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上海造幣有限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海造币有限公司
Remove ads

上海造幣有限公司,簡稱上幣,隸屬於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是中國政府指定的專門從事法定貨幣生產的企業,主要從事設計生產國家流通硬幣、金屬紀念幣。企業前身為國民政府中央造幣廠,位於上海市普陀區光復西路17號,是中國目前唯一的鋼芯鍍鎳坯餅生產基地。「上幣」商標為上海市著名商標[1]。舊址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2][3]

快速預覽 上海造幣有限公司, 公司類型 ...
快速預覽 中央造幣廠舊址, 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Thumb
1920年代的上海造幣廠

北洋政府籌建幣廠

1920年,北洋政府開始籌建上海造幣廠以建立統一貨幣制度,鍾文耀為首任廠長,由美國費城造幣廠專家克利福德·赫維特(Clifferd Hewitt)擔任首任技師,建議仿造費城造幣廠。[4][5]

中央造幣廠時期

1921年3月5日,上海造幣廠從中國銀行貸款250萬元開始建廠,廠址位於蘇州河北岸的光復西路17號,占地103畝。主題大樓為一棟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大樓,鑄幣設備全部從費城造幣廠引進,設計生產能力為日產銀幣40萬枚,全部工程由赫維特主持。1928年,上海造幣廠更名為中央造幣廠,直屬國民政府財政部。1930年,中央造幣廠廠房竣工,設備安裝完畢。[6]

1937年起,中央造幣廠因中國抗日戰爭爆發而內遷數地,先後在武昌成都桂林蘭州昆明建立分廠。1946年遷回上海[7]。1949年5月,國共內戰國民黨戰敗導致中央造幣廠部分人員及設備遷往台灣。[8][4]

共產黨接管造幣廠

1949年5月2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金融處接管了中央造幣廠,改名為人民造幣廠。1954年,人民造幣廠改由中國人民銀行印製管理局直屬領導,成為生產第二第三套人民幣硬幣的國營614廠。[4]

改革開放後

1981年6月,國營614廠改稱中國造幣公司上海造幣廠,開始從事設計生產普通紀念幣。1985年4月,中國造幣公司上海造幣廠設計製作的1983年版熊貓金幣、熊貓銀幣分獲年度世界最佳金幣獎、最佳銀幣獎榮譽,此後不斷獲得各種榮譽。1992年4月,中國造幣公司上海造幣廠名稱改回上海造幣廠。

1990年和2000年,上海造幣廠分別從加拿大南非引進了兩條鋼芯鍍鎳坯餅生產線。2005年,上幣廠自主研發設計了第三條生產線,成為中國唯一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鋼芯鍍鎳坯餅生產基地,上海造幣廠也負責生產第四第五套人民幣的硬幣。[4]同年12月1日,上海造幣博物館開館。[9]

上海造幣廠是1990年北京亞運會獎牌生產商。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北京奧運會)「金鑲玉」獎牌設計的重要環節——金屬與崑崙玉的結合,工序是由上海造幣廠完成的[10][11]。上海造幣廠採用了一種鑲嵌方法,將金屬的柔韌性與硬脆的玉石這兩種不同的材質結合了起來,製成北京奧運會金鑲玉獎牌。[12]之後的2010年廣州亞運會、2022年北京冬奧會、2022年杭州亞運會等體育賽事的獎牌也是由上海造幣廠製作[13]

Remove ads

圖片集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