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化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三化湯是一種中醫藥方劑,出自《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中風論第十》,為金元時代的醫生劉完素髮明。此方劑由大黃、枳實、厚朴、羌活組成,根據臨床使用發現三化湯用於治療急性中風病效果明顯。[1]
歷史記載
組成:厚朴、大黃、枳實、羌活各等分
用法:上藥銼,如麻豆大。每服9克,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分二次服之
主治:中風入髒,邪氣內實,熱勢極盛,二便不通;及陽明發狂譫語;中風內有便溺之阻隔者;中風九竅俱閉,唇緩舌強;大腸燥閉,不見虛症者。
組成:厚朴(姜制.二錢) 羌活(二錢) 枳實(一錢半) 大黃(四錢)
主治:治中風外有六經之形證,先以加減續命湯,隨證治之,內有便溺之阻隔,復以此導之。
用法:上作一服,水二鍾,生薑三片,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與小承氣湯對比
三化湯表面上看係由小承氣湯加羌活組成, 但這兩種方子中積實、厚朴、大黃的用量比例卻不相同: 小承氣湯中大黃四兩、厚朴二兩、積實三枚; 三化湯中三味藥物用量相等。顯然,與小承氣湯相比厚朴、積實的用量比例增加了, 由此決定了二方治療側重點的不同, 前者更善蕩除胃中積熱, 以攻下通腑為主, 後者長於破氣導滯, 重在調理氣機。[2]。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