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Pak 40反坦克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7.5厘米Pak 40反坦克炮 (7.5 cm Panzerabwehrkanone 40) 由莱茵金属于1939-1941年间研制,是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的主力反坦克武器 ,其中大部分为牵引式,但也有用于如黄鼠狼系列等自行反坦克炮上。
![]() |
Pak 40衍生出专为车载而设计的改进型7.5厘米KwK 40坦克炮,KwK 40的区别在于它的弹药更加紧凑,从而令车辆装载更多弹药。KwK 40是许多德国坦克和自行反坦克炮的主力火炮,并在战争后期渐渐取代了Pak 40的地位。
Remove ads
开发
Pak 40的开发始于1939年一份关于克鲁伯和莱茵金属共同研制一门7.5cm反坦克炮的合约。该项目最初并未受到重视,但之后在1941年的巴巴罗萨行动中突然出现如T-34及KV-1等的苏联重装甲单位,让这项目的优先级提高。第一门原型炮于1941年11月到达战场。
在1942年4月, 有44门Pak 40反坦克炮在德国国防军中服役;并于1943年成为德国反坦克武器的主力。
使用状况
Pak 40是一门标准的德国反坦克炮,并由德国提供给它的盟友。有些被掳获的PaK 40在苏联红军中服役。战争结束后,Pak 40在几个欧洲国家中继续服役,包括 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芬兰、挪威、匈牙利 及 罗马尼亚。
约有23500门PaK 40被生产出来,并有约6000门装在自行反坦克炮上. 每门炮的生产成本为 2,200 工时,大约12,000RM。而作为一种轻量化,全自动,并且是最重的德国航空机炮——BK 7,5被应用在Hs 129攻击机及容克斯Ju 88P-1驱逐轰炸机。


基本性能
- 口径: 75mm
- 倍径: L/46
- 与支架长度: 6.2米(20.3呎)
- 长度: 3.45米(11.3呎)
- 宽: 2米(6.6呎)
- 高: 1.25米(4.1呎)
- 质量(战斗状态): 1,425千克(3,142磅)

- 最大回旋角度: 65°
- 最大射击仰角: -5° to + 22°
- 发射速率: 每分钟14发
- 直线射程: 1,800米(5,906呎)
- 曲线射程: 7,678米(25,190呎) m (高爆弹)
- 弹药质量: 3.18千克(7.0磅) to 6.8千克(15.0磅)

战后留存的PaK 40

Remove ads
参见
- QF 17磅炮 - 类似的英国制火炮
- 3 inch Gun M5 - 类似的美国制反坦克炮
- 7.5 cm PaK 97/38 - 被俘获的法国75mm反坦克炮
- 7.5厘米Pak 41反坦克炮 - 克鲁伯研制的另一款75mm反坦克炮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