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 Transport Protocol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Micro Transport Protocol或称µTP是一个由µTorrent完成的BitTorrent协议。
它原本被设计用于当BitTorrent下载与一般应用程式冲突时,自动降低BitTorrent的点对点下载速率[1]。例如,它应能自动调节BitTorrent下载与浏览网页所用带宽。
希腊字母mu可能不是那么好打出,µTP通常被写为uTP。
开发
µTP是由BitTorrent公司开发,但没有投入更广泛的网络社群。[2]它首先于µTorrent 1.8.x beta加入,并于µTorrent 1.9 Alpha中正式对外公开。[3][4]
在µTorrent中加入的µTP功能被分割到libutp函数库中,并以MIT许可证发布。[5][6]
第一个支持µTP的自由软件客户端是KTorrent 4.0。[7][8]libtorrent(一个实现BitTorrent协议的API)目前在一个开发分支中实现了不完全的µTP协议。[9][10][11] Azureus(现在叫做Vuze)Bittorrent客户端也支持µTP(在微软Windows和MAC OS X 10.5或更新版本上的Azureus 4.5.0.5以后)。[12] Transmission从2.30版开始支持µTP。[13]
自由软件社区中有人认为,如果将µTP的拥塞控制加入现有的TCP协议中,将比为某个应用程式专门设计一种机制能更好的达成uTP的开发目标。[14]另一些人提出,尽管µTP协议有许多优点,但由于现有的TCP协议与操作系统内核紧密结合,在其中加入新的功能特性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在应用程式中发挥作用。[来源请求]
运作
µTP由两个部分所组成:一个框架机制,以及一种相比TCP协议较低侵略性的拥塞控制算法。
µTP在UDP分组中以自己的框架机制来储存数据。这种机制与TCP具有大致相同的功能(同样带有时间戳和使用选择性确认分组SACK),但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实现。
有评论认为µTP的框架机制有诸多不完善之处。[15]
µTP的拥塞控制被称为LEDBAT,旨在减少当延迟不严重时,应用程式使用µTP来最大化可用带宽造成的延迟。[1][16]此外,µTP的拥塞控制器提供的资讯可用于选择TCP连接的传输率。[17]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