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萬有引力之虹

托马斯·品钦小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万有引力之虹
Remove ads

萬有引力之虹》(英語:Gravity's Rainbow)是美國作家托馬斯·品欽所著的後現代主義史詩小說,初版於1973年2月28日。

快速預覽 萬有引力之虹 Gravity's Rainbow, 原名 ...

《萬有引力之虹》屬於越界小說的範疇——這不僅是因為它質疑並顛倒社會對於異常醜惡的標準[1],還是因為它打破了,或者說越過了西方文化和理性之間、密不透風的封閉界限。[2][3]小說經常顛覆劇情角色發展等傳統要素,而且穿插了許多學科中詳盡而專業的知識。

此書是品欽獻給他大學同學理察·法里納(1966年在一場車禍中喪生)的作品。

Remove ads

故事

故事情節主要設定在二戰後的歐洲,故事以德國軍隊設計、生產和調度V2火箭的過程,以及幾個角色揭開裝在火箭上那神秘的「黑色裝置」(德語:Schwarzgerät)背後隱藏的秘密為主線。

作品結構

全書分為4部分:

第一部分:在零的那一邊

第二部分:在赫爾曼·戈林的旅館中休假

第三部分:在環中

第四部分:反擊力

情節概述

Thumb
一支V-2火箭正在點火

《萬有引力之虹》劇情複雜,包含了超過400位角色,涉及許多條錯綜複雜、相互交織在一起的敘事線。[4]其中不斷重複的主題有:V2火箭、自由意志加爾文派預定論的相互影響、自然循環的破壞、行為心理學、偏執狂陰謀論。同時,由於品欽在為波音公司任職,為波馬克導彈計劃的輔助單位編輯新聞通信,他很可能從波音的檔案館中館存中借用了大量關於V2火箭的歷史文檔,用於創作之中。小說通過許多不同人物來敘述,這一技巧在品欽許久之後的小說《抵抗白晝》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不同敘事者的風格和語氣區別很大:有的使用非常通俗的語氣,有的自我指涉的意味比較濃,有的甚至打破了第四道牆,更有甚者甚至以意識流風格來敘事。

評價

Quotation
[...] a million bureaucrats are diligently plotting death and some of them even know it [...]
Thomas Pynchon

小說的創新精神和複雜性備受稱讚,但也引來一些批評。1974年,3名普利茲小說獎評審團評委支持《萬有引力之虹》獲獎,但另外由11人組成的委員會推翻這個決定。小說曾被提名1973年星雲獎,並於1974贏得美國國家圖書獎。自出版之日起,《萬有引力之虹》引來巨量的文藝評論,當中包括2名讀者的閱讀指南以及數個網上索引。此書經常被引為品欽的代表作[5]

時代雜誌》選出1923至2005年間最優秀的100本英語小說,《萬有引力之虹》名列其中。[6]許多評論家認為它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美國小說之一。[7]

寫作風格

文化影響

音樂

電視

電影

藝術

大眾文化

參考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