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社聯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三社聯動是一個流行於中國內地的社會治理術語,指三個主體或三個實務要素的聯動。對該術語的具體定義缺乏共識,其中一種說法是三社聯動指"社區居委會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等三個主體的聯動"。

內涵

三社

三社聯動中「三社」的具體涵缺乏共識,例如葉南客和陳金城認為,三社聯動是社區建設、社會組織培育和社會工作現代化體制建立等三個體系的聯動[1]王思斌等學者認為,三社聯動是指"社區居委會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等三個主體的聯動"[2][3]中國民政部部長李立國發表於光明日報的文章認為,三社聯動是指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之間的聯動[4]

聯動

」即聯接,「」即行動或運作,「聯」是基礎,「動」是機制,二者並存共生。「聯」可以指社區等不同主體在同一層面的「主體聯接」,也可以指對象、目標等不同實務要素在同一系統中的聯接。「三社聯動」可以看作是「主體聯動」和「要素聯動」的整合[5]

模式

根據葉南客和陳金城對三社聯動的模式分類,三社聯動可以分為內需驅動型、政府主導型、項目引領型、理念踐行型和體制創新型五大類。內需驅動型是基於社區的內在需要構建的;政府主導型是圍繞政府工作開展活動, 多是配合上級政府的任務需要;項目引領型是在「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專業運作」中形成的;理念踐行型著眼於相同的目標和願景,在理念融合層面上整合資源;體制創新型是指通過社區管理體制創新,使得社區發展目標、社會組織運行、政府社會管理、居民參與、社工介入等機制形成合力[1]

起源

三社聯動的發源可能與「兩工聯動」和「三社互動」有關,「兩工聯動」是社工義工聯動的簡稱,是某地[誰?]於2009年提出的術語;「三社互動」首指社區、社團和社工的互動,該說法的提出較「兩工聯動」晚一些。顧東輝認為,「三社聯動」提出時間應在2009至2010年之間[5]

實踐與發展

2015年10月22日,中國民政部重慶召開全國社區社會工作暨「三社聯動」推進會,要求各地加快推進社區、社會組織、專業社會工作「三社聯動」[6]

三社聯動在中國內地的實踐較為廣泛,在深圳市[7]北京市[8]廣州市[9]酒泉市[10]蘭州市[11]長沙市[12]等地都有應用。

在三社聯動的基礎上,合肥市提出五社聯動[13],張健等學者對此分析稱,五社聯動是指社會服務中心站、社會工作人才、社會組織、社區組織和社會資本五個主體之間的聯動[14]

另見

  • 五社聯動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