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WASP-17b

太陽系外行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WASP-17b
Remove ads

WASP-17b是一个位于天蝎座,环绕恒星WASP-17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发现于2009年8月11日[2]。该行星是首颗被发现的逆行轨道的行星,即行星公转方向和所属恒星自转方向相反[2]。这个发现也因此改变了行星系的理论[3]。WASP-17b可能是目前发现半径最大的系外行星,但质量只有木星的一半,是一颗蓬松行星[4]

更多信息 太阳系外行星, 母恒星 ...
Remove ads

发现

英国斯塔福德郡基理大学(Keele University)大卫·安德森(David Anderson)的团队使用凌日法观测到该行星对WASP-17凌日,而发现了这颗距离地球1000 光年(300 秒差距)的气体巨行星。并且其测光观测也确认了体积。该行星是以位于南非天文台,由多个大学操作的超广角寻找行星(Super Wide Angle Search for Planets, SuperWASP)望远镜阵列发现。该行星是由SuperWASP发现的第17个行星,并依该计划命名[5]

日内瓦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接着观测该行星所属恒星的光谱红移蓝移以确认其径向速度在行星运转时的变化确认行星的质量和轨道离心率[2]。在行星凌日期间精确测定的多普勒变化允许颗学家测定行星的公转方向,并经由罗斯特-麦克劳克林效应确认行星公转方向和所属恒星自转方向相反[2]

特征

WASP-17b半径是木星的1.5–2倍,但质量却只有木星的一半[2];因此密度只有0.08到0.19 g/cm3[2]而木星的密度是1.326 g/cm3[6]、地球密度则是5.515 g/cm3(水的密度是1 g/cm3)。如此异常低的密度被认为是因为行星的轨道离心率和它与母星的距离(比水星和太阳之间距离更短)造成了该行星内部强大的潮汐加热潮汐变形[2]。同样的机制也在木星卫星木卫一上发生,造成该卫星活跃的火山活动

WASP-17b被认为是逆行轨道的行星(轨道倾角高达149°[7];请勿和行星轨道面与观测者夹角混淆,对于所有太阳系外行星而言该夹角都是接近90°),也是首颗被发现如此公转的行星。这种运行方式是以行星凌日时的多普勒效应产生的罗斯特-麦克劳克林效应所得知,当行星的某一半球接近或远离地球时,地球将会观测到被凌日的行星减弱的红移或蓝移。科学家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该行星会逆向公转。其理论包含来自其它几乎要和其撞击的其他行星的重力弹弓,或者是一个较小的行星体的扰动使WASP-17b的轨道逐渐因为古在机制而改变其倾角[8]

Remove ads

参见

  • HAT-P-7b,在WASP-17b发现后不久被发现的另一颗逆行轨道的系外行星
  • TrES-4,另一颗体积大、密度低的系外行星

注释

Loading content...

参考资料

Loading content...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