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下花園石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下花園石窟,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下花園區雞鳴山,是北魏時期的佛教石窟。[1]
簡介
《魏書·高宗紀》:「和平元年四月戊戌,皇太后常氏崩於壽安宮。五月癸酉,葬昭太后於廣寧雞鳴山。」和平元年四月,在公元460年。廣寧,即位於如今的下花園區。據專家考證,下花園石窟的開鑿與此有關。下花園石窟約建於公元460年至490年,初為張家口市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10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1][2]
下花園石窟坐東朝西,平面似馬蹄形,石窟內雕有將近2米高的釋迦牟尼坐像,但風化嚴重而且手臂殘損,面相、手印、衣紋都已經無法辨認,只可看出螺發高肉髻,眉間有白毫。石窟頂部是八個飛天環繞著一大型雙匝瓣蓮花,四周有天女舞樂像,飛天的形態各不相同,頂部保存情況較好。石窟上部雕刻著三排小佛像,但風化嚴重。石窟左右兩壁都雕刻著造像,其中十餘軀較為完整,造像的上身和兩臂較長,身姿矯健。[1]
根據2013年的報道,下花園石窟位於110國道西側的兩條鐵路中間,鐵軌震動對石窟構成嚴重威脅,距離石窟稍遠處為一大型煤場,煤灰順風落在石窟內,使石雕佛像布滿煤灰。下花園區對下花園石窟實行封閉式保護,基本不對外開放。[1]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