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上海評彈團
上海市表演团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上海評彈團(又稱上海評彈藝術傳習所),成立時取名上海市人民評彈工作團,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級劇團事業單位,位於上海市黃浦區延安中路549號(煦園)。前團長為吳宗錫、秦建國,前副團長為蔣月泉、陳希安,現團長為高博文。[1][2][3][4][5][6]
歷史
上海評彈團成立於1951年11月20日。成立時有18位藝人入團。1958年改名上海市人民評彈團,1950年代起為上海市戲曲學校開設評彈班。1961年,離開煦園,搬入南京西路860弄。1962年團赴香港演出,1979年改為上海評彈團。文化大革命中作為未解散而唯一保留的上海評彈團被強令學習樣板戲的「三突出」,把評彈改成「評歌」、「評戲」,編演的書目有中篇評彈《血防線上》、《門合》、《杜鵑山》等。
1985年,在南京西路860弄1號的鄉音書苑開設上海評彈團附屬書場,面積約100平方米,80張沙發。1990年首次赴新加坡演出。2011年上海評彈團由上海文廣演藝中心劃歸上海戲曲藝術中心。[7]
2016年將評彈《林徽因》三年授權吳中評彈團,此次授權是團史上首次版權交易。2018年上海評彈團將習近平在陝北的下放插隊經歷搬上舞台。
2019年10月24日評彈表演家陳希安去世後,最早的18位成員已全部作古。[8]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