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K1301/1302次列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K1301/1302次列车是中国铁路运行于首都北京至内蒙古满洲里之间的一对快速旅客列车,自1994年7月1日起开行,由哈尔滨局集团齐齐哈尔客运段负责客运任务。列车使用中国铁路25G型客车,沿京哈铁路、沈山铁路、平齐铁路、滨洲铁路运行,跨越北京市、河北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四省一市一区。其中北京站至满洲里站运行31小时25分,运行2181公里,使用车次为K1301次;满洲里站至北京站运行33小时03分,运行2194公里,使用车次为K1302次。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4年11月27日) |
Remove ads
历史

1993年1月6日,哈尔滨铁路局海拉尔铁路分局首次进关的海拉尔站至天津站的101/102次临时旅客列车,6时24分在海拉尔站始发,此为目前K1301/1302次列车的前身。
1994年7月1日,哈尔滨铁路局海拉尔铁路分局增开海拉尔站至天津站101/103、102/104次图定直通旅客列车。
1996年,101/103 102/104次列车天津站至海拉尔站/加格达奇站(隔日) 经京山铁路、沈山铁路山海关站到大虎山站,大郑铁路大虎山站到通辽站,通让铁路、滨洲铁路让湖路站到海拉尔站运行。
1997年4月1日,车次变更为301/303、302/304次列车,区间变更为北京站至海拉尔站/加格达奇站(隔日),运行线路改为经京山铁路、沈山铁路、哈大铁路沈阳北站到哈尔滨站,滨洲铁路运行,301/303、302/304次列车和19/20次列车以及39/40次列车成为北京站到哈尔滨站的车次中经停天津站和唐山站的车次,又是唯一每日运行的车次。
1998年10月1日,301/303、302/304次列车的区间变成为北京站至满洲里站。
2000年10月21日,车次变成为1301/1303、1302/1304次列车,车底为25B型[1]。
2002年10月21日,1301/1303、1302/1304次列车更换为25G型车底。
2004年4月18日,1301/1303、1302/1304次列车的车次变更为1301/1302次列车,取消齐齐哈尔站折角,1303/1304次列车这对车次留空,2007年4月18日起被用于北京西站经京九铁路,陇海铁路线至郑州站的列车(原2553/2554次)[2]。
2005年左右,1301/1302次列车再次更换为25G型塞拉门车底。
2006年3月21日,1301/1302次列车在山海关站到沈阳北站的运行区间由原来的沈山铁路改经秦沈客运专线运行[3]。
2007年4月18日,1301/1302次列车改回沈山铁路运行。
2007年12月1日,1301/1302次列车衍生出副线4185/4186次,车底进海拉尔整备。
2011年1月11日至7月1日,1301/1302次列车再次改经秦沈客运专线运行。
2012年4月1日,1301/1302次列车再次进齐齐哈尔站折角,未增加车次。同年7月1日,1301/1302次列车提高等级,改为快速旅客列车,车次变更为K1301/1302次,取消齐齐哈尔站折角, 经滨洲铁路、西昂铁路、平齐铁路、京哈铁路、沈山铁路、津山铁路、京沪铁路运行。(K1302次山海关站到狼窝铺站之间经津山铁路、K1301次狼窝铺站到山海关站之间经京秦铁路运行。)
2014年9月左右,K1301/1302次列车在北京站-天津站-山海关站的机车交路由原先的东风11型内燃机车和东风4D型内燃机车转变为电力机车牵引。
2018年7月1日:更换为AC380V25G型集便车底,K1302/1次列车车体套跑K1304/3次回送海拉尔客车整备所检修整备。
2021年6月25日,K1301/1302次列车北京站至山海关站段由津山铁路改经京哈铁路运行,不再停靠黄村站、廊坊北站、天津站、塘沽站、芦台站和唐山站等京沪铁路和津山铁路车站,结束了在津山铁路26年的运行历史。
Remove ads
列车编组
K1302、K1301次列车的乘务工作由哈尔滨局集团齐齐哈尔客运段负责,使用配属齐齐哈尔北车辆段的中国铁路25G型AC380V车底担当客运任务,采取17节车厢编组,其中硬卧车7辆、硬座车6辆、软卧车、餐车、空调发电车及行李车各1辆。
机车交路
时刻表
- 数据截至2021年9月2日。
Remove ads
K1301/1302次 (2017年4月16日)[4]
1301/1302次 (2004年4月18日)[5]
Remove ads
相关事件
2017年6月,一名准大学生李晶(化名)乘坐K1301次列车,从北京出发至天津旅游三天。李晶上车后发现列车上充满了浓浓的烟味,当时她就觉得周围的空气特别差。她还发现,在她乘坐的往返两列列车上均设置有吸烟区,而工作人员也没有对乘客的抽烟行为进行劝阻,然而在列车上张贴的《安全须知》里,写明了“禁止在列车各部位吸烟”的规定,但车上却设置有吸烟区并放置了烟具(烟灰盒、烟灰缸),因此她认为此种做法并不合理。随后她将相关情况向国家铁路局运输监督管理司、北京市和天津市卫计委反映,但投诉无果。最终,李晶以铁路旅客运输合同纠纷为由,将哈尔滨局集团起诉到法院,请求法院判决哈尔滨铁路局赔偿其购票款102.5元,支付原告律师代理费以及本案诉讼费,取消北京站及天津站站台、K1301次列车内的吸烟区、拆除烟具,并禁止在上述区域吸烟,同时赔偿精神损害费人民币1元,以及原告为减少烟霾所购置的口罩费用人民币19元。2018年6月25日,北京铁路运输法院一审宣判,判令哈尔滨局集团在判决生效30天之内取消K1301次列车吸烟区标识及烟具,同时驳回原告李晶的其他诉讼请求。该案也成为中国大陆公共场所无烟诉讼第一案[6][7]。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