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Mk 2手榴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Mk 2手榴彈
Remove ads

Mk 2手榴弹(或写作Mk II)是一种反人员破片手榴弹。

事实速览 MK 2, 类型 ...

历史

美军于1918年导入Mk 2,用以取代Mk 1手榴弹,在二战朝鲜战争越战中所使用。美军之后以M26系列手榴弹(M26/M61/M57)及M33系列手榴弹(M33/M67)取代Mk 2。

设计

Mk 2手榴弹采用TNT作爆炸填充物,部分型号改用EC无烟火药。

Mk 2在弹体外壳铸造了凹槽,是设计师认为可以靠这些凹槽设计让爆炸破片均匀散布,这使得其外型相似凤梨,又名“凤梨”或“菠萝”。

台湾社会因为其颜色与尺寸类似番石榴,又称它为“芭乐”,因保险片的形状被称为“鸭嘴手榴弹”,因外观被称为“卵形手榴弹”或“癞瓜手榴弹”。

规格

  • 重量:0.6千克(1磅5盎司)
  • 爆炸填充物容量:0.057千克(2盎司)TNT或EC无烟火药(约¾盎司)
  • 引信:根据型号而不同,包括M5、M6爆炸引信、M10系列点燃引信,亦可对应较后期推出的引信

衍生型

Grenade, Hand, Fragmentation, Mk II

EC无烟火药,采用M10或M10A1点燃引信。

Grenade, Hand, Fragmentation, Mk IIA1

EC无烟火药,采用M10A2/A3点燃引信。

Grenade, Hand, Fragmentation, HE, Mk II

TNT,采用M5爆炸引信。

Grenade, Hand, TNT, Fragmentation, Mk II

TNT,采用M6A4C爆炸引信。

流行文化

电子游戏

使用国

图片集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