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5年新加坡大选

新加坡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5年新加坡大选
Remove ads

2025年新加坡大选(英语:2025 Singaporean general election)于2025年5月3日举行,此次选举选出来自33个选区的97名国会议员[b][c]。这是新加坡自1948年以来第19次举行大选,也是自1965年独立后的第14次。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自2001年以来,第一次不是由李显龙领导行动党参选,因为黄循财已在2024年5月15日接任总理,并在同年12月4日出任党的秘书长。[2][3]行动党自独立以来,每次选举都拿下了国会绝大多数席次。

事实速览 新加坡国会97个民选议席(以及随后设置的最多12个非选区议席) 获得过半多数需49席, 已登记选民 ...

新加坡第十四届国会于2025年4月15日宣告解散,提名日订于4月23日[4],而投票日则定于5月3日(星期六)[5],这也是自2011年以来首次将大选投票安排于周六举行,并为自2016年起首次于星期六举行的选举。[6][d]此次选举亦出现罕见的自动当选局面,马林百列-布莱德岭集选区英语Marine Parade–Braddell Heights Group Representation Constituency只有人民行动当参选而自动当选,为2011年以来首次。[e]此外,本次大选亦出现1997年英语1997 Singaporean general election以来首见的四方混战,并首次于集选区——淡滨尼——出现四方角逐的历史场景,自1992年英语1992 Marine Parade by-election以来实属首次。[f][7]

本届选举共有211位候选人角逐其位,其中包括两名独立参选人,分别出战蒙巴登拉丁马士单选区英语Radin Mas Single Member Constituency,刷新1963年马来西亚联邦新加坡州立法议会选举以来,候选人数的历史,超越了原有的210人纪录。此外,此次共有五个选区,共计17个议席,呈现出激烈的多方竞争态势,分别为:宏茂桥集选区三巴旺集选区波东巴西单选区英语Potong Pasir Single Member Constituency、拉丁马士单选区,以及前述的淡滨尼集选区,为1991年英语1991 Singaporean general election以来之最。[8]

Remove ads

背景

上届国会

2020年新加坡大选于7月10日举行,投票率达95.81%,为历来最高之一。

  • 人民行动党(以下简称行动党)得票率为61.23%,较上届下降8.63个百分点,创下自2011年以来最低纪录,但仍取得83个议席,继续执政。尽管如此,本次选举被视为自独立以来最激烈的一次竞争。行动党在所有选区中仅失守两个集选区与一个单选区,仍保住西海岸集选区,但胜选差距为全国最小;[9][10]得票率最高则是在邻近的裕廊集选区[11]
  • 工人党得票率为11.22%,共获10席,虽得票率比上届下降,但却创下自1966年以来反对党在国会中的最高席次。该党成功攻下新设立的盛港集选区,并保住原有的阿裕尼集选区后港单选区。由职总秘书长英语National Trades Union Congress总理府部长黄志明领军的盛港行动党团队败选,黄本人亦因此被视为本次选举中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失利者。[12]
  • 新加坡前进党(以下简称前进党)首次参选,得票率为10.18%,虽未赢得任何议席,但在西海岸集选区的竞争尤为激烈,几乎突破行动党防线,成为得票率第三高的政党,最后根据非选区议员制度,进步党获得两个席位,并且首次进入国会。
  • 其他政党如新加坡民主党(以下简称民主党)、人民之声英语Peoples Voice (Singapore)等,虽参与选举,但未能获得议席。
Thumb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2004年至2024年在任。

选后李显龙继续担任总理,并于2024年5月15日将职位交棒给时任副总理黄循财,完成领导层交接。

同时,选出的新加坡第十四届国会任期长达四年八个月,为新加坡历史上仅次于第八届国会英语8th Parliament of Singapore的第二长届期。[13]此外,其会期总数也创历届新高,达162次,超越前一届国会英语13th Parliament of Singapore的135次,显示其立法工作之密集与频繁。[14]

Remove ads

人民行动党

领导层变更

Thumb
时任副总理兼行动党主席王瑞杰

2018年11月,执政党行动党任命王瑞杰为党内第一助理秘书长。《海峡时报》随后推测,随着王瑞杰的任命,他将成为李显龙的接班人,出任下一任总理。[15]

在2020年的党内选举中,王瑞杰继续留任行动党中执委英语Central Executive Committee (People's Action Party),而黄循财则首次当选为中执委成员。[16][17]

然而2021年4月,王瑞杰以年事已高及健康考量为由,辞去行动党第四代领导团队的领导职务。[18]《海峡时报》的分析指出,王瑞杰退位可能与行动党在前一届大选中表现较弱有关,当时该党仅取得61.24%的得票率,反映选民对其领导力或许缺乏信心。[19][20]

另一方面,亚洲新闻台的分析师则认为,选后王瑞杰在第四代领导层中仍具备一定支持,并指出他的退位可能是“个人决定”。[21]

2022年4月14日的一场党团会议中,财政部长黄循财在与第四代领导团队其他部长协商后,被推举为第四代领导团队的领导人。[22][23]同年6月13日,黄循财在内阁改组后被任命为副总理,并接掌隶属于总理公署的策略小组。[24]

2023年11月5日,李显龙表示,他将于2024年、即行动党成立70周年前,将党的领导权交棒给黄循财。[25][26][27]

2024年4月15日,李显龙宣布,黄循财将于5月15日接任总理一职。[28][29]

Thumb
现任副总理颜金勇

在黄循财组建的新内阁中,贸工部长颜金勇被晋升为副总理,李显龙则出任资政[30]黄循财表示,大规模的内阁调整将留待下一届大选之后进行。[31]

Thumb
时任交通部长徐芳达英语Chee Hong Tat

同年11月24日,在庆祝成立70周年的人民行动党两年一度大会上,李显龙卸下秘书长职务,但保留中执委席位。颜金勇则退出中执委,交通部长徐芳达英语Chee Hong Tat则首次被补选进入中执委。[32][33]稍后的12月4日,黄循财当选为行动党秘书长[3]

Remove ads

争议

Thumb
前交通部长易华仁

2023年7月12日,前交通部长易华仁贪污调查局(CPIB)传召,协助一项未具体说明的贪污调查。在听取贪污调查局简报后,李显龙总理指示易华仁立即休假直至调查结束,随后暂停其国会议员职务;徐芳达则被任命为代交通部长。[34]

2023年7月15日,有消息揭露,易华仁早在7月11日已因调查被逮捕,并获准保释。[35]调查范围也扩大至亿万富商王明星,他亦于同一时间被捕。[36][37][38]

根据负责公共服务事务的陈振声部长在国会的答复,新加坡贪污调查局已于2024年1月9日完成对易华仁的调查,并将案件移交总检察署处理。[39]

约一周后,面对检方提控英语Prosecution of S. Iswaran,易华仁宣布辞去内阁职务、西海岸集选区国会议员及行动党党员身份。[40]隔日他更致函表明,将返还自2023年7月贪污调查局开始调查以来所领取的薪资。[40]

2024年1月18日,易华仁在国家法院英语State Courts of Singapore面临27项指控,包括贪污及妨碍司法公正,成为自1986年郑章远事件以来,首位因贪污遭起诉的内阁成员。尽管他否认所有指控,此案仍引发多家国际媒体关注。[41][42][43][44][45][46]

其后交通部长一职由徐芳达接任,贸易关系事务部长则由傅海燕接棒。[47]易华仁最终于9月24日承认5项罪名,并于10月3日被判处12个月徒刑。[48][49][g]

Thumb
Thumb
时任新加坡国会议长陈川仁(左)与前国会议员锺丽慧(右)一起卷入婚外情丑闻。

2023年7月17日,新加坡国会议长陈川仁与国会议员锺丽慧因涉及不当行为及个人操守问题,双双辞去国会议员职务并退出行动党。[51]两人被揭发有婚外情关系,而陈川仁已婚并育有家庭。李显龙在回应他们的辞职信时表示,两人辞职是“必要之举”,以维护行动党长年来坚守的高标准操守与行为准则。2023年8月2日,谢健平接任国会议长一职。[52][53]

2024年10月,全国职工总会英语National Trades Union Congress拟以新币22亿元出售旗下的保险机构——英康保险英语Income Insurance给予安联保险,此举引发社会争议,最终在政府介入后交易被取消。[54]同月,国会也通过一项修正《保险法》的法案,规定当保险公司为合作社或与合作社有关联时,金融管理局在审核相关申请时,须考虑文化、社区及青年部的意见。[55]

Remove ads

工人党

领导层变更

Thumb
现任工人党主席林瑞莲

2020年大选结束后,工人党盛港集选区四位新当选的国会议员选入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毕丹星与主席林瑞莲皆在无对手情况下连任。[56][57]政府亦正式任命毕丹星为新加坡首位具官方认可的反对党领袖,理由为政府获得明确的授权,同时也希望鼓励不同声音的发展。[58]

后港单选区国会议员方荣发于2022年退出中央执行委员会。[59]

Thumb
前工人党秘书长刘程强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最近一次成员变动,前秘书长刘程强仍保留中央委员职位,毕丹星与林瑞莲亦继续留任。新成员则包括洪文耀、许纳森与陈恭顺。此外,前榜鹅东单选区英语Punggol East Single Member Constituency国会议员李丽连在缺席三年后于同日重返中央执行委员会;她当时正在盛港市镇理事会担任市镇理事。[60][61]

争议

针对工人党领导层的宏茂桥-后港盛港市镇理事会案件,自2012年起展开审理,原指控其作为市镇理事会成员时未尽职责。该案最终在2024年7月成功上诉,法院判决有利于工人党。虽然高等法院曾裁定工人党国会议员、市镇理事会成员及FMSS业主违反职责,但上诉庭推翻原判,并裁定由工人党获得诉讼费用,而市镇理事会对损害赔偿及诉讼费用的申请则被撤销。[62]

在2024年6月27日对全国市镇理事会的最新评估中,宏茂桥-后港与盛港市镇理事会(与其他15个市镇理事会一同)在管理绩效上有显著进步。[63]

Thumb
前国会议员辣玉莎

2021年11月30日,辣玉莎承认她曾三度在国会中提出无根据的指控。[64][65][66]在国会特权委员会对她进行调查后,国会将秘书长毕丹星与副主席莫哈默·费沙英语Faisal Manap移交给检察官处理,指他们可能蓄意误导国会。警方后来提醒费沙应熟悉国会议员应有的行为准则,而毕丹星则因涉嫌在国会中作伪证而被检控。[67][68]此外2023年6月工人党开除前中委兼非选区议员吴佩松,原因是他在脸书上质疑辣玉莎辞职一事,并批评党领导层“纵容违规行为”。[69][70]

2024年11月8日,毕丹星的审讯结束,最终他承认触犯《国会(特权、豁免与权力)法令》下的两项伪造国会委员会证词罪。[71]法院于2025年2月17日作出裁决,对每项罪名分别处以最高新币7,000元罚款。[72][73]他已就判决提出上诉。[74]由于这些罪名分别计算,并未导致他被禁止参加选举。[75][76][77][h]

Thumb
Thumb
时任国会议员贝理安英语Leon Perera(左)与前青年团主席佘雪玲(右)一起卷入婚外情丑闻。

2023年7月19日,一段显示贝理安英语Leon Perera与青年团主席佘雪玲涉婚外情的影片在网络上引发热议。[78][79]随后两人均辞去党内职位。虽然贝理安曾于2025年1月出现在与前进党的合作场合,但他目前居住于纽约市,推测将不会参与来届选举。[80]前进党也已澄清,贝理安并未加入该党。[81]

Remove ads

新加坡前进党

领导层变更

Thumb
时任前进党主席陈清木

2020年大选后,前进党的副秘书长梁文辉与时任副主席潘群勤被李显龙总理任命为非选区国会议员。[82]党内也进行重组,成立政策研究团队、青年与妇女组织。[83]2024年前进党主席陈清木透露自己尚未退出政坛,并仍持续在该党过去表现最亮眼的选区-西海岸集选区展开活动。[84]然而前进党未说明进一步策略,仅称会在选举临近时公布消息。有分析人士预测,前进党可能会在新加坡西部大多数选区派出候选人参选。[85]

Thumb
时任非选区国会议员潘群勤

2021年4月3日,陈清木将秘书长职位交由阮健平英语Francis Yuen接任,结束外界对其是否遭党内压力要求退位的猜测。[86]2023年3月26日阮健平因工作相关事务辞去该职。[87]同年4月4日梁文辉担任秘书长,直到2024年2月20日,因一则关于西海岸一对老年夫妇接受财政援助的贴文违反反假新闻法,进而辞职。[88][89]2024年2月23日,潘群勤接替该职务。[90]

2025年3月20日,前进党选出新一届中央执委会,新增六名成员,同时原委员陈清木、潘群勤和梁文辉继续留任,不过当时未公布秘书长与主席的人选。[91][92]3月26日,离职已有一年多的梁文辉回任秘书长。[93][94]

陈添锦博士(Dr. Felix Tan Thiam Kim,音译)等分析人士认为,秘书长的交接不太可能动摇前进党的基本盘,并指出中央执委会由党员信赖的核心成员组成,即便有反假新闻法争议导致的交棒事件,整体形象仍然稳固。不过国大副教授庄嘉颖则提醒,该党在两次选举之间历经四度领导人更替,这难免引发对其稳定性的关注,尽管如此,他也肯定领导层所展现的执著与承担。[95]

Remove ads

争议

2024年5月13日,身兼精神科诊所医师的前进党副秘书长洪永元英语Ang Yong Guan,因在2012年开立药物给一名病患时未依照专业指引,被判三项专业失当罪名成立,该名病患最终不幸身亡。[96]党内未对洪立即采取任何处分,仅表明尊重法院的裁定。2025年2月5日,前进党证实洪永元将不参加来届大选,亦不会参选3月20日举行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成员选举。[97][98]

2025年2月8日,因内政部长尚穆根在国会指控梁文辉涉及种族敏感问题,陈清木出面重申党对多元种族主义的坚持。相关争议与梁文辉于2月5日在脸书上发表的贴文有关。[99]而梁文辉在3月7日在以非选区议员身份书面质询输入外地劳工及国人失业问题时,被人力部长陈诗龙在国会议事厅中,罕见地使用广东话耻笑申斥。

选举日期

依据《新加坡宪法》第65(4)条,国会自首次召开会议起,其任期最长为五年,届满后将自动解散。[100]不过,在取得国会多数议员支持的情况下,总理可向总统建议提前解散国会。国会一旦解散,须于三个月内举行全国大选。[101]

日期安排

2024年3月8日,新加坡选举局英语Elections Department Singapore宣布已有5万名公务员被委任为选举官员。[102]随着黄循财于2024年5月就任总理,《南华早报》推测,大选最早可能于同年9月举行;过往选举多在3月或9月的学校假期期间举行。吴作栋于1990年11月上任后,亦在10个月后,即1991年8月,举行任内首次大选英语1991 Singaporean general election;而其继任者李显龙,则在2004年8月上任后,于两年后的2006年5月举行首次大选。然而新加坡管理大学副教授陈庆文认为,若在9月举行大选,对于黄循财而言将显得“过于仓促”,他认为更可能会待2025年财政预算案公布后再举行大选。[103][104]若选举延至2025年,亦将与新加坡建国60周年国庆庆典相呼应。[104]

李显龙于2024年4月宣布将于5月卸任总理后,亚洲新闻台推测,国会大选可能于同年年底举行。然而黄循财同年11月表示,选区划分检讨委员会尚未成立。[105][106]随着该委员会于2025年1月成立,《海峡时报》访问的多位政治观察家认为,大选可能在2025年4月或5月、即预算案通过之后举行。由于7月紧邻新加坡建国60周年国庆庆典,因此被认为不是合适的时机。[107]

Thumb
现任总统尚达曼

最后黄循财向总统尚达曼建议提前解散国会。国会也随后于2025年4月15日解散,尚达曼也宣告国会将于2025年5月3日(星期六)举行大选。

选举制度

新加坡国会选举包括单选区集选区两种选区。单选区采取简单多数决,选出一位国会议员;而集选区则由选民对政党名单英语General ticket投票,产生四至五位议员。为确保族群多元代表性,每组集选区候选人中,须至少包含一名来自马来族印度族或其他少数族群。参选人必须同属一个政党,或以独立候选人小组身份参选。投票年龄定为21岁,由隶属总理公署的选举局英语Elections Department Singapore负责选务工作。[108]

本届大选的选举官英语Returning officer新加坡民航局总署长韩国元担任,这是他首次出任此一职位。[109]他于2024年4月1日正式接替前任选举官陈明锐,后者曾在上一届全国大选中担任同样职务。[110]

选民登记册

选举局发表声明指出,《选民登记册》将于2025年更新,并将在预期选举日前数月封闭以进行修订。因此,欲参与2025年选举的公民,须于2025年3月1日当日年满21岁方可具投票资格。[111]《选民登记册》最新一次的核定日期为2024年7月21日,当时选民人数为2,715,187人。[112]选民名册曾于2月15日至28日开放供公众查阅,并于3月24日进行更新,选民总数增至2,758,095人。[113][114][115][116]截至2025年4月18日,共有18,389人登记为海外选民,其中8,630人在10个海外投票站亲自投票[i],另有9,759人选择透过邮寄投票——此方式首次于2023年新加坡总统选举中实施。[117]

其余宪法变化

选举局联同内政部数碼发展及新闻部进行相关修订。根据公告,候选人的外籍或永久居民家属,在参与选举活动时,将不再需要由候选人(或其选举代理人)签署书面授权,但直接涉足政治活动,如拉票,仍被禁止;此规定亦适用于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118][119]此外选举局于2024年5月31日宣布,由总理任命的主选举官将拥有权限,指示个人及社交媒体平台下架违反选举规定的网上选举广告,以确保选举的公平与有序进行。[120]

另外选举局2024年10月15日宣布,因应后勤限制及反应不一,首度于2023年总统选举中推行的疗养院特别投票安排将不再延续。[121][122]此外原本将选举竞选经费上限设为每名选民新币4元,但为因应通货膨胀,选举局于2025年3月27日宣布,将每个选区每名选民的竞选经费上限调高至新币5元。[123]

在选举令发出后,选举局宣布竞选期间将禁止使用深度伪造技术,如经数位操控、误导公众对候选人言论或行为的网络内容与广告。这项规定是在前总统哈莉玛·雅各布的深伪影片于同日网上流传后制定的。[124]

同时在竞选活动正式开始前,任何新设置的横幅、旗帜与海报均被禁止,仅有永久性地标用途或在选举令发布前已存在于选区内的装饰(如市镇理事会的横幅)可获例外。若有违规,翔鹰辅警英语Aetos Security Management有权主动移除。[125][126]

选区划分

2020年至2025年选区边界变化
Thumb
2020年选区边界
Thumb
2025年选区边界

新加坡选举划界检讨委员会于2025年1月22日召开,负责在选举前检讨并更新全国选区划分。[113]委员会于3月11日发布报告,建议设立18个集选区及15个单选区。[127][128]下届国会的民选议席将增至97席。[129]此次变动主要是因应各选区选民人数增长不均的情况,其中以新加坡东部西部地区的变化最为显著。[130]

根据报告,新增的六个单选区分别是裕廊中英语Jurong Central Single Member Constituency三巴旺西英语Sembawang West Single Member Constituency武吉甘柏英语Bukit Gombak Single Member Constituency惹兰加由女皇镇英语Queenstown Single Member Constituency淡滨尼尚育英语Tampines Changkat Single Member Constituency[131]相对地,现有的五个单选区——武吉巴督丰加北英语Hong Kah North Single Member Constituency麦波申榜鹅西英语Punggol West Single Member Constituency裕华英语Yuhua Single Member Constituency——则被纳入邻近的集选区。而武吉班让后港玛丽蒙英语Marymount Single Member Constituency先驱四个单选区的划分则没有任何变动。[132]

新加坡东部与西部多个集选区进行了重组。裕廊集选区被拆分为新设立的裕廊东-武吉巴督集选区英语Jurong East–Bukit Batok Group Representation Constituency西海岸-裕廊西集选区英语West Coast–Jurong West Group Representation Constituency[133]原本的西海岸集选区亦更名为西海岸-裕廊西集选区。[134]东部方面,白沙-榜鹅集选区被拆分为白沙-樟宜集选区英语Pasir Ris–Changi Group Representation Constituency榜鹅集选区英语Punggol Group Representation Constituency[135]马林百列集选区则因并入麦波申,以及波东巴西英语Potong Pasir蒙巴登部分地区,更名为马林百列-布莱德岭集选区英语Marine Parade–Braddell Heights Group Representation Constituency[127]至于碧山-大巴窑惹兰勿刹英语Jalan Besar Group Representation Constituency马西岭-油池义顺英语Nee Soon Group Representation Constituency盛港集选区,边界则维持不变。[132]

调整结果如下[136]

2020 2025
席次 93 97
选区 31 33
集选区 17 18
四人集选区 6 8
五人集选区 11 10
单选区 14 15
选民人数 2,651,435 2,753,226
更多信息 选区, 议席数 ...

新加坡政府已接受此次选区调整。[127]前进党表示,“欣慰选区检讨委员会比2020年时更进一步揭示了其决策背后的考量”,但该党同时认为,“即使考量到人口变动,检讨委员会仍可避免对主要选区边界进行如此剧烈的变动”。[137]

民主党则对“裕华单选区和武吉巴督单选区”消失一事表示失望,这两个选区原本是该党计划参选之地,并批评选区重新划分过程“缺乏透明度”。[130]

同样工人党秘书长毕丹星于3月25日透过脸书发文,形容这次调整是“史上最激烈的选区重划之一”,并指出,不透明的机构容易引发分歧,且认为政治制度的改革空间仍然很大。[138]

政党和候选人

主要参选政党与选前席次如下:[139][140]

更多信息 政党, 党魁 ...

根据2016年修订后的新加坡宪法,国会中反对声音的代表性获得制度性保障,规定最少需有12名反对党议员。这些席位包括正式当选的反对党国会议员,及从表现最佳的落选反对党候选人中选出的“非选区议员”。目前的国会组成中,工人党成功赢得10个选区席次,另有前进党的2名代表以非选区议员身份入议,合共12席,恰为最低门槛。[141][142][143]

提名和主要候选人

人民行动党

在2024年9月1日举行的行动党妇女组大会上,黄循财承诺,将在即将到来的大选中推出更多女性候选人。[144]

预计在本届国会届满前,行动党将陆续公布参选人选,其中包括三个(原四个)空缺席次的接班人、三位将竞逐反对党选区的新成员,以及至少一位在潜在摇摆选区出战的候选人。[145][146][147]

工人党

分析人士认为,工人党可能会在即将到来的选举中挑战约30个选区,主要集中于新加坡东部,例如白沙-樟宜英语Pasir Ris–Changi Group Representation Constituency淡滨尼集选区。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选区包含了过去属于静山英语Cheng San Group Representation Constituency友诺士集选区英语Eunos Group Representation Constituency的选区,该党曾于1990年代在这些区域经历过激烈竞争但最终落败。[148][149]此外该党也被认为可能再次在中部地区发起挑战,例如上一次在2015年参选的惹兰勿刹集选区英语Jalan Besar Group Representation Constituency[150]

前秘书长刘程强曾于上一届选举因伤退选,当时他坚持表示将持续参与政治事务,尽管他认为自行提名参选会是“倒退的一步”。[148][149]2024年12月7日,刘程强透过Instagram正式宣布退休,终结外界对他是否重返政坛的揣测。此前的11月18日,工人党已聘请数家专业机构,协助筛选候选人并进行性格评估,以期在来届选举中更好地代表新加坡人民。[150]

新加坡前进党

2024年11月,陈清木宣布有意参选这届大选,并指出前进党将积极促进在野政党之间的合作。[151]到了2月23日,陈清木正式宣布将参选西海岸—裕廊西集选区,并指出该选区幅员辽阔,未来可能进行重新划界。[152][153]

2025年3月20日,前进党表示将竞选蔡厝港英语Chua Chu Kang Group Representation Constituency西海岸-裕廊西英语West Coast–Jurong West Group Representation Constituency等选区,但尚未透露候选人。[154]4月20日确认,梁文辉与其他两位成员将再度角逐西海岸-裕廊西集选区。[155]

提名日

提名日为2025年4月23日,每位候选人均需提交提名文件,并支付选举保证金13,500新元(与2020年选举为相同数额)。

提名中心如以下[156]

更多信息 学校, 参与选区 ...

与之前的选举一样,如果候选人未能获得至少有八分之一(12.5%)的有效选票(基于有争议的选区),他们将失去选举保证金。

时间线

更多信息 日期, 事件 ...

选举议题

Blackbox Research在2025年1月透过其平台“SensingSG”进行的调查发现,新加坡选民最关心生活成本议题。[165][166]其他受关注的议题包括就业与住房,而较高收入者则关注民主与公民权利。[167]

报告指出,89.6%的受访者更重视地方治理品质,88%重视候选人的个人素质,87.8%则认为基础建设与服务是投票考量的重要因素。[165]与其他国家的情况不同,Blackbox预测,新加坡的大选不会受个人魅力政治主导。[166][167]

八万(Bhavan Jaipragas)表示,除了生活成本和公共住房等日常问题外,反对党若能正视地缘政治发展,如川普政府可能带来的贸易关税冲击,也可能为其争取更多选民。[168]法新社日经亚洲则分析指出,美国关税政策导致的经济不稳将成为新加坡选民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169][170]他也援引李光耀2009年的谈话,提醒选民珍惜新加坡的主权与国际地位。南华早报则指出,多数选民或仍以国内问题为投票核心。[171][172]亚洲新闻台的分析认为,行动党传统上于危机中诉诸安全与稳定的策略,在当前选民越发多元且质疑官方说法的背景下,可能不再奏效。[173]

南华早报的张弢补充,选民更可能期待国会呈现多元声音。[172]反对派也主张透过议会多元促进团结,并批评政府透过危机叙事进行恐吓。整体而言,专家们认为建立信任、展现诚意与有效沟通政策,将决定政党在选战中的成败。[173]

根据新传媒分析,东海岸马林百列-布莱德岭英语Marine Parade–Braddell Heights Group Representation Constituency盛港西海岸—裕廊西被视为2025年大选的选情关键区域。共同特征为:居民普遍担忧生活成本、就业安全与房价可负担性。[174][175][176]东海岸在上届选举中由行动党以些微差距胜出,当地长者照护与基础设施老化问题引发关注,私人地产拥有者则要求政府针对地契政策提供更大透明度。[176][177][178]

马林百列-布莱德岭方面,移民与教育政策问题成为选民关切,尤其在前议长陈川仁的私生活事件影响选民情感之际,该区选情变化备受瞩目。[174][179][180]工人党控制的盛港则显现全国议题比地方议题更具影响力。[175][181][182]至于曾由前进党主席陈清木挑战、2020年差距极小的西海岸—裕廊西,民众对社区基础建设与交通需求尤为关注。[183][184]分析认为,若易华仁案进一步发展,或将进一步动摇该区选情。[185]

在选区边界重划后,亚洲新闻台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位于重新划分选区的居民,例如东海岸、马林百列-布莱德岭,以及西海岸—裕廊西等地,对此变动普遍持冷淡态度。然而东海岸与马林百列-布莱德岭的部分居民则质疑重划的合理性。政治分析人士指出,选区改动使在野党面临更大挑战。[186]

根据海峡时报的分析人士穆斯塔法·伊兹丁与陈添锦(同上,音译)等人的看法,西部新设集选区的划分,似乎有利于巩固行动党的支持基础。[187]

此外分析人士也指出,东海岸选区因纳入如如切一带教育程度较高、中产阶级为主的选民,预期竞争将更为激烈。这些选民可能更重视政治多元与对国会权力的制衡。[188]

陈添锦亦在另一个访问指出,新成立的榜鹅集选区英语Punggol Group Representation Constituency内的年轻选民,可能对投票趋势产生影响。而海峡时报则预测,该选区将出现行动党与工人党之间的一场激烈交锋。[189]

然而张弢认为,多数选民仍会将焦点放在全国性议题、政党表现及候选人素质,而非仅仅着眼于选区划分的改变。[190][191]

竞选过程

政党论政

提名程序结束后,新传媒邀请提名候选人数最多的五个政党人民行动党、工人党、红点同心党、人民改革联盟以及新加坡前进党各别派出代表参与两场政党辩论,分别以英语和华语进行。英语版于2025年4月27日晚上8点在亚洲新闻台和CNA938电台直播,晚上10点在5频道重播;华语版于2025年4月29日晚上9点在8频道和958城市频道电台直播[192]

更多信息 语言, 主持人 ...

政党竞选广播

新传媒于2025年4月25日和5月1日播出两轮预录政党竞选广播,每轮四场,分别以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淡米尔语进行。规则与之前的大选大致相同,即派出6名或以上候选人的政党有资格参与政党竞选广播,政党广播顺序以派出的候选人数顺序排列(最少到最多),广播时间也依据派出的候选人数作出分配。这次大选,有资格参与竞选广播的政党共有8个,并且所有场次广播皆附对应语言字幕,两轮英语广播亦附手语翻译[193]

在第二轮淡米尔语广播中,人民改革联盟和新加坡前进党的广播顺序对调,原因不明,但这两党派出的候选人数相同,不违反规则。

广播平台

更多信息 语言, 时间 ...

各政党广播时间分配

更多信息 广播时间 (分钟,每个语言), 参与政党(广播顺序) ...
第一轮(2025年4月25日)各政党代表
更多信息 语言, 参与政党(广播顺序) ...
第二轮(2025年5月1日)各政党代表
更多信息 语言, 参与政党(广播顺序) ...

选区竞选广播

2020年新加坡大选2019冠状病毒病新加坡疫情而推出的选区竞选广播,不在本次大选沿用。

选举结果

选区结果一览

更多信息 全国各选区胜出政党及其得票率 ...

选后议席

87 12
行动党 工人党

政党席次一览

政党席次率

  人民行动党(87.88%)
  工人党(12.12%)

政党得票率

  人民行动党(65.57%)
  工人党(14.99%)
  其他(19.44%)
更多信息 政党, 得票 ...
更多信息 得票率 ...
更多信息 国会席次 ...

选后分析

2,627,026名已登记选民中,共计投出2,429,281票,其中42,829张废票。[1]投票率为92.47%,为近年来选举中较低的一次,略低于2011年选举的93.18%。[194]

人民行动党

现任总理黄循财领导的人民行动党在此次选举中取得压倒性胜利, 获得65.57%的选票,较2020年上届大选的61.23%上升4.34个百分点, 赢得97个国会席次中的87席, 比上届增加4席, 进一步巩固其在国会的绝对多数地位。

此外自2001年以来首次有三个选区的得票率突破80%,其中女皇镇单选区英语Queenstown Single Member Constituency表现得票率高达81.12%,行动党也夺下了全部新设立的选区,不过在淡滨尼集选区,行动党的得票率下降至52%。[195][196][197]

这是黄循财自2024年接替李显龙成为总理后首次领导大选,而且是第一位在交棒后首次领军大选就成功提升政党整体得票率的总理,创下历史纪录。

海峡时报》的分析人士将人民]]行动党的压倒性胜利形容为“避险性选择”。[198]此外,《海峡时报》和亚洲新闻台的多位分析师认为,选举结果显示选民对黄循财领导团队的“强烈授权”。[199][200]新加坡管理大学教授陈尤金指出,行动党的总得票率上升,颠覆了领导交接期间得票率通常下滑的惯例。[200]政治学者瓦利德·朱姆布拉特·阿卜杜拉则认为,亮眼的选举成绩让黄循财在组建内阁方面拥有相当大的自主空间,其他评论人士也认为,行动党的领导交接已经“全面完成”。[199]

许多分析人士对行动党也在选举中大获全胜发表评论,指出选民展现出“寻求稳定”的倾向,呼应了总理黄循财对“强而有力的授权”的呼吁。[201]另有观点认为,此次胜选成功打破领导层交接期间行动党得票率下滑的惯例。分析人士亦指出,选举结果显示,新加坡未来政治发展可能朝向两党制[202][203][204]

选后调查机构YouGov的民调显示,大多数新加坡选民对本次选举结果感到满意。然而,在Z世代选民中,支持人民行动党胜选的人数不到一半。调查亦指出,仅有37%的Z世代受访者对新政府的未来感到乐观。[205][206]

工人党

另一方面,工人党继续担任主要反对党,不仅保住10个国会席次,还新增两名非选区议员,创下该党自成立以来的最好成绩,进一步巩固其反对党龙头的地位。[207]

从全国得票率来看,工人党获得约15%的选票,较上届增加3.77个百分点;尽管在其所参选选区中的得票占比略微下降0.42%,但他们仍在连续第二届选举中于参选选区击败人民行动党,取得多数选民支持。[208]

针对工人党的表现,分析意见有所分歧。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庄嘉颖指出,工人党在原有选区的得票率有所上升,而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张恺祺则指出,该党在所有新挑战选区的得票率均突破40%,这些都被视为工人党有所进展的迹象。

不过,前人民行动党议员殷吉星英语Inderjit Singh (Singaporean politician)则认为,尽管工人党派出实力坚强的候选人,但资源过于分散,最终未能攻下另一个集选区。[200][209]

根据《路透社》报导,多位分析人士认为,工人党已逐渐成为对抗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地位的主要挑战者。副教授麦可·巴尔称赞该党展现出纪律性强的选战策略,并具备吸引优秀候选人及累积选举经验的能力。然而,柯慧贞指出,尽管工人党表现优于其他反对党,但距离真正撼动人民行动党的地位仍有相当距离,新加坡的政治格局因此更趋近于“一又二分之一党制”。[210]

《海峡时报》的谭苑筠认为,选举结果反映选民拒绝准备不足的“蚊型政党”,而倾向支持如工人党这类具可信度的反对势力。她指出,这显示出选民对政治变革的期望是循序渐进的,并期许反对党展现更高的专业水准。[211]

新加坡前进党

不少人指出,其他反对党在此次选举中遭遇“严重挫败”。其中前进党不仅失去原本在国会中的两个非选区议员席位,得票率亦出现下滑,尽管这是该党创办人陈清木的最后一场选举。[201][212]这引发外界担忧,该党或将逐渐淡出政坛。政治分析人士陆浩扬认为,该党过度依赖陈清木的象征性领导,潘群勤梁文辉担任非选区议员期间的表现,未能在选民间形成有效共鸣。他并质疑,西海岸-裕廊西集选区的选民,尤其是亚逸拉惹一带的选民,是否已从上一届选举中陈清木“英雄式人物”的形象中抽离,以及前进党是否已为“后陈清木时代”做好充分准备。

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庄嘉颖指出,网络使用率下降以及实体造势活动的增加,可能是导致该党表现退步的因素之一;陈尤金则指出,作为新兴政党,新进党未能有效传递年轻化的形象。而政治观察员陈庆文则认为,该党仍属新兴政党,尚在发展阶段。[213]

海峡时报》记者陈慧珊与陈奕恩的分析则指出,工人党在选民间的受欢迎程度与其竞选活动的优势,可能对前进党构成压力并导致其选情不利。报导亦提到,选民似乎已将上一任期中发生的争议事件(如易华仁受审及数起婚外情事件)抛诸脑后,使得行动党得以稳固地盘,甚至在部分选区逆势取得支持成长。[214]

分析人士指出,前进党在下届大选中必须设法保持其政治能见度与相关性,但他们也认为,该党在吸引年轻人才方面面临困难。此外,本次仅推出13名候选人,远少于上届的24人,也可能是导致其明显败选的关键因素之一。[215]

观察人士亦指出,该党在吸引年轻候选人方面面临困难,且低估了选民对政策讨论的重视。政策研究所学术顾问陈恩赦表示,前进党的政策虽对部分选民具有吸引力,但对其他人而言则显得不切实际。此外,观察人士也认为,该党领导层的人事变动损及其稳定形象。[216]

其余政党

民主党党魁徐顺全在三巴旺西单选区创下该党历来最佳成绩,获得46.81%的选票;然而他仍未能进入国会(自1991年以来便致力于此目标),因票数未达非选区议员门槛。他的得票率为落败候选人中的第三高,仅次于惹兰加由单选区的工人党候选人刘德成的48.53%,以及淡滨尼集选区工人党团队的47.37%。

观察人士指出,规模较小的反对党在选举期间或可发挥提出特定议题与深耕选区的作用,然而选区边界的变动可能使资源整合面临挑战。为了减少边界重划的影响,政党需在足够大的范围内经营,方能维持稳定布局。有观点认为,若反对党无法成功协商整合,未来或须考虑合并或组成联盟,否则可能面临解散风险。张可琪亦指出,公众期盼的是一个“忠诚的反对党”,而非为反对而反对的政党。她强调,反对党必须审视自身对选民的价值主张,并评估是否有足够的支持基础。[217]

陈清木亦指出,小型反对党如前进党正面临“全面溃败”的风险,这些政党正“直视政治边缘化的深渊”,若不重新审视自身定位,提出对选民具有吸引力的价值主张,将在竞争激烈且破碎的反对党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

新加坡国立大学讲师陈瑞贞亦指出,除了工人党以外的反对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若要维持政党的政治生命,其候选人必须提出能够呼应选民期望、具有区别性的正面政策主张。政治顾问辛马林德(Malminderjit Singh)则强调,凡具备良好规划与资源整合能力的政党将更具竞争力,并建议前进党、民主联盟民主党等应进一步扩展规模,提升跨族群的吸引力,并积极招募来自各阶层与族群的人才。[217]

根据亚洲新闻台分析人士的观察,其他反对党表现不佳的主因包括候选人素质不高、基层组织薄弱及竞选讯息不明确。多位专家建议,这些政党应考虑与较大的反对党整合或合并,以维持其政治相关性。[218][219]

陈尤金则补充指出,尽管红点同心党此次的表现可视为“有前景的起点”,但若要进一步成长,仍须扩大号召力,并吸纳来自不同族群与社会阶层的候选人。[218]

选后反应

人民行动党

选后总理黄循财在财政部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选举结果展现“明确且坚定”的民意授权,让新加坡更具条件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与多元种族议题。他形容此次结果反映出民众的肯定,但也强调行动党不会视支持为理所当然,并承诺将更加努力,指出国际社会正密切关注选举结果。黄循财也对反对党在关键议题上的努力表示肯定。[220]

另一方面,总统尚达曼表示,选举结果显示新加坡人“依然团结一致,期盼国家拥有最好的未来”,并指出本地社会未出现如加拿大澳洲等国那样的政治不信任或极端对立。[221]

隔日行动党领袖承诺将团结一致,并从全球风险中汲取教训,同时透过巡游活动[222]及已于5月5日(或马林百列-布莱德岭集选区英语Marine Parade–Braddell Heights Group Representation Constituency团队于4月28日)恢复的“会见民众英语Meet-the-People Sessions”活动[223],向居民表达感谢之意。[224]

工人党

工人党秘书长毕丹星起初婉拒就选举结果接受媒体访问。然而在当天下午于阿裕尼集选区的胜选致词中,他承诺将推动一个更具平衡性的国会,并表示他的团队会一视同仁地为选区居民服务。[225][226][227]

另一方面,惹兰加由单选区候选人刘宇扬表示,尽管结果“并非我们所期望的”,他仍予以尊重。与此同时,由于未能夺得任何新席次[j],工人党支持者普遍感到意外与失望。[228]

尽管工人党对人民行动党获得强而有力的授权表示祝贺,但尚未公布将由哪两位候选人担任国会非选区议员。5月5日,余振忠英语Yee Jenn Jong宣布退出政坛,并表示这段从政经历“值得”,他将继续留在工人党内。[229]

新加坡前进党

前进党秘书长梁文辉形容本次选举结果“极为震惊”,因为多个选区出现向行动党和工人党倾斜的全国性选票波动,导致该党失去在国会的代表席次。[230]他在武吉知马购物中心的党部向媒体表示,“我们需要时间来反思与重整”,以便在下届选举中有所提升;他亦表示尊重选民的选择,但婉拒进一步提问。同样地,前进党支持者对败选结果感到失望,但也肯定了候选人及志工在选战中付出的努力。选举样本统计结果公布后,该党亦宣布取消原定的记者会。[231]

5月4日,前进党创始人陈清木向时任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英语Desmond Lee (Singaporean politician)率领的团队表达祝贺,并感谢选民的支持,表示这份支持“从未被视为理所当然”。[232]5月7日,梁文辉亦透过脸书向李部长致贺,并指出尽管选举结果令人失望,但这并不代表前进党的结束。5月10日,陈清木正式宣布退出竞选政治,但强调他将继续留在前进党,并表示“这个政党不会就此退场”。[233]7月5日,陈清木正式辞任党主席一职。[234][235]

其余政党

选举结果公布当晚,民主党与支持者在教育部体育场等候结果时,徐顺全情绪激动,并向媒体表示,如果选举时间及竞选期能够更长,也许结果“会有所不同”。[236]当媒体询问他对结果的看法时,他表示这是一场“艰难的战斗”,并批评选区划分检讨委员会的决策,称此情况对新加坡“并不健康”。不过他也强调,民主党以及其他反对党将持续密切合作,并根据每次选举调整策略。[237]2025年5月18日,徐顺全与谭文耀共同发起“橙与青社会企业合作社”,作为针对人民行动党-全国职工总会联盟的一项“以人民为本的经济抗衡力量”。此外,他们亦透过连署倡议选举制度改革,并成立青年组织,以备战未来选举。[238]

5月3日,国民团结党秘书长黄顺祥英语Spencer Ng宣布,该党未来将采取“更强硬且更具发声力”的立场,面对其他反对党的竞争。他坦言,在“反对党愈发拥挤的政治版图中”,团结党的声音正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黄顺祥直言,“反对阵营的团结只是幻想”,并指出团结党将不再遵循所谓的“君子协定”,指控其他反对党长期以来利用此种默契牟取自身利益。[239]

改革人民联盟英语People's Alliance for Reform领袖林鼎英语Lim Tean形容选举结果对反对阵营而言是“令人失望”的,并表示他誓言在下届大选中强化政党实力。他同时提及,将针对“一些无法解释的事项”进行调查,并指称在波东巴西单选区英语Potong Pasir Single Member Constituency出现未签名的票箱封条。[240]

红点同心党领袖拉维·菲利蒙英语Ravi Philemon则尊重此次结果,并视之为一种鼓励,他表示:“人民已经表态……新加坡仍有红点联盟这类政治力量的一席之地。”并祝贺新任总理黄循财,认为行动党的胜选象征着“沉重的责任”。[241]

民主联盟党魁林瑞兴表示,他从本次选举中获得鼓舞与动力,将持续投入社区工作。他并提出多项未来计划,包括加强与社区的互动、调整政策方向、运用社群媒体扩大影响力,以及与其他政党建立更稳固的联盟,以更有效回应选民需求。[242]

无党籍候选人郑永康与罗达瑞也表示,会持续透过平台关注地方与全国议题。郑永康表示将参选下届选举,并承诺替蒙巴登马林百列的弱势家庭发声。

罗达瑞在选举中比改革人民联盟的库马高出16个百分点,他认为这显示选民希望看到更有公信力的反对派候选人出现。[243]

海峡时报》的多位分析人士指出,选民对国会代表效能及地方事务治理的期望日益提高。新跃社科大学副教授施伟达表示,工人党透过改善社区管理维持了选民支持。陈尤金则批评前进党对基层治理的轻视态度,形容其立场“不可持续”。

米歇尔·昂进一步指出,即使是无党籍候选人,只要具备在地认同感,在选举中往往也能胜过某些反对党的知名人士。[244]

国际反应

政府组建

黄循财表示,他当前的首要任务是筹组新内阁,并透露将会“适时”透过记者会对外公布,随后举行宣誓就职仪式。他也提到,职总秘书长黄志明有望入阁,理由是历届内阁中,劳工领袖一向扮演重要角色,具备先例可循。[220]

然而,在一张黄志明与被定罪的洗钱犯苏剑锋的合照在网络上流传后,黄志明于5月6日主动请辞内阁职务,并请求黄循财勿任命其入阁。同时,他也为2017年在教育部一场对话会上对公务员发表的“不敬言论”致歉。[245]

5月5日,黄循财另宣布,反对党领袖毕丹星将继续担任该职务。[246]

Thumb
Thumb
现任非选区议员蒋佩姗英语Eileen Chong (politician)刘宇扬英语Andre Low

5月19日,工人党宣布蒋佩姗英语Eileen Chong (politician)刘宇扬英语Andre Low将接受担任非选区议员职位,并于同日获得选举官韩良宪确认。[247][248]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新内阁人事,有左到右分别为陈振声李智陞英语Desmond Lee (Singaporean politician)王乙康尚穆根唐振辉英语Edwin Tong费绍尔英语Muhammad Faishal Ibrahim

5月21日,黄循财公布新内阁人事名单。此次改组中任命三位协调部长,颜金勇为唯一副总理陈振声出任国防部长及公共服务统筹部长,李智陞英语Desmond Lee (Singaporean politician)接掌教育部徐芳达英语Chee Hong Tat担任国家发展部长。王乙康出任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尚穆根则担任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同时由唐振辉英语Edwin Tong接任律政部长,并兼任内政部第二部长费绍尔英语Muhammad Faishal Ibrahim则晋升为内政部高级政务部长兼掌主管回教事务部长[249][250]

Thumb
新国会议员梁振伟英语David Neo

新当选国会议员萧振祥英语Jeffrey Siow梁振伟英语David Neo分别获任命为交通部及文化、社区与青年部的代理部长。

黄循财补充表示,黄志明未被纳入新内阁属“暂时性安排”,并强调仍希望不久后能让其加入内阁团队。[251]

备注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