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萬安橋 (屏南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万安桥 (屏南县)
Remove ads

萬安橋,又稱長橋龍江公濟橋彩虹橋[1][2],位於中國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長橋鎮長橋村,為中國最長的木拱廊橋[3]。該橋自建成以來歷經多次毀壞及重建。

快速預覽 萬安橋, 座標 ...

外觀

萬安橋全長98.2公尺,寬4.7公尺,橋面至水面高度為8.5公尺[2][4]。五墩六孔,跨度不等,最大跨度為15.3公尺,最小跨度為10.6公尺[2]。橋墩為塊石砌成,前尖後方呈半船形[2][5],正中橋墩側面鑲有石碑,記述建橋目的及捐資者[註 1][7]。橋身以杉木為建料,每孔兩端用九根圓木、二根橫串梁與八根圓木、四根橫串梁相貫成拱,其上橫鋪木板為橋面[8][9]。橋上建有廊屋37開間152柱,兩旁設橋椅[2][6][7]。廊屋中原有神龕,祀觀音,20世紀50年代為消除火災隱患,不再設神龕[2]。橋上有13幅楹聯[2]。橋西北端有石階36級,東南端有石階10級[2][10]

歷史

萬安橋自北宋建成後,多次被毀又多次重修。

據正中橋墩側面鑲嵌的碑記,萬安橋始建於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1][2]萬曆十六年(1588年)遭盜焚[註 2]乾隆七年(1742年)重建[註 3],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又遭盜焚,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復建34開間136柱橋屋。民國初年又遭燒毀,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再度重建,橋身向西北延伸為38開間156柱,橋西北端建有橋亭;相傳此次重建時有工匠跌落河中而無恙,故更名「萬安橋」。1952年洪水沖毀橋西北端的12開間,1954年由屏南縣人民政府出資重建,廊屋內加設橋椅,此次重建的木匠為長橋村黃生富和黃象顏,石匠為曲尺尾村邱允清和前溪村林慶祥。[1][2][5][6][7][11]

另據學者研究,萬安橋在古時為雙向伸臂的平梁廊橋,應為1932年重建時改為木拱廊橋[12][13]

2022年8月6日晚22時左右,萬安橋突報失火,火災於當晚22時45分被撲滅,橋體大部分被燒毀。屏南縣當局表示已在調查火災原因,並啟動保護與修復工作[9]。同年11月14日,國家文物局批覆同意實施萬安橋修復項目。

2023年7月17日,萬安橋修復工程正式動工,工程至同年年底基本完成[14]。翌年10月17日,萬安橋修復工程通過上級文物部門驗收。

Remove ads

保護情況

1988年10月公布為屏南縣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4月17日公布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2]。2006年5月25日作為「閩東北廊橋」之一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16],2012年9月作為「閩浙木拱廊橋」之一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17]

注釋

  1. 內容為「弟子江稹謝錢一十三貫又谷三十四石,結石墩一造,為考妣二親承此良因,又為合家男女及自身各乞保平安。元祐五年庚午九月謹題。」[6]
  2.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古田縣誌》載:「長橋,一名『龍江公濟橋』,宋時建,壘石為墩五,構亭於其上,戊子年被盜焚毀,今僅存一板可渡而已。」
  3.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屏南縣誌》載:萬安橋「宋時建,壘石為墩五,構亭於上 …… 乾隆七年重建。」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