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1年拉脱维亚议会选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拉脱维亚于2011年7月23日举行该国首次议会解散公投,随后在2011年9月17日举行提前选举。[1] 上届议会选举于2010年10月举行。

事实速览 拉脱维亚议会全部100席 51席取得多数, 多数党 ...

和谐中间联盟以31席成为第一大党,是第一次亲俄政党成为最大党。上届第一大党团结党拿下20席。滑落至第三大党,次于发起议会解散公投的前总统瓦尔迪斯·札特勒斯所领导的札特勒斯改革党。右派的民族联盟获得14席。绿人与农民联盟拉脱维亚第一党/拉脱维亚之路在本次选举严重挫败。

札特勒斯与时任总理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很快达成结盟协议。札特勒斯因认定绿人与农民联盟是寡头政党而被排除在组阁协商之外。最后,札特勒斯改革党、团结党与民族联盟在10月11日达成协议,东布罗夫斯基斯续任总理。新内阁在10月28日由议会通过。有六名议员离开札特勒斯改革党,但仍会支持新内阁。[2]

Remove ads

背景

在选前,发生数个影响拉脱维亚政党的事件:

  • 社会民主“和谐”党合并陶格夫匹尔斯市党(Daugavpils City Party)[3]
  • 人民党(People's Party)因债务与支持度滑落而解散[4]
  • 为了祖国与自由/拉脱维亚民族独立运动(For Fatherland and Freedom/LNNK)和全为拉脱维亚!(All For Latvia!)组成的选举联盟民族联盟正式成为联合政党[5]
  • 新时代党公民联盟(Civic Union)和其他政治社会党(Society for Other Politics)组成的选举联盟团结联盟成为联合政党[6]
  • 前总统瓦尔迪斯·札特勒斯(公投发起人)成立札特勒斯改革党,在民调中获得高支持度。该党目标为破除寡头对拉脱维亚政治的影响。在人民党解散后,该党认为代表寡头的政党为绿人与农民联盟拉脱维亚第一党/拉脱维亚之路[5]

结果

和谐中间联盟以29%的得票成为第一大党,获得21%支持度的札特勒斯改革党和18%的团结党居次。[7] 民族联盟绿人与农民联盟为另两组进入议会的政党,得票率分别为14%与12%。[7] 和谐中间联盟的胜利是拉脱维亚独立以来亲俄政党的第一次胜利。该党与统一俄罗斯党亲近。[8]


更多信息 政党, 得票数 ...


Remove ads

政府筹组

尽管成为第一大党,和谐中间联盟仍无法在选后组成多数联盟。[7] 乌萨科夫斯在选后与札特勒斯改革党、团结党展开组阁协商[8],但政治分析家表示会谈的绊脚石将是和谐中间联盟与俄罗斯的关系。[7] 预测最有可能由札特勒斯改革党、团结党和民族联盟组成执政联盟。[9] 瓦尔迪斯· 东布罗夫斯基斯被认为将可续任总理

札特勒斯在2011年10月1日表示他支持与和谐中间联盟结盟,并由东布罗夫斯基斯出任总理。[10] 然而在2011年10月10日,报导指出民族联盟将加入执政联盟。[11]

注释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