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上瀧組

臺灣日治時期活躍於澎湖工商界的家族企業組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瀧組
Remove ads

上瀧組日語上滝組上瀧組かみだき ぐみ Kamidaki gumi),創辦人上瀧宇太郎(日語:上滝 宇太郎かみだき うたろう Kamidaki Utarō),核心成員來自日本九州福岡縣,臺灣日治時期活躍於澎湖廳媽宮(今澎湖縣馬公市)工商界的家族企業組合,影響力尚涉及政界教育界、建築業、運輸業及金融業等。[1][2]

Thumb
澎湖縣政府大樓(日治時期澎湖廳舍)

簡介

上瀧組創辦人上瀧宇太郎為上瀧九一的次子,上瀧家為地方望族,故上瀧宇太郎幼年便得以修習漢學,據稱成績十分優異,及長經辦過林業、稻米改良等業務,並參與過日本對外與大清帝國甲午戰爭[3]明治28年(1895年),因清廷於甲午戰爭失利和日本雙方簽署〈馬關條約〉,福建臺灣省全境被割讓予日本帝國[4],同年11月,上瀧宇太郎應時任澎湖島代理島司宮內盛高之邀來到澎湖,並出任澎湖廳的雇員。[2]

明治30年(1897年),上瀧宇太郎辭去公職,在媽宮開辦雜貨店,轉入實業界發展。明治32年(1899年),大阪商船在澎湖島設立分店,上瀧宇太郎乃設「商船組」,專門經辦大阪商船的分店業務;隨後但凡日本海軍、陸軍或郵局等機關若有人伕需求,皆委請上瀧宇太郎轉介,掌握人力市場的上瀧宇太郎也開始經營土木包工業,此為「上瀧組」名稱之緣由。[2]

上瀧宇太郎另有一姪子上瀧利雄,明治42年(1909年)三月自久留米市的商業學校畢業後,四月來臺經商,後轉入軍職,在大正11年(1922年)派赴澎湖擔任政界人物,出任馬公街協議會員,另於昭和十年(1935年)、昭和14年(1939年)二度出任澎湖廳協議會(澎湖縣議會前身[5])會員。[2][6]

Remove ads

承包建築

Thumb
澎湖廳舍前草坡,攝於1950年

澎湖縣政府位於馬公市治平路32號的官署大廳,前身為澎湖廳舍的建築工程便是由上瀧組承包,負責人上瀧柳作,該廳舍起建於昭和八年(1933年)5月16日,昭和九年(1934年)12月31日竣工,昭和十年(1935年)2月11日正式啟用,主要建築物佔地345坪、總面積達5000坪,動員多達15435人,總計耗費日幣7萬4389元2角2錢[7]。澎湖廳舍坐北朝南,面向媽宮城舊城區,為一棟二層樓式石造、混凝土建築,石材全取澎湖當地的玄武岩而成,格式對稱,規劃工整,風格簡約,立面則覆蓋日本樣式的傳統屋頂屋瓦,中央設置小塔樓,採四垂攢尖頂,饒富雅趣,後世多評論其為「帝國官帽樣式」的建築風格。[1]:178-180

昭和二十年(1945年),美國軍機發動澎湖大空襲,不少砲彈波及澎湖廳舍,但主體建築泰半完整[8],足見其堅固程度。

成員

上瀧宇太郎與上瀧榮次郎為兄弟,上瀧柳作與上瀧利雄亦是兄弟[1]:159,其中上瀧宇太郎和上瀧柳作、上瀧利雄又互為叔姪。[2][6]上瀧氏經營事業常有重複,家族名下產業繁多,茲列表如下:

更多資訊 姓名, 經歷 ...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