赛三十分钟被领黄牌。
- 首次换人:6月9日的揭幕赛中,哥斯达黎加的赫尔维斯·德鲁蒙德在69分钟换下5号的希尔伯托·马丁内斯。
- 首度连进两球的球员:德国球员米罗斯拉夫·克罗泽在揭幕战对哥斯达黎加连入两球。
- 首颗乌龙球:巴拉圭队长卡洛斯·加马拉在与英格兰的分组赛对赛中,于4分钟误顶入自己的龙门。
- 首场和局: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与瑞典于6月10日的分组赛中赛成0比0平手。
- 首位被驱逐出场球员: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球员艾弗里·约翰在与瑞典的分组赛中,两黄一红被逐出场。
- 首颗点球:西班牙在与乌克兰的分组赛中,由西班牙前锋球员大卫·比利亚主射点球。
- 首位领红牌而被驱逐出场球员:乌克兰球员弗拉季斯拉夫·瓦什丘克在下半场开赛2分钟直接被领红牌逐出场。
- 首位点球失败的球员:在E组第二轮的分组赛中,加纳前锋球员吉安·阿萨莫阿在主射点球射中柱。
- 首支遭连续两场和局的球队:法国首先在分组赛被瑞士以零比零逼和,及后遭韩国打成一比一平手。
- 分组赛总入球数量:由6月9日至6月23日的分组赛中,一共攻入了117球入球,最后的一球入球是由瑞士球员亚历山大·弗雷取得。
- 十六强总入球数量:由德国对瑞典的十六强赛事开始算起,到西班牙对法国的球赛结束,一共有15球入球的出现。
- 首场加时赛:阿根廷对墨西哥的十六强阶段在正规时间内踢成一比一平手,需要进行加时赛,最后由阿根廷胜出。
- 第一次进行点球大战阶段:乌克兰与瑞士于正规时间九十分钟与延长加赛时间三十分钟踢成零比零平手,点球大战阶段乌克兰以三比零击败瑞士。
- 最后一面红牌:齐达內在决赛加时18分钟被马特拉斯出言挑衅,他以头顶马特拉斯的胸口,结果以红牌结束其球员生涯。
- 红牌出现次数:本届世界杯共发出28面红牌,超越了1998年世界杯的纪录。
- 黄牌出现次数:本届世界杯发出了305面的黄牌。
- 最多入球的球赛:在6月9日的揭幕战,德国以4:2击败哥斯达黎加;在6月16日C组的分组赛,阿根廷以6:0大胜塞黑。
- 最多红、黄牌出现的球赛:葡萄牙对荷兰的16强淘汰赛由俄罗斯裁判瓦连京·瓦连京诺维奇·伊万诺夫执法,全场发出了16面黄牌和4面红牌。
- 最快入球:加纳球员基恩在分组赛阶段对捷克时开赛2分钟便先开纪录。
- 最迟入球:意大利球员迪比亚路在准决赛阶段对德国时,在加时下半场补时121分钟射入。
- 平均入球量:本届世界杯的64场球赛中,产生出147球入球,平均入球数量是2.3,是继1990年世界杯后,最低平均入球量的一届。
- 平均入场人数:本届世界杯总入场人数为3367000人,即有52609的平均入场人数。
Remove ads
球员
射手榜
5球(1人)
3球(8人)
2球(17人)
1球(81人)
乌龙球
1球(4人)
卡洛斯·加马拉
克里斯蒂安·扎卡尔多
布伦特·桑乔
阿曼多·佩蒂特
球队总排名
Remove ad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