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絵文字/えもじ emoji),是使用在網頁和聊天中的形意符號,最初是日本在無線通信中所使用的視覺情感符號(圖畫文字)。表情意指面部表情,圖標則是圖形標誌的意思,可用來代表多種表情,如笑臉表示笑、蛋糕表示食物等。在香港除「表情圖標」外,也有稱作「繪文字」或「emoji」。在台灣LINE軟體中,表情圖標又被叫做「表情貼」。在中國大陸,表情圖標通常直稱「emoji」[6]或稱「表情符號」。新馬即「繪文字」或直接稱「emoji」[7]。
「繪文字」的各地常用別名 |
---|
 |
中國大陸 | |
---|
臺灣 | |
---|
港澳 | |
---|
馬新 | |
---|
繪文字 |
---|
符號系列 | emoji |
---|
已分配 | 1,349個碼位 |
---|
Unicode版本歷史 |
---|
|
1.0.0 | 81 (+81) |
---|
3.0 | 83 (+2) |
---|
3.2 | 91 (+8) |
---|
4.0 | 99 (+8) |
---|
4.1 | 116 (+17) |
---|
5.1 | 120 (+4) |
---|
5.2 | 148 (+28) |
---|
6.0 | 870 (+722) |
---|
6.1 | 883 (+13) |
---|
7.0 | 989 (+106) |
---|
8.0 | 1,019 (+30) |
---|
9.0 | 1,091 (+72) |
---|
10.0 | 1,147 (+56) |
---|
11.0 | 1,213 (+66) |
---|
12.0 | 1,274 (+61) |
---|
13.0 | 1,329 (+55) |
---|
15.0 | 1,349 (+20) |
---|
|
註釋:這些是獨立Unicode符號計數。[3][4]許多繪文字其實是兩個或以上的代碼按順序組成的。[5]繪文字在Unicode 6.0中首次被定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