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铁DR3100型内燃动车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铁DR3000型内燃动车组是台湾铁路管理局于1998年引进的冷气空调柴油客车[6],是台铁第四款装有冷气空调的柴油客车,并且是首款新出厂就装有自动门的柴油城际列车[7][14],由日本车辆以及唐荣铁工厂制造[1]。1990年代后期东部干线自强号列车尽管已有DR2800型、DR2900型以及DR3000型内燃动车组行驶,但假日时段车票仍然是一票难求,为舒缓电气化前的旅运需求而购置[8]:288。2020年12月23日南回线电气化全线通车,台湾环岛铁路干线已无非电气化区间[15],加上2021年开始新型电力动车组自强号EMU3000型陆续开始交车,柴油自强号的使用需求不再[16],唯本型车年限未到继续行驶,其余柴油自强号已于2023年4月26日改点后退役[17][18]。2024年1月1日铁路局公司化[19],因此转为台湾铁路公司旗下车辆继续行驶。
Remove ads
概要
在台湾1970年代的十大建设计划中,北回线的建设为当时重要的铁路工程之一,衔接宜兰线的南圣湖站[注 1]与花莲站,并于1980年2月正式通车[20]:102-103[21]:134。随后,1982年7月台东线完成由762毫米轨距拓宽为1,067毫米的工程[22]:93[4]:119,使宜兰线、北回线及台东线共同构成台湾东部主要的铁路运输干线[8]:120-123。
至1990年代初期,既有的DR2800型与DR2900型已无法充分因应东部干线不断增加的旅运需求。随着南回线即将通车,车辆需求更形迫切,台铁遂自日本日立制作所采购DR3000型。该型车投入后虽能在平日有效纾解压力,但假日期间车票仍一票难求[2][3]。
虽然北回线电气化工程已于1992年启动[20]:102-103,并规划未来引进电力列车以提升效率,但在电气化尚未完成前,为补足短期运量缺口[8]:288,台铁决定再向日本车辆制造采购10组、共30辆的城际型内燃动车组。依技术移转方式,前3辆由日本车辆示范制造,其余27辆车体则由唐荣铁工厂[注 2]制造与组装[4]:121,转向架则交由中国钢铁生产[23],于1998年10月完成全数交车[24],并定位为DR3000型的增备车种[5]。
此批车辆亦为台铁自1937年(日治时期)购入DR2300型以来,相隔60年后再次自日本车辆制造株式会社采购的内燃机客车[3]。
Remove ads
DR3100型内燃动车组自1998年8月起正式投入营运,以“自强号”名义行驶于东部干线[5]。由于外观与DR1000型相近,初期一度引发外界误认其转供支线使用的疑虑[25]。本型车引进后配属于花莲机务段[5],营运策略并非单纯增开班次,而是以取代原由DR2800至DR3000型执行的既有车次为主;借由车辆汰换所释出的编组,得以加挂其他班次运用,进一步提升整体运能[26]。
自1998年8月1日起逐步投入使用后,DR3100型主要服务于宜兰线与北回线,自强号内燃动车组的编组规模亦自6辆逐步扩增至9辆,甚至达12辆,显著提升搭客能力[26]。此举在假日期间部分纾解了东部干线“一票难求”的状况[4]:123。在初期运用上,DR3100型主要行驶板桥-树林、树林-花莲及树林-台东间的列车,各配置一往返班次。随着2000年宜兰线电气化完成,其行驶范围进一步扩展至南回线及屏东线,最远行驶至高雄[26][27]。
2013年,随着TEMU2000型电力动车组进驻花莲机务段,为避免维修能量不足,DR3100型自1月30日调整配属至台东机务段,惟因保养情况不佳,同年9月25日再度回到花莲机务段[28]。2014年7月16日花东铁路电气化完成后,原树林经东部干线往返新左营的班次,调整为花莲-新左营及台东-台中路线[28][29],并暂时淡出宜兰线运用[27]。同年8月,由于花莲机务段所属EMU500型大量岁修无车可派,曾以一组三辆DR3100型支援部分区间车[30]。2018年底至2019年中,台东-台中间班次则曾由DR2900或DR3000暂行取代[31]。
2020年12月23日南回线完成电气化,台湾环岛铁路干线全面电气化[15]。随着2021年起EMU3000型电力动车组陆续交付,自强号柴油车需求逐渐减少[16]。在南回线由EMU3000型取代后,因应海线多班对号列车停驶,自2022年6月29日改点起,DR3100型担当花莲-潮州经由海线的自强号班次,亦为柴联自强号首度于台北高雄之间西部干线营运[16][31]。2024年4月26日大改点后,该车型退出西部干线及宜兰线[32]。然而,本型车因服役年限未满而继续保留于东部干线使用,其余柴油自强号则已于2023年4月26日改点后全面退役[17][18]。2024年1月1日台铁局公司化[19],DR3100型遂转属台湾铁路公司,持续营运。
2025年5月,因花莲和平-崇德间发生土石坍方导致路线中断,虽于5月19日完成单线抢通,但触线尚未修复,台铁遂派遣DR3100型于和平-新城间执行临时疏运任务[33][34]。
规格与构造
考量台湾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DR3100型列车车体采用SUS301L不锈钢制造[7]。车窗配置为大窗搭配小窗[6]。此外,本型车于搭客上下乘降门前方加装电气路牌保护垫,以避免高速行驶时因惯性作用导致路牌敲击车身,产生噪音或损伤车体[35];惟原先安装的保护垫后续已拆除[3]。各车厢两端均设置上下乘降门,并自新造时即配置自动滑塞式乘降门,为台铁首批出厂即配备自动门的柴油城际列车[7][14]。此设计不仅提升便利性,亦降低因乘降门未关闭而发生意外的风险。
车体涂装承袭DR2800型至DR3000型设计,车头使用警戒色涂装以提醒前方行人;车窗上下边缘则涂以黄色与橙色,提升车辆可见度并增强搭客安全感[2]。
列车车侧终点显示器[注 3]最初为布幕式,设置于车体中段上方,设计与DR1000型相同[2]。后续为提升显示弹性,改装为三色LED显示幕[3],其型号与DR2800型所使用者相同[2]。
-
车侧终点显示器改造前的车体外观
-
车侧终点显示器改造后的车体外观
Remove ads
DR3100型列车的内装设计与DR2800型至DR3000型有明显差异,整体采用简约风格。营运初期,走道铺设蓝白相间的不规则纹路地垫[7],随着使用年限增加,后续改为红色地垫[3]。车厢内壁以白色壁板装饰,搭客座椅则采用与莒光号相同的回转式坐卧两用椅[9][10],配置方式为2+2,每组座椅间距较早期的柴联自强号增加至1,120 mm。单车厢设置11排共44席[7]。DR3100型车依奇偶号车厢在设施上有所区分:单数号型设有无障碍西式马桶,双数号型则配置空间较小的蹲式马桶。至于电源无动力中部车厢DR3150型,则设有蹲式马桶、简易茶水区与电话间,并配置13排座椅,共52席[3]。车内设施方面,座椅上方设有行李架,设计与同时期引进的推拉式自强号相同,供旅客存放随身行李;座椅旁的车窗下方另设有茶杯架[2]。此外,车内取消了类似DR2700型柴油客车的月洞门装饰,改以简单遮罩覆盖[2][18]。驾驶室配置亦与DR3000型相似,设于列车左侧,并以隔板区分独立空间。驾驶室对侧另设有一组两人回转式座椅,因可直接眺望前方视野而俗称“天王座”,常被用作车掌室或随车机务人员休息室。惟DR3100型单数号型因厕所空间较大,仅设置折叠椅;双数号型则保留完整的两人座,故其定员较单数号车多出2席。至于DR3150型因未设置驾驶室,亦无“天王座”座位[3][24]。
-
DR3150型的电话间
-
车厢内装
-
茶水间
Remove ads
行车事故
- 2012年6月14日:从新左营开往花莲的305次自强号,行经大武~泷溪间的大武2号隧道口时撞上隧道口外的土石流,导致第1车(DR3108)出轨。
- 2015年5月1日:从台中开往台东的自强号371次停在斗六车站,第5节车厢(DR3155)车轴卡死起火冒出大量浓烟,幸扑灭火势,并无人员伤亡[36]。
相关条目
备注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