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E-mote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E-mote(日语:エモート Emōto)是M2开发的一种技术,用以将插画制成3D动画[1][2]。其名源于“Emotional Motion Technology”的简称[2]

事实速览 开发者, 首次发布 ...

概论

事实速览 外部视频链接 ...

制作者可以透过E-mote将角色的样貌、表情、姿态动画化,而且有关工序比起传统做法为少[2]。比如在将表情动画化时,传统做法是画出多张有关角色的图片,并在口部、眼部、眉毛等部位上作出改动;而E-mote则只需要加入相对较少的图片素材,就可以把有关表情动画化——当中制作者可用E-mote转换角色的各个部分,使之动画化[2]。制作者亦可透过E-mote作出各式各样的設定,比如人物各部分的硬度、重量、摇动情况;风力和角度的影响、变形移动[3]。此外其还默认了“男子正面”和“女子正面”等各式各样的模板,只要将立绘套用到模板上,就能制作出该个角色的3D动画[3]

开发过程

M2在开发E-mote之前,便开发过用于创作动作游戏角色和用户界面的工具[2]。E-mote建基于在开发《魂斗罗ReBirth》和《德古拉传说 重生》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动作编辑器[2]

E-mote的构思源于M2跟成人游戏品牌Windmill的一场讨论,它在当中看到了“会动的立绘”的需求[2]。于2012年11月30日开售的《魔女的花园》为首款正式采用E-mote的游戏[4][5]。在开发《魔女的花园》时,M2并没有特地为E-mote制作一款UI工具,致使制作商要在搭配其他动作编辑器的情况下使用E-mote——这使得有关开发变得十分复杂。有鉴于此,M2其后开发出专用工具“E-mote Lite”,其内建了各种各样的开发功能[2]

历史

  • 2012年12月 - M2公开发售E-mote的技术授权[2]
  • 2013年
    • 2月5日 - M2公开了专用工具“E-mote Lite”的试用版[6]
    • 4月4日 - E-mote Lite正式版推出[3]
  • 2014年
    • 6月9日 - M2推出了E-mote 3.0。在此一版本中,用户可以批量导入Adobe Photoshop的PSD图像,并跟吉里吉里2Unity Pro兼容[1][7]
    • 6月27日 - M2推出了E-mote Free Movie Maker。此一变体是特地为了输出GIF动画、连环PNG、WMV动画而设的简易版[8][9]

支持E-mote作品的平台及有关开发软件

(参考资料:[10]

采用E-mote的部分作品

街机游戏

家用游戏

Windows游戏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