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法国物理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安妮·呂利耶(法語:Anne L'Huillier,1958年8月16日—),法國物理學家,瑞典隆德大學原子物理學教授。安妮率領著一個原秒物理學研究團隊,專門研究電子的實時運動,以此來理解原子層面的化學反應[1]。2003年,她的研究團隊創下了雷射脈衝的最短紀錄,為170原秒[2]。2023年,安妮與皮埃爾·阿戈斯蒂尼和費倫茨·克勞斯共同奪得諾貝爾物理學獎[3],也是繼安德烈婭·蓋茲後第五位獲得該獎項的女性得主。
1958年生於法國巴黎。安妮·呂利耶最初在豐特奈高等師範學院(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Fontenay-aux-Roses 現 里昂高等師範學院)取得理論物理學及數學的理學碩士學位[4][5][6],之後在法國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員會於巴黎-薩克雷大學設立的薩克雷核研究中心進行實驗物理學博士研究,被索邦大學授予博士學位。其博士學位論文研究高強度雷射場中的多重電離現象[7]。隨後安妮在瑞典哥德堡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展開博士後工作,1986年被聘為薩克雷核研究中心的永久員工。1992年,安妮來到隆德,在當地藉助歐洲第一套用於飛秒脈衝的鈦藍寶石固態雷射系統進行研究。1994年正式移居瑞典,1995年在隆德大學擔任講師,1997年升任教授[8]。
安妮於2007年至2015年間擔任諾貝爾物理學委員會委員[5],自2004年起擔任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9],2018年擔任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同時也是美國物理學會和光學學會的會士。此外還獲得巴黎第六大學與耶拿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