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鮑里斯·萬尼科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鲍里斯·万尼科夫
Remove ads

鮑里斯·利沃維奇·萬尼科夫(俄語:Борис Львович Ванников,1897年8月26日—1962年2月22日)蘇聯國防工業的重要組織者之一。1944年11月18日獲得蘇聯工程技術勤務上將軍階。

快速預覽 鮑里斯·利沃維奇·萬尼科夫, 出生 ...

生平

生於巴庫一個猶太人石油商人家庭。1918年高中畢業志願參加工農紅軍。參加蘇俄國內戰爭。1919年加入俄羅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1]。1926年莫斯科鮑曼高等技術學校畢業後,在柳別爾齊農機廠工作,1933年任圖拉機器製造廠廠長。1936年任彼爾姆機器製造廠廠長。1937年起任國防工業人民委員部坦克局局長、副人民委員。1939年1月11日至1941年6月9日任武器人民委員部首任人民委員。[2]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前夕,由於與蘇軍總軍械部部長庫利克元帥就中型火炮地位的爭議,1941年6月7日被捕[3],由德米特里·費奧多羅維奇·烏斯季諾夫接任武器人民委員部人民委員。萬尼科夫在60年代撰寫回憶文章中憤憤不平地評價庫利克「為人輕率衝動,喜歡道聽途說」。1941年7月25日獲釋,改任武器人民委員部副人民委員。1942年2月16日-1946年1月任彈藥人民委員部人民委員,組織了戰時的彈藥工業生產。

1946年1月7日至1946年6月26日任蘇聯農業機械人民委員部(蘇聯彈藥人民委員部改編)人民委員,實際上他的實際職務從1946年開始任蘇聯人民委員會第一管理總局俄語Первое глав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при Совете Министров СССР局長,負責組織蘇聯核工業研製生產核武器。1948年和幾乎1949年前半年時間,與庫爾恰托夫、國家計劃委員會主席扎韋尼亞金都在烏拉爾坐鎮,就地解決鈾與鈽生產出現的所有問題。1953年開始擔任蘇聯中型機器製造部第一副部長,該部主管全蘇核工業,部長維亞切斯拉夫·亞歷山德羅維奇·馬雷舍夫在蘇德戰爭時期是坦克工業人民委員。

1958年退休。1962年在莫斯科去世,葬於克里姆林宮牆下[4]

蘇共第十八至蘇共二十大連任中央委員。蘇聯第二屆最高蘇維埃代表。1942、1949和1954年3次蘇聯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和鐮刀錘子獎章。1951年與1953年兩次獲得史達林獎[5]

獲列寧勳章6枚,一級蘇沃洛夫勳章1枚,一級庫圖佐夫勳章1枚。

Remove ads

著作

  • 《戰前的蘇聯國防工業》,載《歷史問題》,1968年第10期
  • 《武器裝備人民委員的札記》,載《軍事歷史雜誌》,1962年第10期。

評價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