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上海廣播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Remove ads

上海廣播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簡稱上視新聞綜合頻道,是上海電視台的第一個頻道,於1958年10月1日正式開播。自2001年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現上海廣播電視台)成立,上海電視台、上海東方電視台上海人民廣播電台上海東方廣播電台合併,上海電視台名存實亡。現時該頻道由上海廣播電視台下屬機構SMG融媒體中心擁有,但是,該頻道是目前仍然堅持使用「上海電視台」呼號的頻道。

快速預覽 上海廣播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 STV, 國家/地區 ...
Remove ads

該頻道的節目收視率、市場占有率和觀眾美譽度位居上海地區所有頻道前列,官方宣稱其被譽為全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地面頻道之一[3],成為上海及周邊地區觀眾了解上海、關注上海的首選頻道。幾代電視人銳意創新,創辦並培育了眾多在上海乃至全國開風氣之先、深具影響力的欄目和節目。新聞綜合頻道擁有「中國新聞名專欄」《新聞透視》,「上海市優秀媒體品牌」《新聞坊》《1/7》等欄目;精心打造的新聞欄目《新聞報道》《新聞夜線》《上海早晨》《媒體大搜索》等,法治欄目《案件聚焦》《庭審紀實》等,民生服務欄目《名醫大會診》《非常惠生活》《超級家長會》等,深受觀眾喜愛[4]

Remove ads

歷史

上海電視台8頻道於1958年10月1日正式開播。1973年8月1日,彩色電視節目正式對外試播,每周播出兩次。1974年,上海電視台彩電中心演播樓、發射機房、微波機房和電視發射塔建成;同年,上海電視台台址遷至上海彩電中心,自此之後全部播出彩色電視節目。在上海有線電視台各頻道撤併至上視和東視之前,上海電視台8頻道為主頻道,以播放新聞、財經、社教節目為主[5]

2002年1月1日,在頻道專業化的背景下[6],原上視一套更名為新聞綜合頻道。該頻道以綜合性滾動新聞為基本構架,新聞性欄目為延伸,大型新聞深度報道為依託,呈現世界風雲變幻,透視社會熱點問題,聚焦重大新聞事件,製作和播出各類新聞報道和評論節目,是上海最權威、最全面的信息發布窗口。同時,融入了優秀的法治專欄和談話節目,兼有部分電視劇與綜藝元素的新聞綜合頻道。[7]頻道改版後推出了新聞談話類節目《新聞坊》、新聞專題節目《新聞追擊》和夜間新聞節目《新聞晚報》《新聞夜線》。同年6月24日,該頻道第一次改版,《新聞坊》《新聞追擊》《觀眾中來》《新聞夜線》等節目增加了播出時長。[8]

2004年1月,《1/7》在該頻道開播。

2005年1月1日,原在該頻道播出的談話節目《有話大家說》停播,同時恢復播出深度新聞節目《新聞追擊》。[9]同年12月,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整合新聞資源,將新聞綜合頻道、新聞娛樂頻道(除娛樂新聞部外)、東方衛視新聞中心組建為電視新聞中心。整合後,新聞綜合頻道由電視新聞中心負責編排管理,堅持權威、穩健的新聞風格,與上海東方衛視形成分別面向上海和面向全國的差異化定位。[4]

2006年,隨著SMG電視新聞中心的正式啟用,原生活時尚頻道的外語節目調整至本頻道播出。

2007年1月1日,新聞綜合頻道的《新聞晚報》併入《新聞夜線》,法治節目改到《新聞報道》之後,同時《十點新聞》(News at Ten)改到東方衛視(國際版)播出。

2008年1月1日,上海東方電視台音樂頻道被取消並改為上海外語頻道,新聞綜合頻道原有的外語節目資源調整到外語頻道播出;另外,原上海東方電視台新聞娛樂頻道的《媒體大搜索》及《東方110》調整至本頻道播出。[10][11][12]同日,《新聞快報》欄目也在該頻道開播,2011年3月停播。

2010年3月1日,為配合上海世博會召開,新聞綜合頻道新聞節目啟用2010版新片頭。新聞綜合頻道與東方衛視第一財經頻道、星尚頻道、新娛樂頻道藝術人文頻道上海外語頻道哈哈少兒頻道炫動卡通頻道一同成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合作夥伴。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新聞綜合頻道開播《世博快報》,與東方衛視並機播出,至上海世博會閉幕後停播。

2011年3月1日,《上海早晨》擴版至九十分鐘,《午間新聞》更名為《午間新聞連連看》。兩檔節目同時啟用新的包裝。

2011年6月20日,《新聞報道》、《新聞夜線》啟用新的包裝;同日《收盤時間》開播,但在2012年國慶節後停播。

2011年8月27日,新聞綜合頻道推出《非常惠生活》、《超級家長會》。

2012年6月23日,為保護方言,自該日起《新聞坊》每逢周末的節目改為使用上海話播出。[13]

2012年7月1日,《道·理》在新聞綜合頻道開播。

2013年1月1日,新聞綜合頻道改版,啟用口號「這裡是上海」。同時《上海早晨》擴版至120分鐘,其中在周末8:30至9:00推出半小時的生活服務類專欄《上海摩天輪》。

2013年5月1日,《新聞報道》宣布改版,啟用男女雙主播搭檔主持。

2013年10月6日,《大家幫儂忙》在新聞綜合頻道開播,《新聞坊》節目於即日起恢復使用普通話播出。

2014年3月18日,新聞綜合頻道高清版在東方有線202頻道開播,開始了高清、標清同步播出。[14]值得一提的是,頻道右上方的「高清」字樣最初為白底字。自2015年9月1日起,頻道「高清」字樣改用透明色字體(與中國中央電視台各頻道高清版標註的「高清」字樣字體一致)。

2015年1月3日,該頻道的《午間新聞連連看》節目在畫面右下角試播手語播報;同時《午間新聞連連看》周末版延長至12:25,《長三角周報》、《時事傳真》欄目停播。3月1日起正式加上手語播報。

2015年2月3日早上6點起,上視新聞綜合頻道標清頻道播出大部分16:9節目的方式由原先的信箱模式更改成橫向壓縮,將16:9的節目壓縮成4:3,使16:9電視觀看時畫面正常。並且在播出部分4:3內容時和高清版一樣左右加黑邊,不像中國中央電視台那樣拉伸播出,但台標依然維持4:3比例顯示。

2015年5月3日至2016年6月5日,配合新聞綜合頻道演播室改造,新聞綜合頻道所有新聞節目(新聞坊、媒體大搜索、大家幫儂忙除外)改為在虛擬演播室播出。

2016年1月17日,《大家幫儂忙》停播並併入《新聞坊》。

2016年1月18日,新聞綜合頻道新演播室「魔都之眼」正式啟用,《新聞坊》隨即宣布在此播出,其他節目依舊在虛擬演播室播出。2月7日,《媒體大搜索》搬入魔都之眼;3月28日,《午間新聞連連看》恢復使用《午間新聞》的原名稱並搬入魔都之眼;4月18日,《上海早晨》搬入魔都之眼;5月3日《新聞夜線》搬入魔都之眼;6月6日,《新聞報道》搬入魔都之眼。

2016年6月7日,SMG融媒體中心成立,新聞綜合頻道歸入融媒體中心[4]

2017年1月27日早上5:30起,新聞綜合頻道標清頻道台標改為16:9尺寸,但頻道的報時器依然維持4:3比例顯示。同日,該頻道首次轉播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2017年4月,服務長者群體的節目《精彩又一站》在該頻道開播。

2017年10月1日,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相關規定,該頻道將於國慶節、勞動節等重要的國家法定節日和紀念日的上午10點整播放國歌,國歌片帶與央視播放版本一致[15]

2018年1月1日起,新聞綜合頻道的黃金檔電視劇提前到《新聞報道》後播出,法治節目和《七分之一》延後到《新聞夜線》之前,在《新聞夜線》之後播出2集電視劇(劇場名稱為《精品劇場》,這也是新聞綜合頻道恢復在夜間時段播出電視劇),同時亦對部分社教節目的播出時間做出調整。

2019年1月1日起,新聞綜合頻道停播有近30年歷史的《午間新聞》,原時段改為與東方衛視並機播出《午間30分》(星期日則為重播《中國長三角》),同時亦對部分節目的播出時間作出調整,並取消多檔社教節目的播出。

2019年5月1日開始,該頻道於每日7時的《上海早晨》之前播放國歌,取消原來在國慶節、勞動節的上午10點整播放國歌的安排。

2019年7月28日起,因原紀實頻道改為純播出紀錄片的頻道(取消各檔節目),原先於紀實頻道播出的《紀錄片編輯室》節目重新於新聞綜合頻道播出,播出時間為每周日22:30。

2020年2月,因應COVID-19疫情,該頻道調整原有播出安排,其中每天中午12:33播出的《媒體大搜索》節目暫停播出,改為寒假特備節目《課外有課》(一直至2月29日播畢,此後開設每周六的常規版);此外頻道於午夜時段開設電影播映時段。

2020年11月30日,新聞綜合頻道開播《民生一網通》節目,與上海新聞廣播看看新聞客戶端、阿基米德FM客戶端、話匣子FM客戶端同步直播,播出時間為周一至周五11:25-12:00。

2021年1月1日,該頻道再次改版,啟用全新頻道包裝。《民生一網通》《媒體大搜索》各擴版為1個小時,同時新開播《下一站》《尋味上海》《洋廚房》《我不是財神》(現《財神來了》)《我的媽呀》《上海摩天輪周末大放送》等6個新節目。另外,法治欄目帶各檔欄目播出時間恢復至《新聞報道》之後(19:15),東方衛視的《午間30分》《中國長三角》《雙城記》《環球交叉點》不再在本頻道播出[在重要的政治活動期間(例如上海兩會全國兩會進博會期間等)或國內發生重大突發事件,仍與東方衛視並機播出《午間30分》,而此時《媒體大搜索》調整為12:33-13:00播出。如遇《午間30分》原時段改為特別報道且延長為一小時,則當天中午不播出《媒體大搜索》]。

2022年1月1日,該頻道對頻道版面及包裝作進一步優化調整,其中《新聞夜線》恢復為每天57分鐘;《紀錄片編輯室》遷回紀實人文頻道。東方衛視首播節目《雙城記》《環球交叉點》恢復在本頻道午間時段重播。

2023年1月2日凌晨2:00,該頻道啟用新版收台短片「晚安上海」,1月4日早上6:00開播時啟用新版開台短片「早安上海」。原先的07版「祝您早安」開台短片和15版「祝您晚安」收台短片均已停用。

2023年1月17日,該頻道隨台內其他帶有標註「高清」字樣的電視頻道一同撤下「高清」字樣。

2024年1月1日,新聞綜合頻道停播有近22年歷史的《媒體大搜索》,原時段恢復與東方衛視並機播出的《午間30分》,原外語頻道首播的《中日新視界》《海外路路通》調整至該頻道首播,並停播《財神來了》《我的媽呀》,《尋味上海》改名為《尋味》。除此之外已停播五年之久的《名醫大會診》歷經改版後也恢復了播出。2月24日,與東方衛視並機播出的節目《中國考古報道》開播。

Remove ads

節目

現時,該頻道播出的節目以新聞法治、生活、社教和電視劇節目為主。大部分的節目製作由SMG融媒體中心負責,而電視劇的編播則由SMG影視劇中心負責。

黃金時段節目

新聞節目為綠色;法治、生活及社教節目為金色;劇集、專題片及紀錄片為米色;重播時段為金色。(自2024年1月起施行,參考資料:SMG電視節目表

更多資訊 時間, 17:00 ...

現有節目

新聞節目

  • 上海早晨(每天7:00)[d]
  • 新聞坊(每天17:29)[e][f]
  • 新聞報道(每天18:30)[g]
  • 新聞夜線(每天21:30)[h][i]
  • 1/7(2004年1月4日起播出[16],每周六19:15)[j]
  • 午間30分(周一至周五12:00)[k]
  • 民生一網通(周一至周五11:05)[l]
  • 走進人大/政協聯線(每周日11:30)
  • 雙城記(每周五12:35)[m][n]
  • 環球交叉點(每周三12:35)[m][o]
  • 中國長三角(每周二12:35)[m][p]
  • 中國考古報道(每周六12:00)[q]
  • 中日新視界(每周六12:35)[r]

法治節目

  • 案件聚焦(每周一19:15,該節目始於1994年[17]上海電視台。欄目經常播出社會上的刑事案件以及民事案件。[18]
  • 法治特勤組(每周二19:15)
  • 東方110(每周三、五19:15)[s]
  • 庭審紀實(每周四19:15)

生活、社教節目

  • 未來之城(每周二22:30)[t]
  • 海外路路通(每周四22:30)[r]
  • 下一站(每周五22:30)
  • 築家有道(每周六16:55)
  • 名醫大會診(每周六22:30)[u]
  • 課外有課(每周日12:35)
  • 洋廚房(每周日16:55)[v]
  • 上海摩天輪周末大放送(每周日19:15)
  • 尋味(每周日22:30)

季播節目

  • 少年愛迪生(不定期)
  • 執牛耳者
  • 小家大作

其他節目

特備節目

常規

  • 每年上海市市長元旦獻詞[w]
  • 每年上海市兩會開幕式(含人代會第二次全會)
  • 每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記者招待會[w]
  • 每年上海市各界人士春節團拜會[w]
  • 每年上海人民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周年慶文藝晚會[w]
  • 每年五一晚會[w]
  • 每年蘇州河龍舟賽
  • 每年感動上海十大人物頒獎儀式[w]
  • 每年上海新聞界慶祝中國記者節大會[w]
  • 上海市平安英雄頒獎儀式
  • 上海市黨代會開幕式、上海市委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w]

黃金周大型特備節目(部分)

  • 2010年國慶:樂活密碼
  • 2011年春節:給力新春樂
  • 2015年春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春晚
  • 2016年春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熱劇
  • 2017年春節:一起玩魔都 17愛上海
  • 2019年春節:最美合唱團、非常夢想家

曾經播出過的節目(部分)

  • 時代
  • 今日報道[x]
  • 上海故事[y]
  • 世博快報[z]
  • 法律與道德
  • 大家幫儂忙[aa]
  • 夜間新聞[ab]
  • 新聞晚報[ac]
  • 新聞觀察[ad]
  • 新聞追擊
  • 時事傳真
  • 長三角周報
  • 第四焦點
  • 新聞快報
  • 財經報道[ae]
  • 上視體育報道
  • 國際瞭望
  • 防務時空[af]
  • 當代軍人
  • 收盤時間
  • 海上夜談
  • 泡泡天下
  • 社會方圓[ag]
  • 名醫話養生[ah]
  • 防務新時空[ai]
  • 午間新聞(連連看)
  • 媒體大搜索[s]
  • 道·理
  • 精彩又一站
  • 帶路走天涯
  • 環球新記錄[aj]
  • 智力大衝浪(後轉到文藝頻道播出)
  • 五星獎合成大擂台
  • 三星青春節拍
  • 今日看真點[ak]
  • 海外影視
  • 新消費
  • 有話大家說
  • 房屋買賣
  • 非常惠生活[al]
  • 非常夢想家[am]
  • 和大律師面對面(SITV法治天地頻道節目)
  • 紀錄片編輯室(紀錄片中心節目)
  • 夢想改造家精選版
  • 最家計劃
  • 極智裝[an]
  • 我的媽呀
  • 財神來了[ao]
  • 早安元宇宙[m]

主持人

現職

  • 印海蓉(首席主播)
  • 趙雅楠
  • 陳曉晨(以記者身份主持該頻道節目)
  • 朱彥婷(以記者身份主持該頻道節目)
  • 張譯心
  • 徐惟傑
  • 林牧茵
  • 臧熹
  • 朱亞南
  • 舒怡
  • 施琰
  • 王幸
  • 陶淳(資深主播)
  • 黃浩
  • 王兆陽
  • 姜波(兼東方衛視《看東方》報天下環節主持人)
  • 丁葆華(阿丁)
  • 劉凝(以記者身份主持該頻道節目)
  • 路燦洋
  • 劉逸軒
  • 劉曄
  • 郭凱旋
  • 邢航
  • 王優嘉(優嘉,東方衛視中心主持人,以代班主持身份主持該頻道節目)
  • 何卿(東方衛視中心主持人)
  • 榮盛楠(東方衛視中心主持人)
  • 葉子龍(東方衛視中心主持人)
  • 訾力超(以記者身份主持該頻道節目)
  • 蔡雪瑾(雪瑾,東方廣播中心主持人)
  • 高嵩(東方廣播中心主持人)

已離職(部分)

  • 陳閣
  • 朱川(現創辦「晟一傳媒」)
  • 王蔚
  • 王瑋(現為專職配音演員)
  • 李培紅(現任五星體育頻道總監製、黨委書記)
  • 吳曉蕾(2011-2014年)(現創辦「巨豆教育」)
  • 周婷(慰笛)(轉投第一財經)
  • 李吟濤(現為融媒體中心採訪部新媒體主管)
  • 李慧萍(現為上海電影藝術學院教授)
  • 孫丹鳳(現為融媒體中心人力資源部主持人管理部主管)
  • 高燕
  • 王國林(現為《新聞坊》主編)
  • 靳松(現為記者)
  • 高韻斐(現任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上海市電影局局長)
  • 楊逸歌
  • 劉劍(首席主播,現創辦「巨豆教育」)
  • 成笛
  • 邱國方
  • 趙秋申
  • 張冰燕(現已移民澳大利亞)
  • 谷永立
  • 夏磊(2007-2017年)(資深主播,現為自媒體人,「雅痞time」「行走的課堂」出品人)
  • 王津元(現為復星基金會與復星藝術中心主席)
  • 勞春燕(轉投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 歐陽夏丹(1999-2003年)(轉投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 周瑜(2013-2021年)(轉投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 劉硯(2011-2018年)
  • 何婕(2006-2008年)(轉投東方衛視
  • 卜凡(2008-2009年)(轉投東方衛視
  • 和晶(現創辦「一度蜜」)
  • 厲冰
  • 劉仲萌(2014-2021年,離職後轉投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 石景宇(現任小熒星集團總經理助理)
  • 李蘇寧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