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汐止五股高架道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汐止五股高架道路,又稱汐止五股高架橋,簡稱汐五高架,是臺灣中山高速公路(簡稱中山高)汐止至五股之間的高架拓寬路段,也是中山高第一個高架拓寬路段。
歷史


汐五高架位於中山高臺北平地路段,主要為了解決該路段原本嚴重的長短程交通混雜之擁塞問題而興建。
- 1991年:開工。
- 1995年7月:環河北路—五股段通車。
- 1996年8月3日:堤頂—環河北路段通車。
- 1997年:全線通車。
由於通車後效益明顯,後續又從五股轉接道向南延伸新的高架拓寬路段五股楊梅高架道路。
工程標段
- 1~6標:汐止內湖高架橋段(起點,1992年10月5日開工,1997年11月20日完工)
- 7~8、10標:內湖橋橋段(1992年8月17日開工,1996年3月7日完工)
- 9標:堤頂交流道(1992年11月15日開工,1995年12月5日完工)
- 11、14~15標:大直橋段(1992年8月31日開工,1996年3月27日完工)
- 12~13標:濱江街段(1993年1月15日開工,1996年7月1日完工)
- 16~17標:圓山台北段(1992年6月10日開工,1996年10月24日完工)
- 18標:淡水河橋段(1992年8月5日開工,1995年8月12日完工)
- 19~22標:三重段(1992年5月1日開工,1998年1月13日完工)
- 23~26標:三重蘆洲段(1992年2月20日開工,1996年1月3日完工)
- 27標:洩洪橋段(1991年9月10日開工,1995年3月27日完工)
- 28~29標:五股交織交流(終點,1992年1月7日開工,1995年6月16日完工)
其中第18標淡水河大橋段因為在1992年發生十八標弊案致知名度大增,使本路線因而被一般民眾俗稱為「十八標」。
Remove ads
路線簡介
本路線透過汐止端及五股轉接道與中山高主線相連接,並禁止大貨車通行。
南下車輛可由汐止端、堤頂及環北等交流道進入汐五高架,於五股轉接道匯入中山高主線或續行五股楊梅高架道路。
北上車輛可由五股轉接道、堤頂交流道進入汐五高架,於汐止端匯入中山高主線。
交流道
Remove ads
相關資訊
- 線道數:
- 收費站:無
- 興建單位:交通部臺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
- 服務區:無
- 維護單位:交通部臺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
- 管理單位:內政部警政署國道公路警察局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