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仁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三仁湯,一方出自清朝的《溫病條辨》,是祛濕劑中清熱祛濕的方劑,有宣暢氣機,清熱利濕的功效,可以主治濕重於熱之濕溫病。可見的症狀有:頭痛惡痛,身重疼痛,胸悶不飢,午後身熱,面色淡黃,舌白不渴,脈弦細而濡。 本方共有8味藥組成,分別是: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半夏厚朴滑石通草淡竹葉

快速預覽 三仁湯, 源自 ...

方義

根據中醫方劑學認為。導致濕溫初起及暑溫夾濕的原因是濕溫初起,邪氣留戀氣分。所以方中杏仁入肺經,宣統上焦肺氣,使氣化則濕化;白蔻仁芳香庫辛,行氣化濕,宣暢中焦;薏苡仁滲濕健脾,利濕消腫,疏導下焦。而半夏可以燥濕化痰,消痞散結與厚朴共同下氣除滿。最後滑石,通草,竹葉甘寒淡滲,清利下焦。

現代研究

適用於腸傷寒腎盂腎炎布氏桿菌病以及關節炎等屬濕重於熱者。

附方

  • 藿朴夏苓湯,由藿香,厚朴,半夏,赤苓,杏仁,生薏苡仁,白蔻仁,豬苓,通草,澤瀉淡豆豉組成,有解表化濕的功用。
  • 黃芩滑石湯,由黃芩,滑石,茯苓皮,大腹皮,白蔻仁,通草,豬苓組成。同樣具有清熱利濕的功效。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注釋及參考文獻



分類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