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道隆 (醫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道隆(1913年3月12日—2000年),出生於臺南,父親李以彰、母親張和,其亦是傳道人李登炎之孫、崗仔林李家的後代,為臺灣戰後時期臺南胃腸病科名醫。[1][2]

生平
李道隆於1929年進入台南長老教中學(即今臺南市私立長榮高級中學),後轉學於日本大學第三中學唸書,1934年就讀日本大學醫科,於此開啟其醫師生涯。[2][3][4]
1938年4月,李道隆任職滿洲醫科大學高森內科副手。[3]同年10月返回台灣、12月於大樹開業,1941年4月轉遷至台南開業「胃腸病科道隆醫院」,[2]是為道隆醫院院長,[3]1942年,台南正逢赤痢流行,李道隆因治癒了不少患有痢疾的病患而享有台南胃腸病名醫之盛譽。[2]
1955年,臺南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成立,李道隆被推選為第一屆董事,當時的董事名單為:「董事長:侯全成、副董事長:陳明清;董事:李國澤、韓石泉、黃永昌、安慕理、陳再傳、宋泉璋、戴輝煌、黃主義、劉子祥、李道隆、蔡愛義、林登藻、林異雷」,嚴坤厚為第一任幹事。[5]李道隆曾於1960年參與王受祿醫師組織之台南基督長老教會台南中會傳道醫療團(簡稱台南基督教醫療團)擔任義工、為新樓醫院提供醫療服務。[6]
李道隆一生身兼多職,其擔任道隆醫院院長期間兼任臺北帝國大學(即今國立臺灣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所員,[3]亦曾任職台灣省X放射線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紅十字會臺南支會役員[3]及台南區合會董事長等。[2]
Remove ads
家族成員
李道隆的父親李以彰(1885—1941年)亦為一名醫師,李以彰別名珍珠,為李登炎之子,與妻子羅柳育有一女,後與繼室張和生二個男孩、八個女兒,李道隆即為長男。李以彰早年任職於太平境小學,後擔任台南醫院(為今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的實習生,與韓石泉、黃金火醫師(共和醫院創辦人)同班,通過醫師考試後於台南灣裡、安定、土城等地開業。[2]
個人著作
相關著作
- 吳銅,《臺灣醫師名鑑》,臺中:臺灣醫藥新聞社,1954年。
- 李嘉嵩著;李弘祺編,《一百年來 : 事奉與服務的人生》,新竹:編者自印,2009年。
- 陳力航,〈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7月。
- 謝若蘭,《西拉雅族岡仔林部落歷史研究》,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22年11月1日。
- 陳肇萱,〈記憶所繫之墓:盧嘉興對左鎮李公墓碑的探勘、考證與敘事〉,《人文研究學報》,第五十七期,2023年,頁41-68。
相關報導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