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7年德國聯邦議院選舉

德國聯邦議院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7年德国联邦议院选举
Remove ads

2017年德國聯邦議院選舉於2017年9月24日舉行,以選舉產生第19屆德國聯邦議院的議員及新一任的政府[2]。德國總理默克爾所屬的基民盟/基社盟選後仍是議會中第一大黨,但得票是1949年以來最低;第二大黨社會民主黨得票更創下1933年後新低。右派政黨「德國另類選擇」則以第三大黨姿態首次晉身國會[3]

快速預覽 德國聯邦議院共有709個席位 獲得過半多數需至少355席, 第一大黨 ...
Remove ads

背景

2013年德國聯邦議院選舉,時任政府的中間偏右基督教民主主義聯盟執政黨,即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巴伐利亞基督教社會聯盟(基社盟,基民盟在巴伐利亞的姐妹政黨)和未能取得多數席位。自由民主黨(自民黨)未能獲得超過5%的選票,以致該黨失去席位,這在其黨史上是首次。相比之下,聯盟黨(基民盟和基社盟組成的聯盟)得到他們自1990年來最好的結果:近42%的選票,並且接近50%的的席位,但差5席才能單獨過半。

最終基民盟/基社盟(聯盟黨)成功地與傳統上的政治意識形態相左政黨德國社會民主黨(社民黨)達成協議,以形成第三次大聯合政府[4]聯盟黨及社民黨因此在聯邦議院獲得絕對多數的席位(逾80%)。

選舉系統

Thumb
220號選區選票示例

德國聯邦議院擁有598名議員,當選後任期四年。同時根據在單一成員選區的先後投票,299名議員被根據黨派列表以一定的比例分配到立法分支中,這種方法稱為聯立制(混合代表制). 選民第一次為選區代表投票,第二次為黨派投票,然後根據列表來平衡黨派以符合第二次投票的分配。席位分配使用聖拉古法。如果一黨得到比其投票分享賦予它以(懸峙席位)更多的席位,另外的"補償"席位將被加入以使得其他黨派得到比例數目的席位。[5]

選民有兩張選票,一張候選人選票,一張黨派選票。[5]

各黨及其領袖

共有38個黨計劃在多個州份獲得選票,從而理論上在聯邦議會獲得一定比例的代表議席。另有多位獨立候選人角逐小選區。有望超過第二輪投票5%的門檻或贏得小選區的黨派有:

依據傳統,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巴伐利亞基督教社會聯盟互相視為「姐妹黨」,不會相互競爭。基社盟只在巴伐利亞參選,而基民盟在其他15個州分參選。此舉使他們在以聯盟黨身份競選後,結為一個議會黨團。由於兩黨和德國社會民主黨為兩大主要政黨,他們的領導人會被視為「總理候選人」,然而這並不意味新的聯邦議會必須合法選擇他們其中一位為總理。

民意調查

Thumb

調查涵蓋了自2013年9月(上次的聯邦選舉)到當前的數據。每條彩線代表一個政黨。注意:月份代表的是一個月的結束日期。

更多資訊 民調機構, 日期 ...
Remove ads

選舉結果

更多資訊 政黨, 選區得票 ...
Remove ads

圖表

更多資訊 得票率 ...
更多資訊 聯邦議會席位 ...

各聯邦州政黨票票數分佈

Thumb
政黨名單選舉結果:藍色表示基民盟/基社盟;青色表示德國另類選擇,和粉紅色表示社民黨
更多資訊 聯邦州[7]得票率 (%), 聯盟黨 ...
Remove ads

各聯邦州政黨比例代表席次

Thumb
各州政黨比例代表席次
更多資訊 聯邦州[7], 聯盟黨 ...
Remove ads

各黨選區表現

下列地圖皆為各黨在各選區之得票率,愈深色代表支持度愈高。

各黨在各選區的得票率增減圖表

政府組成

因應聯盟黨拒絕與德國另類選擇左派黨合組聯合政府,外間預期聯盟黨(代表色為黑色)會與自由民主黨(代表色為黃色)及綠黨(代表色為綠色)組成聯合政府。由於牙買加國旗也是這三色,故該組合稱為「牙買加聯盟」。但因經濟自由主義的自民黨與左傾的綠黨不論在政策和意識形態上取態相左,預計聯合政府談判將十分困難。而社民黨在大選中受到重挫,在敗選後表示不會加入聯合政府,以阻止另類選擇成為最大反對黨。

大選的兩個月之後,內閣依然無法組建。在2017年11月19日,由於自由民主黨退出談判(三色中的黃色退出),導致本次「牙買加聯盟式」的組閣正式失敗。[8]

2018年3月14日,在歷經長達171天的協商後,默克爾以364票贊成、315票反對、9票棄權以及21張無效票的結果,聯盟黨和社民黨再次組成大聯合政府。[9]

引用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