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萬通新世界廣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万通新世界广场map
Remove ads

39.92148°N 116.34811°E / 39.92148; 116.34811

Thumb
萬通金融中心夜景(2021年)
Thumb
萬通新世界廣場(2004年)

萬通金融中心原名萬通新世界廣場,位於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外大街2號,是高層寫字樓。

簡介

萬通新世界廣場最早由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探索與北京市西城區合作建設,這是新世界發展在北京繼京廣中心之後的第二個意向合作項目。新世界發展是萬通大廈最早的投資探路者,但是最終低調轉移,未繼續合作,因為認為阜成門外地區不適宜大規模整體開發[1]

1990年底,馮侖從北京一家信託公司借到500萬元人民幣。1991年,馮侖(後任萬通集團董事局主席)、潘石屹易小迪(後任陽光100集團董事長)、王功權(後為風險投資家)、劉軍王啟富海南省成立「海南農業高技術投資聯合開發總公司」,隨後在海南投資房地產迅速獲利[2][3]

1992年,潘石屹和馮侖先後來北京。回北京後的第一個項目是從北京市西城區任志強手上買來的阜成門外的土地,準備建設萬通新世界廣場[3][2]。1993年,潘石屹創辦北京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任法人代表兼總經理[4][5]。1993年底,這個萬通新世界廣場項目還沒開工建設,房子已賣光。這是北京第一個稱得上市場化操作的寫字樓[3]。開賣6天,購買者已匯款近20億元港幣到萬通公司帳戶。萬通新世界廣場的銷售成功,很大部分歸於潘石屹擅長在廣告中營造概念。在潘石屹主導下,萬通新世界廣場的推廣總計花費1000多萬元,大部分營銷費用花在《人民日報》海外版、《文匯報》等覆蓋香港的媒體上,引發了香港客戶的極大興趣[2]。潘石屹創造的萬通新世界廣場的銷售奇蹟,被譽為北京房地產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4][5]

1996年,萬通商城開業,定位為高檔商廈,但因北京同檔次的商廈很多,故銷售情況很不理想。1999年,萬通商城轉型為小商品交易市場,新開業不到半年,平均日客流量便達5萬餘人次,節假日高峰達7萬餘人次。到2011年,萬通商城的經營面積已達28000平方米,經營品種數萬個。2006年,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北京市「十一五」時期服務業發展規劃》,二環內禁止建設新的攤位式小商品市場及各類批發市場,已有的將逐步關閉或升級,鼓勵向三環外轉移。在此背景下,天樂宮等部分小商品批發市場關閉,二環沿線三大小商品市場官園市場、天意市場、萬通商城也作了調整。萬通商城於2006年首次改造硬體設施及商鋪布局。2000年代末,北京小商品市場顧客量減少。2011年12月,萬通商城宣布實施業態升級計劃,準備到2015年將陸續引入品牌商品,租戶向品牌化發展[6]。但因引入品牌知名度低,很難吸引消費者,故業態升級效果不佳[7]。在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過程中,2017年1月召開的西城區「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部署會宣布該區將繼續推進13個市場的提升改造和業態升級,動物園批發市場將於2017年全面完成疏解任務,萬通商城、官園商品批發市場等小商品市場也將於2017年底前完成清退[8]。2017年7月1日凌晨,萬通新世界廣場外的「萬通市場」四字被摘掉,8月31日晚萬通商城正式閉市,9月1日起不再對外營業[7][9]

2019年,大廈改造為萬通金融中心[10],其地下一層也改建為順天府超市[11]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